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论著,过去常忽视两点。一是忽略作者思想的前后变化。二是忽略了书中观点产生的由来和过程。《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书后附有梁公《我对人类心理认识前后转变不同》一文,此文不读,便无此想法。
首先是作者思想的变化。《东西方》一书是梁公讲座后的论稿,与《印度哲学概论》同是正值年轻时的作品。若在当时观之,有一憾处是不晓得作者思想的形成,更不知其未来的转向,只好做静态观察。而今日读来,则可以在动态中了解他的学术。读他人的著作应该也是如此。过去所注重的是某个问题有哪些人作了什么研究,出了哪些论著。只知道一本或几本书便代表了某人的观点,对老书尤其如此,从而忘记了任何论著的产生都是作者研究的结果,他们必然同所有研究者一样在进行不断的思考。哪怕写出一篇小文章后依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更不必说急急地给厚积薄发之作盖棺定论了。人之思想无时不在活动,谁能知晓其未来走向?就如梁公过去致力于佛家和印度哲学的研究,后期转至孔儒一派。做学问当将心比心,以态揣态。
其次是书中观点的动态过程。一般我可以做到关注学者观点的上承下续,这是从宏观角度对待。但若至细微处,却不易重视细小的观点和论辩从何而来,而此又是关系到学者思考起承转合的关键之处,其背后包含了诸多信息,比如作者研究时所做的阅读,想法产生的前因后果,对理论观点具体的引用、吸收和批判,又是用在哪个他思考的问题上,同样的书和论点为何此作者会从中产生异于他人的观点。如此思考,犹如自己进入其研究思考的境界,必然不会被动地泛泛而读或者断章取义了。
读梁公书不多,不作仓促评论,只此读书方法值得当下实践。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1:33:5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7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