炎夏之夜,斜倚枕边读着傅月庵有关书与人的书话文字,有如丝丝凉风,沁人心脾。
初识傅月庵,还是通过互联网络。那时感觉台版书遥不可及,常到远流博识网上闲逛,看看新书,逛逛金庸茶馆,跳蚤书市等等,过屠门而大嚼,也算聊胜于无,略有所获。爱书之人喜读猎书心得,无论哪里,只要遇到知音,总会莫逆于心。读了一些傅月庵谈书的文章,我对台版书产生了好奇的憧憬。人与书的相遇有时真是妙不可言,明明远在天涯,有一天却突然撞入你的眼帘,近在你的面前。
我没料到,图书馆里竟然有傅月庵的第一本台版书,《蠹鱼头的旧书店地图》。刹那间喜悦与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书品触手如新,或许我还是借阅的第一个人。这本书是我对台湾近半个世纪书市书情书史最初了解的入门之书。书的装帧好文字好,鸟瞰式的插图尤其好。我宛如神游牯岭街,流连忘返于光华商场。爱书成痴,嗜读成狂,真的可以忘饥御寒,转忧为喜。这样的书后来我又遇见一种,是三联书店引进的新书话系列之一,《神保町书蟲》。
傅月庵的笔名洋溢着古意,让人联想起魏晋风度、唐宋诗情或是晚明的性灵小品。殊不知,我犯了个美丽的误会。他的笔名出处,却是来自英文Who am I。小小一个笔名,也是踏遍中西,横贯古今的岁月了。傅月庵访书、淘书、猎书之余,也编书,写书。读他的文字,常给人以酣畅兴会、痛快淋漓之感。文字轻快有情,幽默有致,既无掉书袋之学究迂气,也无卖弄古董的暴发户气。思来想去,感动我的或许不仅是他的文字,他的文字有些欧化,有些日化,有台湾的乡土气息,还有新兴网络语言的痕迹。感动我的是文字背后所透射出来的对书、对人的深情。
记得刊在陆灏主编的《无轨列车》杂志书上的一篇《书皮的故事》,我忍不住读了两遍,深感其迂回宛转,至情至性。掩卷之后,想到了孙犁老人的《书衣文录》,想到了李卓吾的“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保有童心,真心,自由抒写性灵,是傅月庵文字的特点。那篇《周公到我家吃粥》,既描画了“独孤国”里的中国传统诗人周梦蝶的古朴形象,又充满了日常生活的盎然情趣。让人读后莞尔一笑,忍俊不禁。周梦蝶是台湾大诗人,我只记得他一句诗“你底心遂缤纷为千树蝴蝶”,用的是佛经的古典。
傅月庵年轻时常常表现出无书不读的“疯魔”状态,无论是侦探、武侠、漫画或是经典文学,读到兴起,总是废寝忘时,夜以继日,读罢方休。青年时代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期,记得那时候我读井上靖的小说《北方的海》,也是兴奋得夜不成眠。那种感觉已与逝去的青春凝聚成一起,让人回望,让人追寻。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写道,“追忆,并不是让我们生活在幻觉之中,为这种幻觉而存在,而是让我们每时每刻都寻找快乐的源泉,从永不褪色的时光里,创造新的生命。”一切有价值的文学,都是活的文学,如同不老的青春一样。
傅月庵的《天上大风》,是我读过的他的第三本书。从内心深处,我更喜欢他的《生涯一蠹鱼》。古人的读书之趣,自宋元时期翁秀卿的《四时读书乐》到清代张潮的《幽梦影》,强调的都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真正的读书人,既读汗牛充栋的有字之书,也读自然万象与漫漫浮生的无字之书,愈读眼愈明,愈读心愈畅,用童心与深情,书写风行水上之至文。
读罢傅月庵的文字,我有些许疑惑,些许好奇,傅月庵是如何常存童心与深情的?是与生俱来的乐天性格,还是贪看漫画的后天修为?终于有一天,我在《恋恋三岛》一文中寻到了答案。傅月庵在描述自己对三岛由纪夫由痴恋到决绝的整个青春历程后,在文章的末尾处坦露了内心的隐秘,“二十二岁的那个夏天,我终于了解情爱的残酷,长大成人了。从此,再也没有老过。”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他青春定格的一种脚注吧。
2009-7-24作于砺剑阁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7:43:3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