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内蒙古历史概要《内蒙古历史的简明介绍》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04:51
  • 100

这本书成书时间很早,一些地方的用词与现代通用的不同,如书中称俺答汗为“阿勒坦汗”,称西夏统治民族为“唐兀惕”,而非“党项羌”等。

作者认为,铁木真统一蒙古更主要的是政治上的成功,而不是军事上的胜利。又提及,木华黎曾被成吉思汗任命为汉地之“国王”。花刺子模帝国囊括中亚、伊朗和阿富汗,非寻常国家。以此观之,花刺子模版图、文化、经济纵使较中国逊色,亦不弱几许。钦察人游牧于欧洲东部的草原,与罗斯诸公国关系密切,然而书中并没有说明两者关系。作者考证,达鲁花赤一职始于成吉思汗征服中亚。行省设置始于蒙哥汗时期,自西太平洋直至阿母河、咸海,广袤领土遍设“行尚书省”,以蒙古、色目为“行尚书省事”。

然而,蒙古大帝国的兴起似乎对于蒙古平民无太大益处,草原牧民几次遭遇内战,多受涂炭。元朝建立后,蒙古草原分别划归中书省及领北、辽阳、甘肃、陕西等行省,由蒙古帝国中心变为元帝国边陲。由于蒙古人不擅长理财,即使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平民乃至贵族便常为高利贷所苦,往往被商人逼得家破人亡。忽必烈时期,许多内迁的蒙古平民、军士因无法偿还色目、汉地商人债务,被迫抵卖妻儿为奴,甚至有不少蒙古人被商人拐卖海外。

按照古代蒙古习俗,幼子享有优先继承遗产的权利,即俗称“幼子守灶”,这是蒙古氏族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他游牧民族不尽如此。然而在元朝此习俗已经消失,十四世纪以后的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爵位、遗产继承与汉地无二:长子继承爵位和多数财产。

明朝初期对蒙古的分治手段太过露骨,挑唆手段堪称拙劣。洪武帝覆灭元朝三十余年后,永乐帝麾下的蒙古骑兵便再次踏入江南,估计永乐的“出身问题”便是由此传开。为奖励兀良哈三卫,永乐帝将大宁都司辖地给予他们。而兀良哈三卫摇摆于明朝与蒙古各部之间,先后为明朝、也先驱使。最后两卫被察哈尔吞并,一卫同化于他部,三卫逐渐消亡。

十七世纪的蒙古人已经知道使用鸟枪狩猎和作战,作者认为这些火器应该来自西域,不过明朝史料记载蒙古人从汉地走私过铜铳。清代,内蒙武器生产几近停止,六盟武器悉数来自汉地。到清中叶,弓箭已在狩猎中完全废弃。

明官方资料中,达延汗作大元可汗,此称呼较为奇怪。达延汗号蒙古可汗,此头衔一直为他的子孙继承,但由于分封缘故,蒙古可汗实际上仅等于察哈尔汗。图们汗与林丹汗试图再次统一蒙古,但他们没有成功。林丹汗败亡后,漠南蒙古十六部在满洲统治者的示意下,于盛京召开大会,奉皇太极为蒙古可汗,号博克达彻辰汗。而后,面对葛尔丹威胁,外蒙古全体王公召开大会,决议归附清帝,寻求庇护。至十八世纪后期,除布里雅特外,所有蒙古部均为清帝臣民。传统观点认为清廷给予蒙古人高于汉人、次于满洲的地位,但按规定,蒙古人在中央只能担任六部郎中、员外郎以下职位,惟有理藩院蒙古人可为尚书。实际上,蒙古人的地位是低于汉人的。

该书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如书中引文称嘉庆帝说:蒙古强实为中国之患,蒙古弱乃中国之福。不知作者为何犯这样水平较低的错误。嘉庆六年十月,青海蒙古诸部屡受藏番侵扰,请求皇帝自内地派兵。此事久拖不决,西宁办事大臣台布认为“蒙古强实为中国之祸,蒙古弱乃为中国之福”。这一观点遭到嘉庆帝的严厉训斥:“以番族杂居蒙古之外,而蒙古实为中国屏藩,是以蒙制番则可,以番制蒙则属倒置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