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观音菩萨的故事《一个民间神话》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2:09:34
  • 68

读完,微微有些失望。我期待的,不是一个关于观音的神话故事,轻易地,它会被人丢诸脑后。

我们早就不再相信神话传说了,他们的作用在于被我们引经据典。而童话,还是受到欢迎的,如格林童话,在于唤起我们遥远的对儿时年华的“乡愁”,供消遣娱乐。像观音菩萨的故事,这种中国民间产物,就像剪纸、面人、年画一样遭受冷落,被时尚丢在了犄角旮旯;偶尔有一天,它们也作为装饰,出现在餐馆、咖啡店,但内涵全无。

本土的观音菩萨,大多数人印象里,总是一袭白衣,白玉净瓶,柳枝;除了大慈大悲外,还能满足人们各种愿望,甚至和“送子”挂上关系。因为她的“乡土气息”和某种荒诞的“迷信”背景,许多人已经对她不以为意了;但是在另一方面,在表面的冷落之下,又有着强大的支持,供奉观音之处,香火总是旺盛异常的,二月、六月、九月的十九日,寺庙里也是人头涌动。在中国,民间的观音信仰超越了对其他佛和菩萨的信仰而且历代不衰。

对于观音,大多数人也许是口称不信的,但意识深处,又因对祸福的担忧、命途的期待而对这位和命运挂钩的菩萨,心存敬畏。我们不再口念 “菩萨保佑”“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了,许多人的胸前,又往往有玉佩一枚:各种各样的菩萨、佛。敬畏的精神被我们简化为保佑的心情,祈求现世利益如身体健康、生意兴隆,然后往胸前一戴,心安理得。至于内涵、神性,那都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我和我的家也是这样的。刚搬家的时候,我赫然发现三楼的走廊里有一副南海观音的图像。勃然大怒之下,家人笑嘻嘻地说:“保佑保佑。”我再三要挟要把它扔了,家人大恐:“使不得!”一副亵渎的惊惧状。最后妥协一步,“你上学去了,我们把它挂上去;你回家了,自己取下来。”我气冲冲地把观音大士的图画拆了下来,扔在一边,踌躇了一下,又惶恐地把图画摆了上去,口中还念到:“菩萨原谅。”这件事让我对自己鄙视万分,而观音像,一年过去了,也就不了了之。

其实我是很期待这本书等带给我一些宗教哲学上的义理,比如对观音的信仰,又或者是千百年来观音造像艺术的流变。可惜都没有,这只是把原本属于印度佛教的观音一改为中国本土的观音编造出妙庄王之第三女妙善公主为观音化身的传说故事树碑立传。这种故事,现在看来,未免稚气,同时,加上了大量有关观音菩萨“灵验”、“感应”的传说故事,更显得肤浅。作为通俗读本,仅能增加一些无足轻重的知识。不过,大量的图片还是值得一看的,虽然没有特别精心编制的线索,如按照年代排序,显得有些混乱,但是由于其收藏的丰富多样——“57种世界各大博物馆珍藏艺术品”——而有些看头。

造像艺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极大地推动了观音信仰的传播。深奥抽象的教义总是和或画或雕的具体形象相互辉映,并且伴随着不同朝代的特殊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国人向来不是擅长抽象思维的民族,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生动的形象已经足够令人肃然起敬而顶礼膜拜了,不像借文本传播般艰深。我们的方便法门,可见一斑。

最后附上一些行文时查阅的资料,来自刘长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观音是源自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位菩萨。其梵文名Avalokitesvara音译为“阿缚卢枳低湿伐罗”。汉文意译的称谓很多如东汉支曜译的《成具光明定意经》为“观音”三国东吴支谦译的《维摩诘经》为“窥音”曹魏康僧铠译的《无量寿经》为“观世音”西晋竺法护译的《光世音大势至经受决经》为“光世音”西晋无罗叉译的《放光明般若经》为“现音声”后魏菩提流支译的《法华经论》为“观世自在”唐玄奘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为“观自在”等等。在上述这些译名中最为通用的则是“观世音”和“观音”中国民间信仰中又多称“观音”。

为什么叫“观音”或“观世音”?主要是依据《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里所说的“观其音声”即是观其娑婆世界(现世)的一切音声、方便和救度众生所以称为“观音”或“观世音”。

为什么又称为“观自在”?据唐代玄奘的高足窥基《般若心经幽赞》中所说:“观”即观照了达空有的智慧然后证得十种自在的胜果(寿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胜解自在、愿自在、神力自在、智自在、法自在)也就是于理事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称“观自在”。

观音菩萨是印度佛教吸纳婆罗门教中的善神“双马童神”演变而来的。印度婆罗门教的正式创建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以《吠陀》为主要经典信仰多神基本教义是“业力轮回”和“梵我合一”。在婆罗门教所信仰的诸神中有一对孪生的马驹被称为“双马童神”且具威力无边的神通可令瞎子复明、不育妇女怀胎生子还可让朽木开花、公牛产乳……具有如此巨大功德法力的善神不仅广为婆罗门教信众所崇拜而且就连在公元前6世纪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新思潮”中所崛起的佛教也十分乐意接纳这样的善神并将“双马童神”人格化为“马头观音”(观音的自性身)。随着印度佛教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公元1世纪以后大乘佛教的兴起以成佛济世、建立佛国净土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大乘佛教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不仅编著了宣说大乘思想和实践的大量经籍而且囿于大乘的“多佛”和“菩萨道”思想极力神化佛和菩萨并建构出庞大的佛教神系。其中最受苦难大众欢迎的便是观音菩萨加之集大乘思想大成的《法华经》竭力鼓吹观音菩萨济世救苦的各种功德和法力使观音信仰愈加深入人心并成为苦难大众的“救世主”。

原文见http://teatea0512.blogbus.com/logs/27134421.html。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