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烟云·阿根廷蚂蚁《发展思路,开拓创新》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59:09
  • 349

在小说的世界里存在着无限的可能。在那里,有喷火的巨龙,会说话的狐狸和蛇,以及骑着扫帚飞来飞去的男孩。在那里,男女主人公总会莫名其妙的相爱,最后幸福生活,或是因为某个误会或意外永远分开。像是参加一场化妆舞会,每个作者都尽量把自己的小说装扮得光鲜亮丽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与之起舞可以让人感觉仿佛坠入短暂的梦境脱离现实生活的烦恼。在现实中,你可能只是一个小公务员,日复一日的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文件,拿着微薄的薪水盘算着什么时候

才能买车买房买老婆。但这些都不妨碍你在小说中,与辛巴达一起乘船冒险,和阿里巴巴一起发现巨大的宝藏或是如柏尔修斯那样斩下美杜莎的人头。

然而舞会最终会结束,小说最后也会读完。我们还是得面对惨不忍睹的生活。更糟的是我们往往还会把小说中的情节带入生活中,比如幻想自己的另一半是白马王子白雪公主。最终势必以失望告终。造成这个结果是因为那些小说都只是在描述生活的表象,表象总是易变的,而在小说里作者却试图将其定义为永恒。读者相信了,就难免受挫。

一部“不戴面具”的小说应该是去试图接近生活本质的小说。

在我看来,生活的本质并非是某个宏大的主题而是无聊。我不知道无聊这个词是否准确,或许可以用个更装逼的词,虚无。总之是那种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会感到的东西。所有我们总是要去做点什么与之对抗,或是追求名利或者追求爱人以及精神上的满足感官上的享受等等等等。总之,它是行为的源泉,而我们的行为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所以无聊才是生活的本质。

试想一下,一部描写无聊的小说要怎样写得让人想读?

若是我想描写一盏台灯,我可以从构成它的元素入手,比如外形颜色质地。但是无聊(虚无)是构成生活所有元素的元素,根本无法找到一个更基本的元素去对其进行描写。

然而卡尔维诺在他的小说《阿根廷的蚂蚁》中却做到了。

在这部小说中,他将无聊通过暗喻的方式赋予了形象,即阿根廷的蚂蚁。

书中对其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突然想起了它们的名称:阿根廷蚂蚁;是的,它们被人叫做阿根廷蚂蚁。以前我曾听说过这个城镇里有阿根廷蚂蚁,这是肯定的;但只有现在才明白,这个名称和一种什么感觉联系在一起:一种难以忍受的、用任何办法也不能消除的痒感。使劲挥动胳臂也好,拼命搓手也好,全都无济于事,因为总会有几只蚂蚁顺着上胳膊或袖管,悄悄爬到我们身上来的。这种蚂蚁被掐死后,像一粒粒黑色的小细沙似的往下掉,但它们那股刺鼻的蚁酸味却久久地留在我们的指头上。”

这正如无聊给人的感觉,不致命,却无所不在难以忍受。

小说主要内容是说一对青年夫妇刚刚搬到一个小镇落户,结果发现自己屋里到处都是蚂蚁。为了解决蚁患,他们到处向人寻求消灭蚂蚁的方法。这些人包括邻居,酒吧里的人,以及房东。这些人每个都有自己的对抗蚂蚁的办法,但谁也不能彻底的消灭蚂蚁。直到最后,这对夫妇也未能找到彻底消灭蚂蚁的方法。

单从情节来看,这部小说确实挺无聊的。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感人肺腑的语句。但是这部小说的妙处在于它使得无聊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得以呈现,其方法是对无聊进行探究。

小说中每一个人物对抗蚂蚁的方法,其实就是现代人对待无聊的不同方法。

比如首先出场的雷吉瑙多夫妇。他们不厌其烦的研制药水,而这些药水最终都未能达到灭蚁的效果。所以他们放弃了灭蚁的努力,仅仅将这些药水用来阻挡蚂蚁的行军路线,划分出迷宫,把蚂蚁当作游戏的对手。

这就像那些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人们。

接下来出场的伯劳尼上尉,他精心设计灭蚁的装置,并且认真计算每分钟每小时每天能够杀死的蚂蚁数量。他相信凭着自己持之以恒的决心,最终能消灭全部的蚂蚁。

他代表的人和前一种相反,是那种对生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人。

后来两夫妇来到了酒馆,当问道蚂蚁时酒吧老板娘这样说道:“这里的人们来了就走,谁也没发现有蚂蚁。”而另一个坐在旁边喝酒拿着一杯酒一饮而尽说道:“对蚂蚁来说,最好的毒药就是这个。”

这又是一种对待无聊的方式,麻醉自己去逃避无聊。

最后,两夫妇去找房东太太。房东太太住在一个山坡的大花园上,小说先写了花园的美丽,年轻的丈夫认为,在这样美丽的环境里是一定不会有蚂蚁的,随即还对自己庸俗的居住环境产生了厌恶。当他们见到房东太太问起蚂蚁的事时,房东太太也一口咬定她这里没有蚂蚁。但在谈话的过程中,本来雍容大方的坐着的房东太太却突然努力控制自己的身体不扭曲。镇定自若的表情也发生了变化。显然,是有蚂蚁爬进了她的衣服里在叮咬她。

房东太太象征的就是那些以高贵的态度去忍受无聊的人。

当把所有这些象征物都列举出来以后有人可能会问,那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写一篇题为《论对待无聊的若干方式》岂不更为直白?

道理其实谁都会讲,但小说的魅力在于赋予了这些象征物以生命力,使其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论文就像穿糖葫芦,每一个象征物就是一颗糖葫芦,就算少掉一两颗你也能看出这是个糖葫芦。但在小说中,这些象征物就像是原子,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在稳定的化学结构中,形成一种截然不同的品质——晶体。

这种晶体的美感不是通过虚构或夸张的方式构造的,而是现实存在的。作者所做的只是用细腻的目光将其探索展现出来。

其实这也是一种对待无聊的方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