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朗读者《心的拷问》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29:53
  • 110

都市快报上最喜欢的一个栏目其实是独立书评,推荐的书很对我胃口,尽管不太对大众的胃口。这是整张报纸里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朗读者》便是通过它晓得。

它是这样介绍《朗读者》的:

少年伯格15岁那年得了黄疸,在路边呕吐时遇到了36岁的公共汽车售票员汉娜,汉娜把他带回家,帮他清理。伯格来汉娜家致谢时,汉娜正在穿一双长统丝袜,伯格突然心里动了一下,转身跑下楼……这以后,他们开始交往,读书,***。

这场令人动容的“不能之爱”打动了读者,使《朗读者》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德语书。在德国,《朗读者》甚至成为每所中学讨论的话题;在美国,《朗读者》入选著名的欧普拉读书秀后,很快风靡北美。

本月,译林出版社推出了《朗读者》中译本纪念版,由著名学者钱定平担纲翻译,在附赠的CD中,童自荣朗读了小说中最富戏剧性和激情的章节。

朗读

吸引我的是”朗读“这个词。在两年前,蝶为了促成一次诗歌朗诵会让我见识到了她的坚定所在,也让我领略朗诵的魅力。高中的语文课,有时会让同学起身朗读,特别是公开课,老师会提前安排朗读优秀的学生做准备。自认自己声音不出色、激情也不够,但有一回老师竟然看中了我,惊诧莫名。也许是普通话尚好,对文章理解到位吧。那次有些倾尽全力,只因不想丢脸,却在朗读时发现那真是种忘我的境界,沉浸到文章中去时,全身心都浑然置之脑后,剩下饱含情感的文字。读了什么内容记忆已经背叛了我,可是,那瞬时的动情还留在身体里,散发新鲜的滚烫的气息。

见到”朗读者“这三个字,那新鲜的滚烫的气息立即充满了生气,催促着我去阅读。后来买到了这本书,一口气读完,才发现书评的介绍只是直接吸引眼球的一种阅读角度,”朗读“也只是故事的一条线索。它的内省、自问和沉思却是深深打动我之处。德国人一向以谨慎、思辩、严肃和内省闻名于世,盛产哲学家的这个国度在几度梦回中令我肃然起敬。从内省思辩这个角度来说,我是非常德国的人,当然,我身上还融合了法国的感性浪漫、英国的古典庄重和中国的温和柔顺。这种多样性使得我能深刻地理解到每一个国家的文字和精神,比如本书作者施林克对于德国二战后第二代成长中与上一代犯下的罪恶产生的矛盾冲突和挣扎。这是一种异常疼痛的成长,但我能理解。

***

从该书的全球畅销程度来看,似乎全世界的人都能理解。为什么?这并不是一本好读懂的书,它包含太多语义,读罢仿佛众多话语四面八方包围着你一般。而它竟然成为了畅销书,二战后它是《香水》之后第二本广受欢迎的德语书,更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榜的德语书。并不是我在以最坏的恶意揣度世人,但是从艺术电影的狭小受众来看,疑是包装全书的这个近乎***的爱情故事吸引了众人——和《洛丽塔》、《威尼斯之死》、《教室别恋》类似的年龄差距离谱、少年同中年人之间的疯狂爱恋。在文学作品里,这些故事总以稀松平常、平易近人的面目出现,而它们搁置在生活中该是多么惊世骇俗和众口非议?同时又让人们津津乐道、议论纷纷。在卫道士的仪仗下,内心里都渴望着疯狂激情。

尤其第一章,与流行小说别无异样的写法,朗读、沐浴、***,他们争吵他们快乐他们疯狂他们哭泣,直至分手,不告而别的分手。这段文字就好像《钢铁怎样炼成》前半部分的保尔与冬尼娅,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喜闻乐道。窃不知这里边已经潜伏着众多谜底。

历史

然而读完这本书后,我想每一个读者的心都会颤抖,都会重新省视历史,继而反思自己所在国家的成长历程。这书最适合的读者应该是日本人,不晓得会不会在日本成为禁书。德国人对于二战中犯下的罪恶行径是多么引以为耻和无地自容,他们采取的不是自卑之后的自我保护自我裹挟,而是直面正视。但这种积极的反思也令战后第二代产生一种反叛和反感情绪,他们声嘶力竭地要求纠正上一代的过错,然后来证明自己的正义,试图洗刷国家带给他们的耻辱。于是,当汉娜作为战争期间集中营的看守站在被告席上时,曾经与她耳鬓厮摩深情相爱的米夏被对于历史的反叛、法律的正义和对于汉娜的情欲迷恋压迫地喘不过气来。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审判,达利斯摩克之剑分裂成了两把,高高悬挂在他的头顶。他去集中营,寻找历史的遗迹,寻找身边的人的罪证,寻找自己失落了的,失落了的什么呢?似乎是生命的所有。历史给予我们的始终沉甸甸,尤其在面临二战里那部分人对于生命的漠视和亵渎之后。

我不得不想到王选,为了慰安妇,她与前半生的人生决裂,投入了一场漫长困苦的斗争。她不能抛弃历史赋予的疼痛。在日本也有那么一些人帮助着她支持着她,这些人无疑有着和施林克同样的反省和沉思。

羞耻

这样说来,这成了一部政治意味浓厚的作品,那它的不朽性必然要大打折扣。因为历史再沉重,敌不过人性的恒久。一部成其伟大的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虚妄和稍纵一逝的政治上,它需要对永恒的事物进行挖掘和表现。在这部作品中,这种人性的探讨贯穿始终,那就是汉娜面对文盲的事实的羞耻感盖过了犯罪的耻辱感。

米夏对此表现出费解,他疑惑:”难道汉娜对身为文盲的羞耻感如此深重,值得她在审判庭和集中营这样表现吗?难道,做文盲比当罪犯更加丢脸吗?泄露自己是文盲比坦白自己是罪犯更加可怕吗?“这些自问直击要害,但我似乎能理解汉娜,虽然她是文盲,但不是弱智。她或许是懂得作为看守是当时社会和历史造就的,并非出于她的歹心,她的善良诚挚可以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并得到人们认同;但是作为文盲却是她一个人的过错,是在那样的文明社会里令人耻辱的事实。她可以容忍到在监狱里独自生活,这对于她并不是新鲜事儿,不是么?但如果背负着世人皆知的文盲身份回到社会上,她却感到举步维艰无地自容。

诚然,如果这样去推测汉娜的动机,显得她近乎偏执愚昧。但恰巧在这之间我们能看出社会和个人的关系。社会所赋予人的社会性带有短暂的时效,它随着时代变迁迟早要变更;然而人本身的自然性是天生的永恒的。汉娜作为看守的罪犯是社会性的体现,作为文盲的羞耻感却是自然性的反映。她的这种取舍就变得能被理解了。

在前面我就说道一本好书读罢仿佛众多话语四面八方包围着你一般,这本书有太多阅读角度,施林克本就是写推理小说出名的,他善于在书中埋伏和潜藏,让读者分析解读。我找出的这些关键词是否能代表全书呢?这个答案倒是明白:当然不。我依照个人的思考写下这篇文章,事实上阅读远未结束。或许我该来个朗读,将其字句镌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