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联合评测组】
【联合评测计划编号:0009】
====================================================
【书名:鹄奔亭(副标题: 汉代官场惊悚谜案)】
【豆瓣链接:http://www.douban.com/subject/3598045/】
【作者:[中]史杰鹏】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
《鹄奔亭》评测组成员名单(按报名先后排序):
天蝎小猪
铃驹
杜青
伊林
老蔡
lingyun
小米
====================================================
已交评测汇总(按评测完成时间先后排序):
天蝎小猪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572793/
lingyun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20956/
杜青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49270/
铃驹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60246/
小米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78706/
老蔡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82198/
伊林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814174//
====================================================
【本书联合评测最终得分】
说明:去掉每一项目中7个分数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5个分数取平均数即为本项得分,四项分数相加为该书联合评测最终得分。
【出版社工作】+【文字内容】+【诡计布局】+【评测员感想】=【最终得分】
高+26+高+17=86分
13+高+26+高=84分
15+低+低+12=65分
15+23+23+低=73分
14+26+22+18=80分
13+25+20+15=73分
低+25+21+17=74分
--------------------------------------------
(14.0)+(25.0)+(22.4)+(15.8)=(77.2)分
====================================================
【联合评测整合地址】
http://www.douban.com/note/35549792/
====================================================
【评测员评测】(按评测完成时间先后排序)
---------------------------------------
评测员:天蝎小猪
出版社工作【15/20】
装帧(7/10)
和台版的封面比起来,尽管大陆版的封面失之素雅,但“夜色下的古代城池”这一意象还是比较能说明该书的历史感的(如果直接绘以“驿亭”,可能效果更好吧)。封面以黑色为主,深符作品的惊悚基调,只是配以“沾满血渍”的红色大标题,有些刺激观感的意味,虽然烘托了命案的主题,却同时降低了整部作品的格调(毕竟小说本身的水平是高出一般的恐怖悬疑小说的)。封底采用了一些人士的点评或推荐语,可惜的是几乎没有推理读者所熟悉的人物)。该书的纸质较轻,比较适合捧着阅读;只是开本稍大(与群众版的欧美推理小说一样),手感欠佳。
宣传(8/10)
宣传方面,请得冬阳、杜鹃窝人等台湾推理界的重量级人物来联名助阵推荐,可以想见出版方很刻意突出作品的推理属性。而标明作者曾经写过《亭长小武》这部著名历史小说,也能吸引不少非推理读者的眼球。(我就是因为这两方面的宣传造势,才开始重视这部作品的,因为我也只知道《亭长小武》而不记得史先生这个人)虽然这本书的出版早先并没有在推理圈进行广泛宣传,但还是经由欧阳杼、苇间风等推理爱好者的推荐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算是比较到位啦。
文字内容【26/30】
由于作者最擅长处理历史题材(尤其是汉朝),自然在文笔上表现出较高的史学造诣,本作的文字颇具古风,在人物对话和风物描绘方面都能体现出一定的古文功底,读者通过这些内容(尤其是作者自己加上的注释),可以对当时的历史现状、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各种古典的两汉文化图景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稍通传统文史的人在阅读过程中自能体味到那种现今通俗作品中所鲜见的古色古韵古香(相对的,不喜欢古文和书面语的读者则会觉得本书的文笔比较晦涩枯燥吧)。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细节处理方面很是用心,本书记叙的汉朝故事虽属虚构,但在行文中却能避免同类作品最容易犯下的Bug,即出现小说舞台的时序之后的典故和成语,因此我们看到的一些传奇故事、执政经验、掌故钩沉和成语方言,秦皇、汉武、韩非、越国、蛮族,诸如此类,皆为东汉(梁冀专政)同时或之前的人和物,仅这一点便十分可贵。此外,作品在对主人公何敞的往事进行插叙的时候,则往往采取意识流的写法,且较多现代文学之笔法,与那些古文色调颇不相同,却相得益彰。只是在两种文字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方面,作者有失气顺,不够畅达,略显滞阂,这是作者欠缺的地方。个别读者认为本作文白夹杂、纷乱无章,其故在此。
诡计布局【28/30】
小说精妙地化用了古代志怪小说的母题,从其中的惊悚场景和故事构成,我们会感到十分熟悉,颇多《搜神记》、《阅微草堂笔记》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影子,比如楔子部分就有与《聊斋志异·青凤》类似的情节,而故事中的苏娥一家失踪案则直接源于《太平广记·苏娥》。当然,尽管多有相似处,但好在其主旨不在志怪而在志人,通过这些离奇诡异事件的真相揭露,以及主人公何敞的追忆式独白,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历史的残酷气质、人性的黑暗心理都被展示出来。不管是主人公何敞,还是耿夔、李直等次要人物,都是那个时代那种人性的牺牲品。本作的主线是盗墓案,但随着故事的演进,引出了失踪、奸杀、酷刑、绑架、暴敛、战争等非人道内容,可谓步步惊心,而那些表面看来十分诡异荒谬的事件背后,却是一个令人难以言说的逆转式的崩坏真相,从灵异的气质在结尾处突然走向本格的精神,这恐怕是大多数读者难以预料的吧。
评测员感想【17/20】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该书确乎可以誉为“大陆原创小说中难得一见的历史推理杰作”,其质量丝毫不低于水天一色的《蝶梦》。当然,历史推理的题材在国内的小说创作中并不多见,也是不争的事实,可这不更能说明本作的价值吗?作为读者来说,如果仅仅因为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灵异内容和大量的历史小说笔法而放弃阅读、中途掩卷的话,还真是愧对作者作品了。尤其是推理作品,还是在阅毕全书之后再作评价吧,可能这时才能感觉到作者的厉害和作品的强大哦...
总分:15+26+28+17=86
==============================================
附錄:
貼一下《太平广记·苏娥》——
汉何敞为交趾刺史,行部苍梧郡高要县。暮宿鹊奔亭,夜犹未半,有一女从楼下出,自云:“妾姓苏名娥,字始珠,本广信县修里(“广”信原作“信广”,据下文及明抄本改。“理”明抄本作“里”。)人。早失父母,又无兄弟,夫亦久亡。有杂缯帛百二十疋,及婢一人,名致富,孤穷羸弱,不能自振,欲往傍县卖缯,就同县人王伯赁车牛一乘,直钱万二千,载妾并缯,令致富执辔。以前年四月十日,到此亭外,于时已暮,行人既绝,不敢前行,因即留止。致富暴得腹痛,妾往亭长舍乞浆取火,亭长龚寿操刀持戟,来至车傍,问妾曰:‘夫人从何所来?车上何载?丈夫安在?何故独行?’妾应之曰:‘何劳问之。’寿因捉臂欲?妾。不从,寿即以刀刺胁,妾立死,又杀致富。寿掘楼下,埋妾并婢,取财物去,杀牛烧车,杠及牛骨,投亭东空井中。妾死痛酷,无所告诉,故来告于明使君。”敞曰:“今欲发汝尸骸,以何为验?”女子曰:“妾上下皆著白衣,青丝履,犹未朽也。”掘之果然。敞乃遣吏捕寿,拷问具服,下广信县验问,与娥语同,收寿父母兄弟皆系狱。敞表寿杀人,于常律不至族诛。但寿为恶,隐密经年,王法所不能得。鬼神自诉,千载无一,请皆斩之,以助阴诛,上报听之。
另据《後漢書》,查何敞畢生未嘗涉足交州,也没做過交州刺史。作品内容蓋小説家言,不可盡信。
而《聊斋志异·青凤》内容如下(選摘)——
太原耿氏,故大家,第宅弘阔。后凌夷,楼舍连亘,半旷废之,因生怪异,堂门辄自开掩,家人恒中夜骇哗。耿患之,移居别墅,留一老翁门焉。由此荒落益甚,或闻笑语歌吹声。耿有从子去病,狂放不羁,嘱翁有所闻见,奔告之。至夜,见楼上灯光明灭,走报生。生欲入觇其异,止之不听。门户素所习识,竟拨蒿蓬,曲折而入。登楼,初无少异。穿楼而过,闻人语切切。潜窥之,见巨烛双烧,其明如昼。……至夜复往,则兰麝犹芳,凝待终宵,寂无声咳。归与妻谋,欲携家而居之,冀得一遇。妻不从。生乃自往,读于楼下。夜方凭几,一鬼披发入,面黑如漆,张目视生。生笑,拈指研墨自涂,灼灼然相与对视,鬼惭而去。……
關於本書楔子的第二個故事,似乎隱有深意(或可謂暗示),這一點讀完全書的朋友稍加辨析自然明瞭。
----------------------------
评测员:lingyun
出版社工作【13/20】
装帧(6/10)
个人喜欢这样的开本,字体行距看起来都比较舒服。插画的画风也很漂亮。美中不足的是封面的设计和插画。封面过于黑暗,“鹄奔亭”字体凹凸感可以再强一些,如果做成有颗粒或者布纹手感的会更漂亮。插画偏小,有几页还有出现模糊的感觉。另外,插画出现的位置偏后,最好能放在相关情节附近或者偏前的位置,给人的悬念更强(除了最后那张有些泄底的)。
宣传(7/10)
有杜鹃窝人和东阳推荐……为啥没有大陆推理人推荐……哭……一方面是简体宣传真是太低调了啊。另一方面这也正是大陆推理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啊,有时候我们的目光只局限在某些地方,某些作家身上,这样他们受到的褒奖和批评,变得特别严重,随之而来的压力也就大。而有些我们没有关注到的,其中60%是他们搬出中国的柯南道尔这样的名号之后,我们看的,看完了,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为时晚矣……10%去偶尔去书店翻翻(书店也是不知道鹄随便搁在什么书架上)运气好的话才碰上一两本。剩下30%是太低调而错过的,如果没有评测,估计《鹄奔亭》就会被错过,最近去书店还算频繁,并未看见架子上有这本书。
文字内容【27/30】
很喜欢作者的行文风格,很有韵味,加上作者丰富的历史知识,一幅的汉代历史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张开。作者精心选择了何敞这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把汉代平民的生活到官僚从北方中原之地到南方蛮夷之地的生活描写的真实而生动,丝毫没有做作之感。何敞的年代和史书记载有所不同,历史上的何敞也是个敢于上疏直言窦氏专政的官员。本书以《太平广记•苏娥》的故事展开,情节交替穿插,新颖且悬念十足。只是心理描写显得过于细腻,阳刚之气不足。
诡计布局【26/30】
开始觉得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开篇是两个虚无飘渺的故事,那个我们将要触及到的谜题若隐若现的在面前展开。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吸引着读者一口气看下去。第一人称是把双刃剑,可以说成也萧何败萧何。使用第一人称,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同时,这种手法使得诡计张力和震撼力达到了极致。但使用第一人称的局限性同样也凸显出来,某些地方会非常主观,有点欲盖弥彰,精心布下的诡计容易让人识破。幸好最后一章的逆转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特别是幕后人的出场。
评测员感想【18/20】
作者带领着我们看到了西汉官场上形形***的人物。特别是何敞的刻画栩栩如生,但是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个主人公,因为他矛盾,一面是温文尔雅的好丈夫,一面又是冷酷无情的执法者;一面是才高八斗的年轻官员,一面又是暴虐的权利追求者。法家和儒家的矛盾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东汉光武帝时期,阳儒阴法的路线使得国力达到了强盛,但是自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则占据了上风。可以说是何敞所处的这个时期,导致了他这样的思想和行为,作者对这个人物塑造拿捏的恰到好处。人生就像一场戏,可能作者做过编剧的缘故,何敞的人生更是这样的一场戏,一幕幕悲欢离合之后,到了最后几幕所有角色纷纷登场,高潮迭出,完毕之后留下的既不是喜也不是悲,而是深深的思索,有长舒一口气的感觉,更多的是意犹未尽……
总分:13+27+26+18=84
------------------------
《鹄奔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 第一版
评测员:杜青
【出版社工作】15/20
装帧(8/10):
封面浓云残月,荒野孤城,几个血淋淋的大字,气氛与故事很吻合。书中数处彩色插图,只是出现的位置与内容不符,中间还有几页字迹模糊(如P183)。
宣传及营销(7/10):
书腰上印着几位在推理圈响当当,圈外很少人知道的前辈名字为本书的“推理”作背书。包括参加推理评测,能感觉出是想向推理文学的定位上靠。在作者已经拿下历史小说这片大众疆土后,进军推理这个小众市场。其心可赞,当拭目以待。
【文字内容】19/30
小说从乡野传闻说起,引出主人公单身赴任路经鹄奔亭后的种种奇遇。看似真实,却又不实,人面人心,神鬼莫辨。奇案、故人、爱恨、子民、旧梦、珍宝、野心,被命运的风卷携着,在这座边外小城汇集,在主人公心里交织。昨日今时,似幻似真,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故事以事件为中心,勾勒出主人公几十年来的心路历程、爱恨情仇。部分人物鲜活真实,有血有肉。
在气氛渲染上,作者试图还原东汉时期,那种鬼神与历史交融,人鬼共存的时代氛围。似乎有点梦枕貘《沙门空海》《阴阳师》的味道。
下面说说本书文字上的最大“特色”:“草根写作的随意与历史雕琢的讲究相结合。”
本书行文的最大特点是“古风文言”+“草根白话”,古风词语经常点缀在白话当中。但是,白话部分的修辞运用随意,文字的淬炼不足,文化很足文学欠修。就以代词的用法为例,正文第一页没几行字就出现了12个“我”字,第二页会不会好呢,前两行就3个“我”,就举此页下面一句“一日三餐我也懒于亲自动手,我需要一个厮养(虽然我自己曾经当过很久的厮养),但我并不需要借助他的矫健来壮胆。我深信……”(此段5行里就9个我)如果是在网上看看似乎也没什么,但由于前面楔子写得太有意境了,把人带进了如梦如幻的妖风古意,马上再看到这么随便的代词用法,一下子就造成了明显的阅读障碍。
而且一些倒装句用得也挺没道理的,没来由的从古风中迸出。之前看小猪前辈的评测说作者在文字上很讲究,很多现代词都没用,可滥用现代修辞不是更夸张,而且很多是不那么必要的。
有人会说,现在国内原创来用修辞和代词的不是很多,不也都读得很顺,看看故事就好了嘛。
问题就出在这里,这本书到底是草根文学还是文学文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协调呢,于是在天涯社区找到了网上连载版,不得不说,相比之下网上版分外流畅。
主要原因是网上版整体更随意更白话,让人完全进入读现代通俗草根小说的环境,古代文言部分浓缩在对话中,这样所有肆意出现的代词和现代修辞就一下子自然多了,合不合语法有没有歧义也没关系了,为什么,因为这就是草根文学嘛。
于是笔者不禁胡乱猜想,《鹄奔亭》在网上连载到集结出书的过程中,有一次修改,有意无意的试图将草根写法的《鹄奔亭》推向某种更文学的文本。只是,这次改动从结果来看很失败,所有本来鲜活随性口语化的文句,在文学文本的环境里都变得无所适从,倍显尴尬。就好象刘姥姥在家里一定很亲切自然可爱万分,要是定位在大观园还非按凤姐包装就显得不伦不类让人不知所措了。
《鹄奔亭》实体书的问题就在于高不成低不就,写作的随意与文化的讲究出现在一起,就需要阅读者在读书时增加一个自动转换功能,以达到文字运用与内容的连贯。举第三页中间一句:
“况且我也不是不懂得权时应变的人,我六岁就进入居巢县学,听那些儒生们讲论《论语》,虽然我对孔子的很多话并不以为然,却还能做到阳奉阴违。”
要想非草根的理解就要在脑内转化成:
“况且在下略晓权时应变,自六岁入居巢县学,虽对儒生讲论《论语》中,许多孔子之言不以为然,却尚可阳奉阴违,处之泰然。”
《鹄奔亭》有历史有文化,考究严谨、选词谨慎,故事有趣感人,但却还不是好文学好小说。
【诡计布局】19/30
鬼神搭台,人心似局,千里伏线,世事炎凉。看似一桩桩一件件的离奇事件,或许都是天意之外,人心似海。一个人能知道多少,看到多少,侦探也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演绎或真或假不知对错的真相。从这个意义来说,《鹄奔亭》多少有点反推理的味道。
可以说全书是从神鬼走向了现实,但很难说走向了本格。本格推理最重要的必然性、唯一性、严谨性、公平性,《鹄奔亭》并没有追求。诸多的线索汇集在一起,或许可以是这样,可以不是这样。
诡计整体风格和电视剧《狄仁杰探案》后几部很类似,与其说诡计,不如说阴谋,正与邪互动,斗志斗勇,尔虞我诈,比赛谁心机更深,谁能摆谁一道。
【评测员感想】12/20
如果是在书店翻翻,看到那么多的“我”,笔者肯定不会买了看完,但真看完觉得也还不错。就说阅读感受,在本土历史、悬疑、盗墓里绝对算中上水平,至少是个有开头有结尾挺有趣还有点感人的完整故事。但就现代汉语水平,小说结构把握,文字淬炼,跟水天一色的《乱神馆记》还不能比。
感谢出版社提供样书。以上仅个人感受,谨慎参考。
【总分】15+19+19+12=65分
--------------------------------
评测员:铃驹
出版社工作【15/20】
装帧(8/10)
比较喜欢这个封面,标题三个字设计得很好,月色下的古代城池很有感觉。(我是感觉派……)
宣传(7/10)
评测前一无所知,莫非没有当作推理类作品来宣传?但书腰上的强大推荐阵容,身边还有不少网友的大力举荐,加上正式评测的展开,想来出版社还是以悬疑推理作卖点的。
文字内容【23/30】
对半评分,文字满分,内容8分。作者的文笔确实功力深厚,文言与白话的结合既不影响阅读的流畅性,还增加了古典韵味,从而令人产生坐拥时光长河一晃千年的感觉;内容上,将历史、鬼神、悬疑等等诱人的元素加以组合,然而历史的厚重感、鬼怪的恐怖感、案件的悬疑色彩彼却此牵制彼此弱化了,没能产生1+1>2的效果,甚为遗憾;过多的回忆显得分散而没什么组织性,行文的节奏感也比较拖沓,这大概是网络连续的原因吧。
诡计布局【23/30】
诡计与布局虽不算新鲜,却与历史设定结合的蛮好。欧美常用降灵会设计谜团,日本则会结合各地风俗与民间传说,这一次,作者也将诡计的设置与中国的鬼怪传说进行了结合,值得肯定,说是阴谋也罢,至少让我看到了大BOSS的良苦用心。
评测员感想【12/20】
网络原创历史官场悬疑小说,这些定语还是经得住的,只是都不在我喜爱的范畴之列。与推理无关,调整好心态与期望值,估计阅读的过程会愉快得多吧。
总分:15+23+23+12=73
----------------------------
评测员:小米
出版社工作【14/20】
装帧(7/10)
封面设计中规中矩,与内容相契。不足之处有二:一是压膜皮虽然防汗,但拿到手一般都花的惨不忍睹;二是除了腰封一贯的脑残之外,最上面那一行白字就十分没六了……怕咱们不认识底下那几个硕大无朋的红字?
宣传(7/10)
读此书前并不知道梁惠王有新作出版,可见并没铺开大规模宣传。不过书的铺货速度倒是极快,书店和批发处很快就见到了实书。大概是由于此书名字起的极其拉风,读来朗朗上口又有讲头,而且第一个字虽冷,但大家一想都知道“鸿鹄之志”,于是会油然而生一种得意的窥探情绪……这也算是先天的宣传优势吧:)
文字内容【26/30】
只说缺点和个人感想!
梁惠王的行文和文章的细节与走势其实有其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初读时较难揣摩,很易生出不适之感。比如他的文白混杂,情节的奇峰突出,历史细节的过分描写都可能造成初读者——尤其是作为推理小说爱好者的初读者的阅读障碍。
另一个问题在于节奏感。梁惠王的书总有大篇大篇枝杈出情节之外的描写,就在看的要抓狂之时忽然推出或惊悚或豪气的高潮,这一点我是早有体会。而且他喜欢在长久的铺垫和压抑后迎来环环相扣的紧张高潮,这点与文泽尔的某些作品倒是很像。但也是对读者适应力的一大挑战。
就个人来说,我仍然很喜欢这本书的文字和情节,尽管它仍然更像一本夹杂着悬疑情节的历史小说而不是历史推理小说。
诡计布局【22/30】
如果以诡计的惊奇程度或者精巧程度来衡量,那这一环节基本上就没分了。不过翻篇书的每个角落也未见其把自己定位于推理小说之上的字句,那就另当别论。
此书更接近惊悚悬疑类,其核心诡计反应慢如我都早早看透,而且文中提示不断,可见重点实在不在此处。第一次过亭的气氛营造的很好,中段忍不住偏向了熟悉的历史情节,发力不均,末节虽然显得太草了一点,但总算能够收束成一部完整作品。
评测员感想【18/20】
这已经是我看过的第四本梁惠王作品,所以应该有很主观的发言权。
从没在网上追看过他的连载,但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他的作品在我看过的历史小说里是最靠谱的。
此书归为推理小说实在勉强,放在历史小说堆另又比较另类,所以评价不一是肯定的,但像上面几位这样两极分化是我未曾料到的,结果迟至今日方敢动键盘。
早听说此君研究竹简汉篇之余嗜看恐怖电影,前面作品里此爱好小有流露,这次算是一个小小的爆发吧,不算太震撼,但让人能够很会心的一吓。
我觉得,此书的诡计不新,节奏感仍旧有问题,历史细节维持在高水准,高潮少了一些,但梁惠王作品里最精华的部分得到了延续。
他总能写出一个人身上最光辉的豪勇之气,也总能写出他们心底最深处的落寞孤独。
就因为这一点,一向主观的我是无论如何不会给予差评的。
总分:14+26+22+18=80
-------------------------
评测员:老蔡
出版社工作【13/20】
装帧(6/10)
就个人的口味而言,此书开本稍大,我不是很喜欢,拿在手里觉得有些累。内页纸张中规中矩,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文字大小、行距合适,不至于让读者看花眼,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封面:压了光膜的书皮估计放久了会有卷边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放在书架上。封面设计一般,黑乎乎一片是云还是烟?照小说的内容判断,大抵应该是黑云,然而此“云”在亭前,显然又是黑烟,如若去掉,可能更好。
插图:每一回中还有插图,原画是非常不错的,很有味道,但奇怪的是大多插图并非是本回的插图,而是前回插图,是时不时让读者回味上一回的内容嘛?不得而知。另外,插图制作不统一,有部分插图显然经过计算机不当处理后丢失了大量细节(例如先缩小,然后又经过数字化放大),造成图片和文字清晰度不高,大家不妨对照第五回和第二十三回出现的插图,差别之大,令人汗颜,希望出版社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宣传(7/10)
未读书前几乎不看书的腰封,实际上凡有腰封的,多是赞美之词,或是名家的推荐,这是宣传手段,无可厚非,任何一家出版社(或是文化公司)都会这样做。
听说史杰鹏是混新浪的,所以在宣传上,他在新浪聚积的人气帮了他不少忙,本书的宣传也是紧抓了新浪原创的名头,至于名家的推荐,我个人一般都直接忽略,理由不方便公开说,大家可以自己理解。
个人比较反对过度宣传,特别是反对名不副实、挂羊头买狗肉的行为。《鹄奔亭》的宣传比较低调,没有过度吹捧作者,此书被定位为惊悚小说和历史小说,在我看来还是比较恰当。唯一不足是封底上架建议中加入“畅销”一类,而我手中《鹄奔亭》又是一版一印,书未出版便将自己归入“畅销”一类,稍嫌有些……呵呵……
文字内容【25/30】
我是第一次看作者的作品,对于作者半文半白的叙事方法不是很适应。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文字的组织上也有很深的功力,只是个人认为故意使用文言白话互相交错的写法反而降低了作品的可读性,作者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使自己的作品充满遥远年代的味道,无奈却又在不得不大量使用的现代汉语中破坏这种感觉,在此轮回替转中和读者玩起了文字游戏。
文白夹杂的突然变化,在前半部分由甚,《鹄奔亭》的后半部分,有明显改善,可读性较前半部分大有提高,也可能是由于此书是连载成文的关系,前后文写作风格有较多变化,并不统一。其实,我觉得作者若是用纯白话来写该书,以作者组织文字的功力来看,绝对比现在的效果好。
小说从“我”往交州的路上说起,在一名为“鹄奔亭”的驿站,遇到了若干人物,故事便在此后逐渐展开,整篇大体上以“我”破解“苍梧君墓被盗案”做为故事主线,中间又以“我”和阿藟的爱情故事及20年前的阿藟失踪案夹杂其中,内容尚可,作者喜欢在情节上进行大跨度的跳跃,往往会由一个场景迅速切换到另一个场景的描写中,如同半文半白的写法,且当是作者的个人风格,习惯了就好。
总体上看,《鹄奔亭》在文字和内容上是不错的,尤其是后半部分,明显好于前半部分。
诡计布局【20/30】
《鹄奔亭》并未宣称自己是推理小说,它的定位是惊悚小说和历史小说,当然在封面上,还是有“惊悚谜案”的字样,从推理小说的角度看,《鹄奔亭》在诡计、谜案上是非常弱的,也是各方面表现最差的部分。因此,以推理小说的标准来衡量《鹄奔亭》显然不是非常公平,但对于一部惊悚小说,《鹄奔亭》又明显在惊悚度上不够,通篇贯穿始终的“灵异”事件,有故弄玄虚之用,并无使人惊梦之效。
《鹄奔亭》也犯了相当多的错误,例如在后几回中李直夫妇的愚蠢行为显然是作者之意,非常不合情理,而面对不合情理之事,“我”所表现出来的“愚蠢”也是作者犯下的不小失误,就好像现实生活中被包围的劫匪,手中的人质是轻易不会撕票一样,撕票意味着什么,大家应该清楚,想必汉朝的时候,历经几十年官场磨炼的“我”,应不至于要蠢到做出那样的事情。如此不合理的情况在《鹄奔亭》中还是可以找出不少的。
至于结局,却很有推理小说的味道,从耿夔的口中,我们了解到了事件的真相,虽然这真相有点普通,而作品的布局相比之下就明显要强于诡计了。
作者在前文所做的铺垫和伏笔,在后半部分绝大多数进行了解释,这一点要明显强于很多网络写手。当然,不要期望《鹄奔亭》会像本格推理小说一样与读者进行公平的竞争,因为它本就不是推理小说,所以读者所需要知道的,只是真相,而不是得出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
评测员感想【15/20】
历史小说,并非文字就一定要有深山中千年泥土的味道,现代汉语运用的好,同样可以让人不忍释卷。《鹄奔亭》不论是历史小说还是惊悚小说,都属于通俗小说的范畴,通俗小说当然要讲究个通俗,太多的专业术语、学术韵味,只能让绝大多数的读者望而生畏。我在阅读本书的前半部分,因为作品太过注重文字,忽略了故事性,经常有瞌睡感,而后半部分的风格就很容易让人接受,单纯从商业角度考虑的话,如果《鹄奔亭》的前半部分可以写成后半部分的味道,相信就会是大卖之作。
以上纯属个人感想,不同意可以无视,感谢出版社提供样书。
总分:13+25+20+15=73
------------------------------
评测员:伊林
出版社工作【11/20】
装帧(6/10)
个人感觉,装帧的认真度与内容的认真度有差距:开本、还有“汉代官场惊悚密案”这一行不大不小的字让整本书显得缺少质感,有点落了市面上部分穿越小说的俗套……封面亭驿和插画设计倒是让人印象深刻。
另,插画内容和回目对应不上有些遗憾。
宣传(5/10)
作为一个平常不太关注史类小说的女性读者,对于此书的最初印象反而是来自它台版发行的消息。在书店中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位性(譬如历史?推理?),属于会与我擦身而过的那类书籍,它的目标人群应该还是史杰鹏本身的粉丝,对与推理人群来说虽然冬阳和杜鹃名气够大,但对作者本身的认知多少还是会有些欠缺。
文字内容【25/30】
正如小米同学所说,作者文白掺杂的风格确实在初读前几章节时略感别扭,但读书过半后却会觉得这样的叙述方式很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至少作为一本通俗小说,这样的文风更易理解并迅速引人入胜,不会让我这样的文言弱者产生距离感。
情节方面,基本上是以“我”任职交州查破盗墓案为主线,而看似作为辅线的“我的公务员及公务员家庭发展历程”到了中后期却突然演变成直接引导主线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样穿***行的写作手法对与作者会是一项相当大的挑战,带领读者在曲折的现实和平稳的回忆中穿行而不产生厌倦感,需要对整个文本构思有精准的平衡度,史杰鹏在这点上后半本小说比前半本相对要出色一些。
有没人觉得结尾稍微匆促了些……?
诡计布局【21/30】
还是一本有悬疑情节的历史小说,我觉得算起来单纯的诡计应当就只有“鹄奔亭见鬼”这一处。但如果单纯按照纯推理小说的逻辑评价这样一本书对它也相当不公平,侧重诡计不如评价整体布局,如同在文字内容部分中所说,作者对于布局是有进行过精心设计的,可以说几条线索的存在都是和上面说的那个核心诡计相辅相成的。
评测员感想【17/20】
近期读通俗史类小说读的很少,有印象的就是一直追的《新宋》和这本《鹄奔亭》,应该说二者的风格不尽相同,但作者对历史的认真对待这样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历史通俗化多元化是大势所趋,而我也非常珍视将通俗小说历史化这样一批作者的严谨治学。
非常谢谢史杰鹏给我的阅读体验,我会继续关注。
总分:11+25+21+17=74
---------------------------------------
【推理联合评测组:http://www.douban.com/group/141256/】
【该评测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保留评测原始出处,谢谢!】
【欢迎关注本id,推理联合评测组的全部新书评测均将使用此id发布】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4:36:5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