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太平天国演义《混乱的时代,必然的悲剧》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57:31
  • 85

最近看了魏文华写的太平天国演义,总体上讲应该算作简版的太平天国历史。从文学角度讲,这本书算不得上乘之作,但是如果想快速地了解太平天国的这段历史,应该是足够了。结合此前看过的捻军、曾国藩传等书,总算对那段历史稍微有了些了解。

有些历史看了会很开心,有些历史看了会很自豪,但也有些历史看了很悲痛,太平天国这段历史大概应该属于最后这类。近代比较有名而且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农民起义领袖有两个:李自成和洪秀全。在看完李自成的传记小说后,我曾经尝试去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从他们所处的形势来看,我觉得洪秀全所处的时代更为有利些,李自成面对的是关宁铁骑(明朝军队精锐)和清军(新兴的力量),但洪秀全的时代,清朝已经没有像样的军队可以抗衡了,而外国势力至少在早期并没有明显地站在清朝方面,甚至在后期还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事情,他们更在乎的是保住自己的在华利益,还没有像美国那样打算彻底颠覆伊拉克。从早期到攻占南京以及后来的北伐,可以看出太平军具有强悍的战斗力,很有可能推翻清朝的统治,所以它的失败显得更为可惜可叹可悲。

如果说到失败,最大的责任人应该是洪秀全,除了最初创立了拜上帝教以外,无论从政治、军事、经济、民心方面都看不到他有过任何贡献,如果不是太平天国这种政教结合的特殊模式,我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资格来做领袖,最可能的情况是太平天国内部势力复杂交错,需要有他的存在才能勉强地团结和睦。早期起义的时候,整个军事就已经强烈地依赖东王杨秀清,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思想不够坚定,很多次受其他人的影响改变既定的行军路线,差点导致起义胎死腹中。他始终都没能把起义军中的广东派和广西派以及几个主要人物团结起来,到了后期更是几乎对手下的各个王失去了控制力。当占领了南京后,颁布了很多非常不得民心的政策,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皇宫,从此几乎再未出过宫门,直到灭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都觉得他真的不配做个领袖。

太平军辗转占领湖北武汉后,其实这里是有战略的选择的,他们可以北上直接进攻北京,可以西进占领关中地区作为根据地,也可以选择顺流而下去占领江南。最终的选择我觉得很可能不是有什么高深的战略意图,而是由于起义军大部分是南方人,军心更倾向去比较适应的南京,但是起义军的领袖似乎没有很深入地考虑这个问题。南京并不是好的选择,从地形上看处于长江下游,敌人可以从上游顺流而下去进攻,所以必须花力气经营上游的九江、泸州、安庆、武昌;同时距离上海的外国势力过于接近,为了避免外国势力干预,必须保持距离,后期刘秀成想占领上海不成,反倒由此引出了洋枪队,加速了天国的灭亡。再者不要过早地定都称帝,起义就像马拉松比赛,千万不能停下来,趁着锐气平定天下,过早安定下来只能导致腐败堕落贪图安逸的生活。起义本来就是被逼出来的,当脱离了死的危险,而且慢慢积蓄钱财了,人的斗志就被磨灭了。

占领南京后,还可以考虑是北上还是西进。前者是为了夺取政权把江山坐牢,是去进攻;后者是为了保证南京的安全,属于防守。当时的情况是清军几乎不堪一击,而湘军等地主武装还没有发展起来,有时候历史的机会就闪一次,如果没有抓住很可能就不再出现了。北伐的失败是很大的悲剧,没有援军没有可靠的补给线没有详细的计划安排,纯粹的军事冒险,唯一赢得机会是清朝毫无还手之力,但是皇帝为了自己的老命还是会把最精锐的力量留在身边的。北伐的失败也在于同时进行的西征分散了军事力量,造成两线作战的原因既有战略的模糊性,也有内部派系势力持不同意见,努力扩张自己的势力的原因。可惜的是即便舍弃了北伐军,也没有给西征带来多少成功。最辉煌的时候占领了武汉,几乎控制长江整个流域。但是由于军事上的随意性、派系的纠葛以及少数无能的将领,很快又将这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优势轻易地丢失了。

天京事变的发生彻底断送了太平天国的机会,东王是所有领导者中最具政治和军事眼光的人,他的被害彻底瓦解了天国的军事系统,从此以后再没有人能够全面地主持军事了,各个势力强大的王开始各自为政,到了后期因为天王徇私封自己的亲人,又开始大规模封王,于是军事体制彻底瓦解了,小王不听中王,中王不听大王,大王不听天王。石达开的出走是因为他看不到前途和希望,但是他也未能给自己和追随他的人带来希望。最好的结局是他能够占据一隅之地,中国从此分裂成若干个列国势力。可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几十万精锐的大军竟然打不下一块根据地,最终成为流寇烟消云散了。

后起之秀的英王可以说撑起了天朝最后的希望,因为他在保卫天京的上游,对抗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湘军。随着他的被俘被杀,随着长江中上游据点的失守,太平天国走到了末路。李秀成是个目光短浅贪功图利的小子,实在不足以谋大事。他贪图江南的财富和温柔乡,轻视对长江中上游的控制;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多次地放过打击湘军和控扼上游的机会,就为了保住自己江南的势力范围;为了江南的财富,断然抛弃东王以江苏为界,争取洋人中立的策略,不仅没能打败洋人,反倒让清朝和洋人势力携起手来;没有识人的慧眼,误信李昭寿这样的降将,多次耽搁有利的战机;甚至很难说他没有自立为王或者投降朝廷的想法,不知道他死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后悔,后悔自己没有轰轰烈烈地活。

曾国藩为什么不问鼎中原?我觉得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已经没有哪个实力了。湘军号称几十万,但是实际上后期已经分化成很多支系;慈禧的政治权术和手腕让他感到很难有把握,甚至担心那些鼓动他造反的人是不是朝廷的卧底;真正是他的嫡系的只有曾国荃的部队几万人,打天京死伤了大半,城破后放纵抢掠,拿了钱谁还拼命呢,都想回家当地主去了。淮军的李鸿章已经尾大不掉自立门户,手中有洋枪洋炮,未必会听命于他。天下的鼎不好问啊,于是乎还是功成身退更为稳妥。

很难想象那个年代,国家衰弱不堪,外国列强林立,经济和民生已近崩溃边缘。长江流域有太平天国起义,北方有捻军起义,各种名义上忠于朝廷的势力都在算计自己的利益和势力,其间八国联军还把皇帝赶出了北京城。就是如此混乱的局势,清朝居然没有灭亡,苟延残喘了大半个世纪后才终于吐出了最后一口气。历史有些时候真的很奇怪,我们只能去了解去欣赏,却无法解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