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来吧孩子《关于教育的一点思考》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2:13:50
  • 91

“我希望我的女儿明白,这就是我深深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我对她没有任何要求。如果她的盛开需要肥沃的土壤,那么我情愿腐朽在她的根下。”

同池莉的第一本记录她对女儿倾注的爱的《怎么爱你都不够》一样,这本《来吧,孩子》同样记下了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期间的女儿亦池带给她的另一种生活。其中有苦辣,但更多的是酸甜。在和女儿共同努力、抗争之后,最终使自己的女儿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考上英国名校,也是甘地的母校——伦敦大学学院。可以说结局是比较完美,也比较让人欣慰的。

但其中却有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应该说也是贯穿这本书始终的主题,那就是教育问题。有评论说这本书是池莉通过女儿的教育经历,批判中国当下教育体制及种种教学弊端的作品。而她自己教育女儿的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就是对当今教育制度的最好反驳。但同时也有评论说池莉对女儿的种种教育,尽管很好,但其实一是很多人都不具备条件享受,比如亦池从小开始就在武汉几乎最好的幼儿园和小学念书,然后又上了最好的中学外校;二是不太具备可操作性和普及性,比如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报考国外的高中,并最终考取国外大学。也就是说,很多人更愿意把亦池或者说池莉的成功看作是一种特例。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池莉的教育理念或者说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女儿的教育旅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甚至比亦池自身的努力都来得重要。因为书中也提到,尽管亦池非常的懂事和好学,但和很多同学相比并不算是非常刻苦用功的学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母亲一如既往的鼓励和欣赏,亦池再努力,按她的排名最终可能也考不上清华北大。正是因为如此,她们才灵光突现地想到了申请国外的高中,而之前池莉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念头。

那么池莉对女儿的教育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呢?在书的封面上写有这样的句子:“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我想这就是池莉的教育的全部,也是她自己人生经验的精髓。所谓真水无香,她对女儿的要求和期望,看起来是多么朴实、“低标准”,可冷静地想一想,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并真的以此为标准来要求自己、教育儿女呢?但池莉做到了,因为这就是她对自己的最高要求。能有这样冷静而理智的想法,应该得益于池莉作家的职业,得益于她是一个热爱思考人生的意义的人。

这一点,我们从池莉对童年时的女儿的三条教育基本做法中可窥一斑。在大多数家长早早地操心为孩子准备学前英语、读书培训课程等等的时候,他们的开明做法是这样的:“第一条就是:让小亦池尽情与她的小朋友相处和玩耍。第二条就是:跟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她在最喜欢最开放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第三条是一个古老的做法: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

这三点开明的做法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亦池的成长中一直伴随着好朋友,她富有组织能力和良好的人缘,即使在新的环境中也能迅速适应,这算作充满人性的第一条带来的成果。同时,亦池的爱好非常广泛,从养花栽草到喜爱动物,从画画到摄影,到弹钢琴、溜滑冰、斯诺克等等,这些爱好伴随着亦池的成长,也支撑起了亦池快乐的人生,而这些无疑是富有远见的第二条所带来的回报。而亦池在家中耳濡目染,自小就喜欢博览群书,文笔甚好,同时富有个性和追求,并在后来申报签证时发挥了作用,这当是古老却睿智的第三条做法所蕴含的价值。

说到个性和自我追求,我对书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印象深刻: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亦池从小就能接触到很多文艺界和演艺界的名人,但她并没有利用家中的种种便利条件,给自己带来利益,反而坚持自我的爱好和发展。这一点和很多利用手中资源“子承父业”的人比起来,确实值得赞许。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池莉对女儿的种种教育理念之外,我还深切体会到了亦池成功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池莉对女儿的浓浓的爱。这股爱的气息弥漫于整部书中,一些表达甚至会让读者觉得有些“矫情”,让人感慨谁怜天下慈母心。但也正因这种对女儿发自内心的爱和赞赏,才使得亦池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及时的引导,又有充分的空间和自由。有观点认为,在教育孩子时,不懂爱、不会爱=不爱,而爱的关键就在于了解孩子、赏识孩子。“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做法早已过时,我们倡导的是人性的、快乐的“赏识教育”。池莉在书中同样批判了一些父母溺爱或者过度干涉自己孩子学习生活的行为,认为只有让孩子在成长的同时真正得到快乐的生活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个人认为,对于孩子成长中碰到的问题,不该压制和责骂,而应该因势利导,一旦孩子充分理解之后,伴随着快乐的自发性的学习效果将会让大人们感到惊讶。

最后想再发表一下个人看法,说说书中的不足之处。如上所述,池莉在书中对亦池的同学的一些父母的做法颇有微词,并举了诸多的例子,如开学时很多家长开着好车,前呼后拥地陪孩子报名,又如军训时很多家长设法陪同孩子,在准备中考时很多父母辞去工作专职照顾孩子等等,同时又自豪地表示亦池是如何的懂事,自己是如何的放心。而读者也的确从中看见了教育方法的差异和距离。但在很多事情上,她的举动同样让我感到有些过头,或者说和其他父母并无二致。比如面对不合理的择校规定,在入学时数次动用自己的关系和资源,最终使女儿顺利地进入了理想中的幼儿园和小学。比如在中考前就设法得到了市长的特批条,让孩子报考外校没有后顾之忧。对于一些不合理收费,虽然心中不满,但她也没有抗争和理论,而是乖乖地和所有家长一样上缴。在爱护女儿方面,她也一样在考试时早早地为女儿预定了考场附近的宾馆,并一直陪伴左右;在孩子闹学习情绪的时候,亲自把她送回学校并一直在教室外盯了一个晚上。这显然有悖于她一贯的批判态度。

此外,池莉所看到的,所批评的,所比较的始终限于她女儿所处的那个圈子,一个即使在城市中也属于上层的圈子。她不止一次地提到和女儿的同学相比,她的家境丝毫也不优越,甚至属于窘迫一类的。但我还是想说,从书中的照片及能够承担起留学费用来看,即使她们家的条件的确比不上亦池的很多同学,但她绝对不是其中最窘迫的一个,她仍然处于社会中上层的圈子里。如果以金字塔来比喻,亦池所拥有的条件尽管不是金字塔尖的,但肯定仍处于顶端范围的。因为除了这个圈子之外,城市中还有数以万计的普通家庭,普通学校,还有很多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就更不用提农村孩子的教育条件了。她说她要亲自悉心照料孩子,并难以想象将自己的女儿交与农村的老人和保姆及低水平的老师照顾。可是她从来没有提到,那些普通家庭及农村的孩子,又该如何去选择和应对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现实。那些同样因为不合理的择校制度却没有关系而最终进了低水平的学校的孩子们该怎么办,那些同样优秀同样抵触中国当今的教育制度却无法像她女儿一样幸运地去国外留学的学生们该怎么办。她在赞赏女儿、批判教育制度的同时,却没能看到更多的、更大范围内的教育不公,其实,极端一点说,她应该感恩才对,因为她和她的女儿其实已经是现实的受惠者了。

最后,对于书名,引用一位朋友的观点,相比《来吧,孩子》,觉得《去吧,孩子》这个书名更贴合这本书的主题,更能表达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和不舍,同时又宽容地给予她一贯的自由和赞赏的心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