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维特根斯坦笔记《介绍一下维特根斯坦》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54:20
  • 81

维特根斯坦在当代可算是最重要的哲学家(可能没有之一),他的《哲学研究》也被评为近五十年来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参见豆列

www.douban.com/doulist/165269),可见他在西方的地位。然而他在中国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关注度,特别是在大众中。在哲学的热度达到顶峰的八十年代,他却在中国的哲学界销声匿迹,其实他在四十年代便被带到中国。总而言之,他不是受大众欢迎的哲学家,他讨论的问题大众也不感兴趣。因此有人说,维特根斯坦是面向哲学家的哲学家。

一切从语言说起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可以分成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两者的差别甚至使他的著作好像出自两个人之手。然而其中有一条线索贯穿这两个阶段,那就是语言问题,准确的来讲,是语言与哲学的关系,这种哲学主要是指形而上学。前期注重的是语言的局限性,认为语言所表达的东西是有限的,而哲学问题恰恰就在语言世界之外。因此,哲学问题就属于不可言说的范围,哲学问题应该在我们的语言中消失。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强调的是语言的多样性,认为哲学问题源于哲学家未能理解日常语言的多样性而产生了对语言的误用,并在运用语言的时候背离了它的日常用法。这个观点下面会仔细的说,总而言之,当我们了解了语言的特性,哲学问题就会随之消失。用两句话总结维特根斯坦前后期的语言观,那就是有些事我们不能说,而有些事我们不能说清楚。

他的书适合一些话多或者爱较真的人来读。读了他的书,我发现我的话少了,不知是不是好事,不过同时废话也少了,而且发现别人的废话也不少。

要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所针对的标靶,只需看一下高中的政治课本就可以了。例如马克思建立的那种用一个理论就可以把天下所有事情都解释一通的体系,显然就是维特根斯坦一直反对的哲学企图,而教科书上例如“矛盾”、“物质”之类的说法则显然违背了这些词的日常用法。我曾在教科书上看见过一个论证:3-2=1,式子中3和-2一正一负,构成矛盾,最后得出结果1,这证明了数学在矛盾中辩证地运动。事实上,在我们对矛盾的日常用法中,我们会说如果得出3-2既等于1又等于3,那就是矛盾,我们却从不会说3-2=1里面有“矛盾”。

当然,他针对的并不仅仅是马克思,而是一种唯理主义传统,它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可通过理性弄清,我们也可以通过语言精确的阐释一切事物。

介绍几本书

1、哲学研究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15184/?i=0

如果你没时间只能看他的一本书,那我建议你看这本。实在太忙的话,那看前面几十页就可以使你获益良多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个纠正我们使用语言的错误的过程。

我们经常都会提出像“xx是什么?”这种形式的问题,例如生命是什么。维特根斯坦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要理解生命的“本质”,而是要理解“生命”这个词的用法。两个优秀的生物学家也会为病毒是不是生命而争吵,其实他们都很了解病毒,只是他们对生命这个词的用法有分歧罢了。这不是生物问题,而是语言问题。很多哲学问题其实也是一种语言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这种情况,A和B在争论C是不是好人,他们对C做过什么事都很清楚,没有分歧,然而他们还是会争吵,其实也只是因为他们对好人的定义有不同而已。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很多争论都没有进入问题的实质。

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他得出了这个结论,这只是他整本书的一个起点而已,后面还有很多重要的观点,碍于能力所限就不说了。提一下对我启发最大的“家族相似”论点。我们经常用一个词指代一类事物,如用金属来指金、银、铜等物质,马来指白马黑马等多种马,似乎各个事物因为有一种本质的相似,所以我们要用一个词称呼他们。维特根斯坦认为这只是一种“家族类似”,一类事物就象一个家族,他们的样子有些相似,然而他们的行为、思想却很可能有很大不同。例如,我们习惯把文化分成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类,似乎两者之间有一道鸿沟。然而在东方文化内部果真有种本质上的共同点吗?老子与孔子的区别要比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区别要少吗?也许看了哲学研究,我们会对一切以集体名义作出的行为保持警惕。

2、论确实性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13410/?i=0

这本书是他的遗作,比哲学研究还要凌乱,然而如果你已经对它感兴趣,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这本书围绕着一些我们称之为公理的东西而展开,例如物质在我看不到的时候依旧存在、每个人都有父母。维特根斯坦研究我们为什么会确信这些命题,他认为并不是这些命题无法怀疑,而是我们的生活决定了我们的怀疑没有意义,因为如果我们怀疑,我们就无法生活。例如我们原本可以怀疑自己其实身处黑客帝国,这理论上完全有可能,但你如果真的这么想,我们就会以为你是疯子,因为你的怀疑触及了生活的根本。相反,怀疑相对论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相对论还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尽管你的怀疑已被很多实验否定。

3、逻辑哲学论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05354/

前期代表作。可以找到很多适合用作签名档的警句,可是不推荐阅读,在现在看来,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不大。

终于写完了,算是对思想的一次整理吧,大脑的混沌状态终于要结束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