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人格的发展《我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我》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1:33:40
  • 104

关于人格的发展,最早的理论为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而后林林总总的心理学派莫不受其影响。

佛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为本能所驱动,本能与保持生命(饥饿感),延续种族(***)密切相关。而超我是社会成年人灌输给儿童的宗教伦理道德的内化。自我是人的显意识,人的思考,情感来源于此,但是深受本我和超我(和称潜意识)的影响却不自知。

在这一结构下他的人格发展模型以性本能为驱动力,认为人格的形成和生命最初5年的经历密切相关,根据不同阶段集中体现的区域不同,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口腔区,***区和性器区。其后进入漫长的潜伏期直到了青春期。这期间如果某个阶段不能顺利度过,那么就会“固化”,导致人格的异性。

本我自我超我,潜意识和显意识,都是我能够理解也能接受的理论,在异常心理学领域非常有利用价值(这套理论就是从佛洛伊德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关于一个人的完整人格居然是由婴儿期的***推动产生的,我完全难以理解。

佛洛伊德之后,众多心理学家对精神分析理论扩充或者修正,其中海因兹.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我最为喜欢,因为可以理解并用之解释问题。科胡特同样认为婴儿时期的经历会影响一生,但是并不是由***驱动,而是在人际交往(大部分是父母)中形成的。婴儿除却生理需求外还有心理需求,它包括确认反映(CONFIRMING RESPONESE)理想化需要(IDEALIZE),归属感和爱他人。如果这些需求都得到满足,“自体”就会发展,健康的人格就会贯穿一生。如果这些需求受到根本上的创伤,那么人格的发展就不健全。自体的发展史终其一生,不断修正,童年期的最为关键。

一;确认反映需求即婴儿夸大的需求表现,会让父母觉得无理取闹,但是这是婴儿确认父母是否爱他们的方式。如果得到充分满足,婴儿就会知道自己是被父母接受的,那么它以后就不会过多的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如果这个需求被忽视,那么会导致不安全感,使孩子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这会造成两种情况,自卑或者虚假的自负。

看到这段让我想起《挪威的森林》里小绿对男主角说的一段话,大意是,她从小到大都没有感觉到爱,所以长大后要找一个百分之一百爱她的男朋友。她会提很多无理的要求,如果对方都满足她,宠她,那么她就会全心全意的爱他。呵呵,小绿就是那个把婴儿时期的需求带到成年的孩子啊。

二;理想化需求也就是“理想化父母意象”的需求,即儿童需要感受到照顾者是强有力的,和平的,有能力的。这会让他们在处理外界和内在冲突的时候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即“自我抚慰”的能力。理想化需求的挫败会导致孩子不快乐缺乏活力和激情。

三;归属感和爱他人的需要,也称“替代自我”。孩子需要觉得自己和照顾者是相像的,如果有这种认同,他就会有公共身份感,即是这个民族社会的一分子,如果需求受挫,会导致孩子产生陌生感,觉得自己和他人格格不入。

联想时间:香港人的身份认同焦虑感同王家卫电影里的疏离感是否有联系?中国社会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冷漠是否是独生子女理想化需求和反映确认需求普遍受挫的结果?娜娜和奈奈你想成为哪一个?

科胡特的书,《自體的重建》,哪位能帮忙买到,不胜感谢。

最后提一下存在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是决定论的,认为人受制于之前的经历,而存在主义学派认为人存在选择和自由,能够超越过去,生物因素和社会的束缚,通过选择来掌控自己的命运。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被“抛掷”到这个世界上的,必然存在焦虑,主要围绕死亡,自由选择,孤立和无意义感,关键是选择。以上被定义为“终极关怀”。譬如,生命的存在先于意义,或者说生命没有意义,对此的正确选择就是创造自己的意义。人总归是要死的,那么就应该努力让自己过得充实。存在主义的人格发展观也强调选择,认为一方面个体寻求自我膨胀,成熟,自由和责任,另一方面个体由趋向于受保护。健全的人格发展应该是一个自我选择责任,自由的过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