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悟解道德经·金刚经·易经《悟解道德经、金刚经、易经》读后摘抄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0:56:50
  • 90

零五年买的这本书,看过一次,因为内录有《心经》,那次主要看的是《心经》,这次想读一下《金刚经》,刚好这本书上有,《道德经》已经看过,这次把《易经》粗略看了下,也没看个详细。一直以来都把《易经》与占卜联系在一起,感觉很高深,然而这次读倒也不觉得。并且《易经》与《心经》及《道德经》所讲东西相似,只是略有侧重。《心经》以宇宙的角度看“我”,强调的是空,即无,《道德经》以社会的角度看我,强调的是德,即社会准则,而《易经》讲的是天、地、人三才的关系,更侧重的是道,即自然规律。《金刚经》是对《心经》的进一步说解,强调要悟解《心经》应具备的思想要素。

《易经》还是要再看的,可能要另找一本工具书来读。以下为读书是感触颇深的一些片断。

《清静经》云:“能遣之者,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真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英豪语:第一次见到《清静经》,不知是谁所写。其义与《心经》所言无二。由是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人类文化是呈金字塔样的,塔底的人们掌握知识甚少,然却各执己见,于是有派别,有纷争,塔顶人们掌握知识甚多,然观点却出奇地一致,彼此互通有无。知识如同世间之江河,源头同出于一处,至于下游却会分出万千分支。学习自上往下比较好。如老子所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清凉道人悟解《清静经》:“谈到常清常静,也须一番说明。我们如果静室端坐,或者入山习静,自能清静,然而一入闹市心被千般事物诱惑,百般是非叨扰,一时烦恼心起而不能清静,此不为常清常静。只有居于闹市,混俗和光,处事圆通,随圆即圆,遇方即方,受辱不怨,爱宠不惊,永无烦恼,应物接事也常常返观内照,不被情欲牵缠,名利绊扰,随时随刻应物接事都不着迷才算常清常静。”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又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英豪语:今日朋友问我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心动,他实在想不明白心怎么会动。我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万物皆空,又何来的心?故幡也为空,风也为空,所动者,为念。念由心生。眼前之所见,内心之所想皆为虚幻,欲知其为虚幻,当知其心乃无,心之不存幻从何来?欲知其心无,当禅修,禅修到一定境界,既入无空间、无时间的无无之境,此即如来。既见如来,则心无虚幻,无虚幻则无执着,无执着即得自在。

清凉道人悟解《心经》时引用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人生如梦,变换无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义:“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珠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埋白骨,今宵红绡账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住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做故乡,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乎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尔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花,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英豪语:看到这段话甚是惊诧,竟与《秘密》所说之吸引力法则如出一辙。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言行招致来的,言行出自思想,所以,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孔子曰:“德薄而位尊,在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