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荒唐之中见真情》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1:45:04
  • 72

去年秋天我在纽约淘书的时候,在很多家书店陈列的推荐书中都看到了保罗•奥斯特的《布鲁克林的荒唐事》(The Brooklyn Follies)。在著名的“思存书店”(Strand Bookstore)里,这本小说旁边还立着一张书店员工手书的推荐卡片,印象中上面写的是“此书是对布鲁克林和当代美国社会的生动描绘”。

对于通过《纽约三部曲》、《神谕之夜》或《幻影书》熟悉保罗•奥斯特的中国读者来说,《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在风格上也许会显得略有不同。在这本书中奥斯特似乎放弃了他以往惯用的后现代小说把戏,收敛起兴致勃勃的实验态度,用成熟而稳健的笔法写了一部在内容上更加贴近现实,在形式上更加传统的长篇小说。

“我在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去死。有人建议布鲁克林。”小说开头,我们看到59岁的主人公内森——一个身患癌症的退休保险公司雇员——回到小时候居住过的纽约布鲁克林区等待死亡叩门。内森在布鲁克林偶然遇到了失散多年的侄子汤姆,并由此结识了汤姆的老板以及一系列有着不同经历的人物。一个接一个的事件和巧合使他们的生活轨道发生重叠,引出了一段段滋味各异,但都引人入胜的历险和故事。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聚焦于从 2000 年美国大选直至 2001 年 9 月 11 日的纽约布鲁克林。这本书中,主人公内森为了消磨时间,计划写一本叫作《人类愚行大全》的回忆录,而奥斯特的这部小说本身无疑也是一次对人间愚行和不幸的记录:破碎的家庭、疏离的亲子关系、失败的事业追求、贪婪导致的犯罪、吸毒带来的后果、宗教的阴影、性取向的问题、国家前景的灰暗化——这些负面的、阴暗的画面构成了这本小说的背景图像。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当一些各自有过荒唐经历的人走到了一起,我们逐渐可以感觉到一种温情和力量,并对这些人物产生亲切感。我们目睹了他们的愚行和不幸,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

我在去年读过《布鲁克林的荒唐事》的英文版。当时读后感觉有些不过瘾,因为此书不如奥斯特的其它作品那样奇巧怪诞、花样重重。半年之后当我拿起这本书的中文版,我忽然发现这本小说里的人物仍旧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反倒是那些更加“后现代”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的已经开始变得身影模糊。不同于以《纽约三部曲》为代表的那些虚无缥缈的实验小说,《布鲁克林的荒唐事》把视线转回到活生生的人间,把人物放到了小说的核心位置。这些人物不再是那些围绕着身份的迷失、命运的偶然性这些抽象概念而塑造出来的符号化的人物,而是一群有着各自的困惑和问题、可以感觉到他们真实呼吸的典型美国人。

保罗•奥斯特在布鲁克林居住了十多年,这本小说无疑是作者对这个地区长期观察的结果。在这本书中作者更是打破禁忌,直接表达了对美国政治的看法。《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不但让读者走近了布鲁克林、纽约和美国,更可以让我们走近保罗•奥斯特本人。

http://www.bimuyu.com/blog/archives/44664699.shtml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