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论摄影《视觉现象》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2:20:00
  • 75

摄影的历史至今不满200年,摄影能够称得上是一门艺术的历史也不过100年,然而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机的数字化与普及所带来的“视觉文本”的扩张正不断入侵我们的生活,“影像”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不仅迅速蚕食着纯文本的市场,同时甚至以其与生俱来的强烈冲击力弱化嗅觉、听觉等其他感官。

这听上去也许有些危言耸听。但是你不可否认,一张完美的CK香水广告有时候比一瓶真正的CK香水更具诱惑力;你也不可否认,一支精致的Music Video会让人淡化对音质的敏感度——视觉本身具有渗透性的力量。

《论摄影》成书于70年代,往日毕竟不同今时,敏锐如桑塔格或许也未料到视觉文本的膨胀速度之剧,然而可贵的是,桑塔格对摄影的论述的深度并未随时间的推进而冲淡。桑塔格探讨摄影与现实、摄影与绘画、影视、文本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如同她的大多数论述文,她并没有给出明确单一的答案,在我看来桑塔格最闪光的地方正在于她抽丝剥茧式的分析方法,她广博的知识使她的论述没有霸道的结论而颇具启发意味。因此她的书我总是读得很慢,一方面语言难以消化,另一方面思维总是会随她的文字展开顺向或逆向的发散。

照片之所以具有如此扩张性的影响力,在于其“历史性”。任何一张照片都是过去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即使是1秒钟前拍摄的相片,也存在着某种“逝去”意味的暗示。无论摄影艺术怎样发展,所摄内容有多么的后现代和超现实,照片仍然是具有怀旧意味的物件。柯尼卡相机的广告语:美好的瞬间。如果费心查找各大品牌相机的广告词,你会找到许多表达类似意思的文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机首先是记录的工具,而记录就意味着可被缅怀,一张相片就是一个时间的切片,一个瞬间的标本,一断可存放的回忆。

摄影的另一个关键词是“视角”。摄影是一个由观察角度重新划定的世界。正如一位摄影师所说,他拍照只是为了看看某个东西被拍下来的样子。摄影使一切事物变成可拍摄的事物,而任何东西一旦被拍摄就被赋予美感及重要性,也就是说,“拍摄”这个动作本身具有“赋义性”。

摄影看上去是对世界的绝对“真实”记录,然而摄影师在摄影时是想要获取一个真实的世界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无论某些摄影师是如何强调自己在创作时的客观态度都无济于事,摄影作品并不能真正做到“重现原貌”,它能做到的是且只是提供一个观察角度。既非复制亦非模仿,而是重塑。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很严肃的纪实作品或文献摄影都是掺杂作者的感情,拍摄者的情感倾向决定拍摄角度与取景,往往镜头的一个小小偏向、边缘的裁切、仰拍或俯拍的角度都会泄漏作者的情感秘密。摄影同其他任何一种艺术一样不存在客观。

摄影的非客观性正是摄影价值之所在,同一事件甚至同一物体经过不同观察角度的过滤可呈现出或温情或冷漠或讽刺或幽默的效果;战地摄影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悲悯、关怀、反战情绪甚至愤怒,也许这些情绪并不能阻止战争的发生,但人文关怀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却可能使战争尽快的结束。

不同观赏者的存在也强化了摄影作品主观性。一幅表意暧昧的作品常常带来截然不同的观赏体验,然而这并不表示这是失败的作品。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人产生不同看法是因为,很多时候人们从中看到的是内心隐藏的向往和期待,是缺失的或需要的一种东西,所以有时看似在感受别人的心情,其实是在感受自己。也许对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观赏都可以说是一种情感上的各取所需。任何一种外向的审视都是对内部欲望的窥视。

由此带来另一个问题,照片需不需要文字注释?许多摄影师认为,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无需任何文字说明的辅助来表达思想。但若观赏者的主观性大于摄影作品表现意图的强度,是否会产生对作品的误读呢?对于艺术类摄影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但是文献类作品呢?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在翻阅没有注释的文献类摄影作品时,目光停留在照片上的时间往往会减少,并且读完后极少有留下深刻印象的照片(如陆元敏的《上海人》)。文献类的摄影作品,如果没有了文字说明——哪怕只是简单的信息罗列,就显得缺少诚意因而乏味,也缺乏对被拍摄者的尊重。另一个正面的例子是《生命的肖像》(瓦尔特•舍尔斯),他为每位被拍摄者所做的详细记录使这本影集更具质感与可读性,让照片带来的冲击力强化。恰当的文字说明能够强化对摄影作品的感受而不喧宾夺主。

摄影究竟是什么?

桑塔格说:照片篡改世界的规模,但照片本身也被缩减、被放大、被剪裁、被修饰、被窜改、被装扮。

而另一个相机的广告词说:生活,你有你的选择。或艳丽,或朴素,或高调,或安静,或狂野,或恬美……一切都在你的掌握。

http://ailel.blogbus.com/logs/21790641.html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