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间谍王方法至上及《 本土视野的美国“汉学三杰”》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6:28:45
  • 67

我以为,魏老师不在聪明,而在方法,说来简单,无非“穷尽事实,放眼观点”八个字。北岛曾在财经写文描述了魏老师退休时的情况,诗人担心魏之弟子无出其右,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其弟子中受现代思潮影响大,受传统史学熏陶少,对核心事实和问题的把握能力远不及老师。魏老师一生传奇,每日少睡,穿行于三百年中国之中,偶遇几人,细心攀谈,点化勾墨,留存我辈。

新京报曾对其《讲述中国历史》有两版介绍,不过我之感觉还是不得要领。下面的文章不错,作者心存大历史,对核心问题把握比较准。不妨读之。

另,关于史景迁老师,汪荣祖先生也有文章专述。我自己曾经也总结三杰的特点,和这个老师说的类似,云:面对稿纸,史氏脑子里想的是古今外中小说,孔氏想的是阶层观点,而魏老师想的是事实、事实、事实在哪?

本土视野的美国“汉学三杰”

http://www.ewen.cc/books/bkview.asp?bkid=103231&cid=292796

2006-2-13 8:26:49 顾思齐 来源:南方都市报

事实上,在欧陆传统汉学已趋式微的现时代,似乎只有两大领域,即北美的近现代中国史研究,及英伦(剑桥)的中国科技史研究,比之中国本土仍具学术优势。因此,人称“汉学三杰”的史景迁、孔飞力及魏裴德,作为费正清之后的第二代汉学家典范,就不仅是当今美国汉学的代表,亦可视为西方汉学的标志了。

我个人对“三杰”的总体印象,大致是:史景迁以叙事和文笔见长,孔飞力以方法和视角见长,而魏裴德以选题和史料见长;相对说来,我更认同魏裴德。从专业角度看,史景迁花拳绣腿,孔飞力偏锋取胜,而魏裴德更接近名门正派,看似平淡,胜在平实。

过去,只有欧陆那种以古代中国为对象、以古典文献为重心的学问,才称之为“汉学”(Sinology);而美国那种以近现代中国为对象、以档案史料为重心的学问,只能称为“中国研究”(Chinrsr Studies)。但近半世纪以降,带有政治实用背景的近现代中国研究已蔚为大观,跃居上流,于是妹仔大过主人婆,“中国研究”也顺理成章地正式戴上“汉学”的冠冕了。

事实上,在欧陆传统汉学已趋式微的现时代,似乎只有两大领域,即北美的近现代中国史研究,及英伦(剑桥)的中国科技史研究,比之中国本土仍具学术优势。因此,人称“汉学三杰”的史景迁、孔飞力及魏裴德,作为费正清之后的第二代汉学家典范,就不仅是当今美国汉学的代表,亦可视为西方汉学的标志了。

“三杰”的著述繁多,我知见未遍,细心阅读过的更仅有寥寥数种。故以下仅就个别文本略作辨证和批评,并提出个人的一般印象,或可以举一反三,终不免以偏概全。

史景迁:学术原创力不足,选择材料有功力,写作优势独特明显

对史景迁,我最早留下相当深刻印象--相当恶劣印象--的作品,是翻译得一塌糊涂的台湾版《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大陆版作《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全书以年代为经,以人物为纬,以康有为、鲁迅、丁玲三人为主线,旁及梁启超、梁漱溟、闻一多、沈从文、王实味等人的事迹,藉此表现现代中国革命史的风雷激荡。基本只是白描笔法,材料挖掘浮浅,也卑之无甚高论,唯一可取之处是体裁新颖。这不过是一部编年式的知识分子群体传记,一本让西方学生了解中国的入门书,而费正清居然誉为“西方研究中国问题的一座里程碑”,实为戏台里喝彩,声大夹薄准(意为相去甚远,说话夸张)。

自此,就对史景迁失去信心,其多种译作,也都没有购读。直到看了新刊的《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才算对他有了基本的敬意。

《中国纵横》是史景迁的论文及书评选集,据说是其一生论述的精粹所在。跟他的专著一样,其论文的写作方式也是非学院派的野狐禅;在这方面,他可与黄仁宇相提并论。书中《明代生活的活力》一文评论《万历十五年》有谓:“很多历史学家都只专注于对重大历史时刻、关键文献、意义重大的政策转变的研究,而黄仁宇却与众不同,他深究的是那些虚伪的外表之下的东西、那些看上去很无聊的事情、那些传统的惯例,以及那妨碍皇帝及其大臣们进行统治的恐惧感。”从此角度而言,史景迁本人的《王氏之死》,还有孔飞力的《叫魂》,也都可以说继承了黄仁宇的思路,由小人物、怪异事件以见宏大历史。

文集中最有价值的文字,我觉得是第三部分《食》、《药》及《***》几篇综述,这是法国年鉴学派式的社会经济史、日常生活史,让我联想到布罗代尔那本无所不包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这在中国学界近乎空谷足音,故物以稀为贵。总体而言,史景迁既欠缺原始史料的考掘,也罕有历史思辨上的发明,即学术原创力不足;但他在综合、概括及选择材料细节方面自有相当功力,加上其独特的写作优势,在普及汉学方面并世无人可出其右。我最有阅读兴味的篇目,则是第五编关于芮沃寿、阿瑟·韦利、费正清、房兆楹四位汉学家的忆述。知人论世,正是史景迁所长;最低限度,至少要承认他是出色的传记史家,尽管钱钟书曾讥刺他是“失败的小说家”。

孔飞力:以惜墨如金闻名,政治学有相当素养,可惜求之过深

史景迁以下笔如挥著称,孔飞力则以惜墨如金闻名,这在“不出版,则死亡”的美国学界实为异数。孔飞力的主要著作仅《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两种,但学界地位及声誉却高出群侪,以其少少,胜人多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