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讀者《为什么要读梁文道》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10:01
  • 18

老实说吧,文道并不算博学——他读过的书可能还没我多;也不怎么深刻——他的学术趣味在科班出身的人看来,未免接近于野路子了。正如他自己在书序里坦呈的,“我不是一个学者,我只是一个正常读者。”他是一个职业打书人,一个受欢迎的公共知识分子,正是哈耶克曾经轻蔑地称为“转卖二手知识的二道贩子”那类人。至于某些人将其当成钱钟书式的人物崇拜拥戴起来,只能说他们自己太浅薄了。

但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里,梁文道们是绝不可缺席的,他们扮演的角色太重要了。

新儒家杜维明先生说过,“一个理性社会的形成,从经验看,要靠一些思想家、学者引导,传递给公共知识分子,再通过媒体走向大众。如果倒过来就难形成——大众左右着媒体,媒体左右着公共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左右着学界,就很危险。”梁文道们正是这样一座重要的桥梁。

设想你是一介普通职员,忙碌之余偶尔也想受点文化熏陶,或是个求知欲旺盛却没有接受过学术训练的青年,想啃点文史哲经典、学界大著,但无奈被那些密密麻麻的术语,层出不穷的英语法语古希腊文希伯来文轮番上阵拒于千里之外,于是你自然希望有人拮其精要,用浅白明洁的语言向你介绍一番。再设想你是位深居学院的学人,文章写来写去都在那几个学术期刊上,思想交流来交流去都在那个小圈子内,哀于自己著作等身却无人得知,又实在放不下身架去发表通俗文章(要是一不小心堕落成易中天那就丢脸了),这时就会对文道这类人的存在心生感激了。虽说一切解读都是误读,但推介、普及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呀。尤其是像文道这样带着极强烈的启蒙主义气质的传媒人,在这个反启蒙的时代,众声喧哗的时代(巴赫金语),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他每天在电视上花8分钟介绍一本书(若非精通把厚书读薄的“书皮学”怎能做到这点)固属善举,若是有人真因为他的推介而去找来原书读过,那简直就是普渡众生的伟大事业了。

李敖曾骄傲地说,读书读到再多原也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一个人若是读到像他那么多,难免要成为书呆,而他没有,因此得意。想来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爱梁文道的理由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