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战争画师《廉价的悲哀》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38:59
  • 83

第一次看到书的封面时,“一本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书”让我感到如果不买是否会不安。但看到封底王蒙的评语“有没有比写作和阅读—纸上谈兵—更廉价的悲哀”之时,我心想到王蒙的评语中藏着一份无奈。廉价的悲哀。讽刺着世间大多数没有经历过战争却又热爱阅读战争的人。

于是很自然的想到了人们在看《南京南京》时。同样是义愤填膺,同样是满含泪水的观看。但是看完后的人们用不了多久就会一切恢复如初。毕竟我们没有经历战争。而接受过战争洗礼的人们大多战死沙场,那些侥幸存活的人满脑子充斥的是伤心欲绝后的恐惧。真正悲哀的人坐在电影院里或是读着《战争画师》,然后写下观后感读后感,大谈不安与悲哀。

于我而言,读罢并无一丝不安。因为我知道书中的一切早在我出生之前就已发生。不安源于对未来的不可预知,而我不太相信一本书能改变我的未来。我为何要不安。

所谓悲哀。伤心怜悯的意思。依我看来,不论是开头的“因为我要杀您”还是后来的“我原以为我来这儿是要杀一个活人”。访客从始至终对画家的语言中都带着怜悯。摆出一副经历过生死的人的同情姿态来向画家施压。而悲哀的是画家也同样以怜悯对待访客。自认为站在一个绝对冷漠的旁观者的角度拍下令人鲜血沸腾的画面。为访客不幸的遭遇而感到同情。但是最终奥薇朵的死让画家明白了没有哪个人是可以独立于一件事情之外的。换句话说,没有哪个人是真正冷漠的旁观者。

我想在画家明白这点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悲哀的。原以为照片可以不带任何感情的记录战争的残酷。他认为只有这样的照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在他的眼里充满的是一个一个的几何线条,而不是士兵的发指行径和血腥的残酷处决。

而这一切的过于冷漠在身为读者的我们看来是悲哀的。当我们认为自己从最开始一直在做的正确事情到头来却不存在正确答案。如何能够不感到悲哀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