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金字塔原理《易读难用金字塔》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2:19:40
  • 19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六七年了,还没有“读”懂。我觉得,书,至少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用来“看”的,这是一个中国人管用的口头词汇。这类书看了就看了,其中的内容你可以说自己已经“知道了——”,但它渐渐会湮没在你大脑海量的信息群里;一类是用来“读”的,这是一个比较“西方”的词汇,这类书你是要反复咀嚼玩味的,它们会在精神层面带给你某种愉悦的情绪,你会对自己说“嗯,我欢喜它”;一类是用来“用”的,它就是一本字典,你可以用来查询生字,它也是一叶孤舟,你可以此来浮生;简言之,它是一种工具,你用它来解决自己的某种问题。《金字塔》就属于第三类书。

就我从企业人的视角观察,目前出版界存在的问题是,前两类书泛滥而第三类书稀缺!因为,企业人是挣扎在一系列目标漩涡当中将溺的泳者,他们奋力挣扎想要抓住的,是一叶孤舟甚或是一片稻草。但是,茫茫无际的知识和书籍的海洋里,到处漂浮着虚幻的思想泡沫和其他一些你不知是什么东西的东西,就是少有企业人需要的解决之道。《金字塔》可算是这样一叶孤舟吧。

可是,《金字塔》对我来说,是易读而难用。我曾经一遍两遍三遍的苦读,也曾经在撰写一份《××移动公司商业过程问题研究》的报告过程中,反复咀嚼和吞吐过它,但是,结果仍不能像《金字塔》一书本身所示范的那样令我满意。究其原因,我想主要在于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八股思维作祟。这时候我就会想起多年以来读到的人民报业的那些文章,回忆起“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代,老师所赞赏的优秀作文。忘记是谁说的,你们中国人作文总是先建屋顶。对,我们会先搞一顶华丽炫目的华盖,然后再胡拼乱凑一些基石啊、栋梁啊什么的,这样,可以确保观点正确——领导欢喜。有一次,我帮一位领导捉刀升迁述职报告,意味的发现,自己已经可以出神入化的使用人民日报啊新华社啊新闻联播啊等等的文笔,要知道,之前,我没有在国字号的机构里待过一天啊!文化、这就是可怕的文化熏陶!

写不出《金字塔》文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缺乏素材。我们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抽象派画艺术家,但绝对鄙视“觉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家。你看,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这样优秀的定性市场研究报告的实践家,就被来自经营“革命”产品的跨国公司——共产国际的海归精英们搬下了台;积极进行文化传播实践的易中天们也被方家们嗤之以鼻。可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氏无限责任公司硬是取得了99.5%的市场占有率,易中天也确实使更多的普通大众“看”了回三国。但是,我们骨子里还是不愿意认真扎实全面的深入一线收集数据和事实。我作为一个咨询业者接触客户时,往往领得的是火烧眉毛的项目。从来没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去一些收集充足的数据,领导要的是——马上拿出解决方案来,呜呼,《金字塔》也就难为无米之炊了。

当然,这不关明托的事,但要“读”懂用活《金字塔》,上述两个问题必须予以解决。我本人的对策是,作文时不时查阅《金字塔》予以修正,只有在做自己充分掌握素材的文章时才尝试《金字塔》。否则,随它去吧。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读”懂用活《金字塔》吗?切盼分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