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声良老师这本飞天艺术,把飞天从印度到中国的传播演化史,娓娓道来,脉络清晰。
1、飞天起源于印度,最早是印度教中天女阿卜莎罗为原型,佛教艺术把其收编成了自己的门下,成为佛教的天人。
2、印度的“天人”,最早是见于马图拉时代,后来的埃罗拉等石窟中也多有其雕塑,形象特点多半是半立,一腿前伸,一腿后扬的姿势,完全没有飞行的感觉。较为刻板。
3、飞天传到中亚(新疆),龟兹的飞天体型硕大且单独布满窟顶,身体多呈V字形弯曲,较少以飘带方式表现飞行,给人感觉是雄浑跃起。
4、河西的飞天(凉州模式),慢慢从龟兹风格过度到中原风格。早期飞天是V字形体态居多,且多用凹凸画法,脸型和着装都是龟兹风格(如文殊山)。到了炳灵寺,表现的飞天形象就是中国人了,但服饰还是西域式的。而麦积山,我们看到更多是龙门风格的飞天,剪刀飘带,L型的姿态。
5、云岗的飞天,早期风格仍然雄浑,接近西域,中期以后,飘带渐多,南朝化。
6、洛阳的飞天(龙门、巩县),南朝化风格明显,南朝的仙人画像砖中,我们可以看到长带飘飘,神态潇洒的飞仙,飘带之繁复,衣裙之飘逸,达到了“气韵生动”的效果。北魏全盘南化,在北魏中期的飞天风格,已经不似云岗的那么笨拙,飞天的长带繁复几乎感觉不到衣裙,长带和长裙均向上飘去,让身体变得修长苗条。“中原风格”到了巩县达到南北朝艺术交流的完美。但飞天的身体仍然是成L型,但很柔和,衣带的装饰性更强了。飘带的末端呈尖角。
7、隋代的飞天,是一大转折,灵活飘逸,多用飘带,身形柔和,飞天的脚已藏在长长的衣裙中,人的身体结构变得完美单纯。飞天的姿态也变化万千,到唐代臻于完美。
8、唐之后的飞天,唐飞天的基本元素还在,但造型失于笨拙。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4:36:3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