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奇鸟行状录《发条鸟的苦闷无人应答》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2:11:20
  • 61

一半讲了吸引人的故事,一半不知所云。给这本书打两星,但愿是因为我没有读懂。

有人说它像《一千零一夜》,我倒觉得很像《坎特伯雷故事》或者《十日谈》,许多看起来没什么关联的故事串接到一起,会共生出有隐喻性的主题。至少在第一部《贼喜鹊篇》里,这种感觉使我保持着阅读的兴趣。

也许没有提前看简介会好很多,一个旁枝被放大成主干,让人一直在错觉中渐行渐远,一直焦躁不安地等待简介中的故事发生,却最终发现它的散碎。这错觉割裂了小说的结构,让它变得混乱迷惘——或许从书的编者眼中开始,漫无头绪就成了它魅惑且善变的表象。

忽然消失的妻子、影影绰绰的电话女郎、玄而又玄的灵媒、深沉的邻家姑娘、从战场幸存的间宫中尉,每一个人的出现都那么莫名其妙,许多纷杂且毫不相关的事情交织在一起,让你搞不清作者想表达什么。最初是对孤独的慨叹,继而是对现实与虚幻的困惑,再次是对恶的反抗,间杂着对偶然、必然、命运这些抽象概念的思索,小说里的世界像一个杂烩菜,把所有困扰人一生又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统统收入,搅拌在一起,五味杂陈。只是他思考的负担太重,在无奈的迷宫里愈走愈慌乱,悲伤得都无法找到来路,忘却走出迷宫的目的。

作家花时间写东西,多数是因为困惑,大多数时候也解决不了困惑。村上春树看来不是超人,他反复排列出心中的焦灼,紧蹙眉头凝视它们,想仔细拆解,找出滋生的根源也好,找到消解的办法也可以。然而近七百页的故事里只留下哀叹,他没有魔力窥见天机,只好把它们统统归于“什么”“那个”一类无指向的词语。这些词语就像“马耳他”“牛河”一样,只是暂时的符号,是如同那些被作者排列出来的问题表象。然而它的内核是什么?井下的冥想和舅父、间宫中尉等人禅机式的话语,似乎是想借助宗教等力量摆脱困境。然而最终我所见到的,是村上春树在结尾处举手投降。此时,所有的困惑只能幻化成神秘主义的无力与彷徨——比创作之初更加让人难耐的彷徨。发条鸟尽自苦闷,它的啁啾却无人应答。

我还是觉得村上把战线拖得太长,如果他集中火力,一来能把这本书变薄一点,二来或许能想得更透彻一些,三来也不至于让我们在读了一堆有些冲击力的故事后,却只感觉读了一些故事而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