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毒巧克力命案《毒巧克力命案》——六面体的教科书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2:18:18
  • 89

很久没能看到如此畅快淋漓的欧美推理小说,真是让我感到惊喜万分。这本书只有台版,知道的人大约也仅限于爱好推理的圈子,而我一贯偏好于日系推理,所以直到现在我才阅读了这本书。话说优秀的作品应该使人在看完之后开始思考,本书显然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

请允许我这样来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A、B是夫妇(A为丈夫),C、D是夫妇(C为丈夫),故事从A与C的一次闲谈开始,A在无意中收到了一盒自己并不是太需要的巧克力,恰好此时C需要一盒巧克力。于是两人做了一桩你情我愿的好事,C将这盒巧克力带回去,与D一起食用。谁知道这盒巧克力竟然是毒巧克力,D因此身亡,C也只是因为服用量较少而逃过一劫。究竟是谁送来这盒毒巧克力呢?

在本书中,案件不是重点,最后的真相不是重点,如何推理才是重点。我之所以说这本书带有浓厚的教科书意味,是因为书中出现了六重解答。这是不是推理史上最多的多重解答,我没有考证过;六重解答中有多少明显是作家用来凑数的,我想这也无伤大雅。这本书给我带来无限惊奇的地方是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现实世界中的维度扩张。

在大多数推理小说中,从作者给出的线索往往只能产生一种推理,亦即推理小说是一个一维的向量,我们只需要从线索一步一步往下推,最后总能得到答案,一如我们中学时候做的证明题,每个条件都是有用的,并且每个条件一般只会用一次。后来出现了多重解答,在同样的线索下推理出了两个甚至多个答案。我不是很认真地分析过这些答案之间的差异,发现大多数时候是由于在物证上无法甄别嫌疑人,转向心理上的分析,或是考究动机。一涉及到心理层面的东西,很多问题就不好说了,或者很多问题都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说,很多时候的多重解答是在心理分析上做文章。但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心理和物证的都有较为系统的分析。

为了不泄这本书的底,我另外打一个比方。有一天我们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钱包里当然有很多东西,比如说一张银行卡,一堆钱,一张超市收银条,或许还有一张打印下来的通知,上面写着下周二记得要开支部会议。OK,现在通过这个钱包怎么来分析主人的身份呢?我们可以从超市收银条上得到一些个人信息。比如主人的居住地离这个超市比较近,但是有的人也可以指出收银条行某一项只在这个超市打折打的很厉害的商品,主人完全可以为了这项商品而特意过来买,现在的连锁超市不都有免费公交么?还有通知,你可以认为主人是一名支部书记,钱包里带着这张通知单正想回去通知支部成员;也可以认为钱包主人只是一名普通的的支部成员,刚刚从书记那儿得到这份通知,就塞在了钱包里。当然,我只是举一个例子,用来说明相同的物证可以做出不同合理的推理,而且这些推理之间还很有可能是自相矛盾的。回到这件案子上,对涉案人员调查后,比如说我们可以从A身上得到A1、A2、A3三条线索(物证和心理皆有),从B身上我们可以得到B1、B2、B3、B4,其余涉案人员以此类推,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线索都有助于揭示真相,也不是所有的线索都一定是真实的。不同的侦探有不同的风格。由于自身的知识局限和个人偏好,侦探在分析过多的线索时往往会对一些线索选择性失明,或是对另一些线索做出与事实不符但是能够自圆其说的推理。比如一名侦探从选择了 A1、B4、C6、D3来组合分析,得到自己认为是完美的结果。而另一位侦探选择了A2、B1、C5、D1来组合分析,又得到一个看起来似乎更完美的结果。究竟谁的结果才是正确的?或许从最开始来说,有的线索就是错的;从过程来说,有的分析方法看起来很美,却不符合事实。

最后的真相,当然我必须说是掌握在作者的手里。不过这本书中对于分析方法的展示和分析结果的层层递进,绝对让人有大快朵颐之感。这本书值得推理爱好者细细揣摩,当成教科书来读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