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素质教育在美国《素质啊素质!》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1:15:26
  • 93

其实最先让我感兴趣的是黄全愈的儿子矿矿,一个随父母留美的高中生“大言不惭”地评价着他所遇到的七位美国老师。在他所写的《放飞美国》一书中不仅对这七位美国老师进行了坦诚、客观的描述,还颇有见地地把所有老师分为四类“我认为判断一个老师的优劣,除了看他或她怎样(how)教书外,再就是看他或她为什么(why)要当老师。如果把他们的内在动机排一排对,可以发现大致上有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老师,‘以谋生为目的’……。第二种老师,‘以自傲为动力’……。第三种老师,‘以教育为己任’……。第四种老师,‘以爱为根本’……。”是怎样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造就了如此自信(敢说、敢做、敢为)和有思想的孩子?好奇促使自己翻开了《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看罢,几段印象深刻的论述一直留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现就其中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素质全面是否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近年来,“素质教育”像贴标签一样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很多家长理解为懂得各种知识越多,素质就越高,朝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越靠近。他们让孩子学了钢琴学画画,学了画画学书法,然后很自信地以为,我的孩子素质已经很高了。黄全愈认为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他指出“是否是在搞素质教育,并不是看你的孩子是否在课余学了弹琴绘画,而是看你是否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健全孩子的人格等……”这段话虽然是针对家庭教育的,我想学校的素质教育同样可以受之启发。

素质教育并不只体现在大张旗鼓的各种活动中,也不仅仅局限于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等课程,而是可以渗透到各科教学以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中。素质教育不仅仅使学生获得各种知识量的叠加和累积,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细小环节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健全孩子的人格……。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设计中,黄认为不要仅以所谓的“教学大纲”为纲,而要通过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去思考培养学生应具有怎样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来设计自己的教学。他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围绕‘培养创造力’这个核心,还要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等能力。”

二.创造性能不能教?

“美国老师是怎样教孩子的创造性的?”对于这个大多数人感兴趣的问题,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教”是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创造性”则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就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无法从A传到B,所以“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之所以在疑问中会用“教”这个字眼,我认为是我们从自己接受的教育模式和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形成了“教学就是把知识和技能传给人”的固有概念,条件反射地把技能与创造等同起来,希望像创造性这样的能力也能通过捷径尽快地“教会”学生。“培养”似乎是一个漫长的、空泛的、虚无缥缈的过程,其结果我们可能会看到,也可能不会,无法把握。

这让我深刻地感觉到,我们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尤其是教学活动,功利心太强,不说立竿见影,至少也期望自己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马上能从作业本、考试卷上反映出来。其实我觉得,我们看到的只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结果,一个很显而易见的表象,而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这一复杂的内在过程。表象是可以迷惑和欺骗别人的,可怕的是,我们往往以这个肤浅表象去评价学生,甚至给出一个肯定的、具有导向性的结论。就美术教学而言,大部分学生可以模仿范画,依葫芦画瓢,完成并交出一张赏心悦目,所谓“完美”的作业。而却有小部分孩子不愿意临摹,偏要独辟蹊径,根据给出的主题自说自画,结果可想而知,其画面不说丑陋,至少也获得一个“不好看”的结论。成人们往往是根据作业的效果来进行评价,肯定地认为前大部分学生会画画,而后小部分孩子不会画画。具有天份的孩子有可能就是这样被湮没的,其实不愿临摹的那小部分孩子是在进行创造性活动,他们是在进行远比前大部分学生更高级的绘画活动,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意义的美术教学活动。我以为在培养孩子创造能力之前,我们至少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孩子所进行的活动哪些是无意识的创造,是需要老师进一步肯定和鼓励的;而哪些活动只是简单的模仿,无须大加赞扬。

怎样启发学生内心的创造灵感呢?作者认为“应该也只能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着手”。就绘画而言,我理解为应该注重与学生进行画前有关主题的讨论和画后的评价(可以是他人的评论,也可以是自我阐述)。这样的讨论不一定要有结果(起到开阔思路的作用),而种种评价也没有对错之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能取长补短则就达到了评价的目的)。美术教学的根本是让学生知道画一幅画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内心对事物独到的见解,可谓“画心中的画才有动人心魄的震撼力”。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最终的绘画作业,有可能不是大众眼中“完美”的作品,或许只是些简单的涂鸦。“培养”是要有一个过程的,黄在书中进一步指出“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教师要能耐得住寂寞,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抓住了绘画过程的本质,好的作品自然会“水到渠成”。我在想,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一个小环境,更需要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大环境,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得到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三位一体才能造就出像矿矿一样有创造力、有思想又非常自信的孩子。

作者还指出“培养孩子的创造性,需要做一系列的事情: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培育孩子的想象力,支持孩子的探索精神,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鼓励孩子的独立思考,允许孩子拥有不同观点,保护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性……”看到这,深深感到“教师”这个职业对我和我身边的同行们来说真是任重而道远,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牵涉到学生的未来。矿矿在他的《放飞美国》一书中有一段关于“创造力”的精辟论述,我用以结束我这一段的阐述。

“创造力是一个先天的礼物。有的人礼物大些,有的人小些。但这并不意味,创造力不能在后天的生命中发展。打个比喻,先天的创造能力就好象是个盒子。天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就好象盒子有大有小一样。当你有意识地去培养、发育你的创造才能,你的创造能力的盒子就会装进更多的东西。当你能够充分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并发挥到极致,你的创造力的盒子就是满的。

事实上,可能有的人天生就带了个比你的大得多的盒子。但这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后天的努力。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你的创造力的盒子就会装得更满。一个装满了的小盒子,要比一个空荡荡、轻飘飘的大盒子更有分量。”

三.到大学才做学问吗?

说到“做学问”,马上能让人联想到教授、博士、科研人员等。在人们的印象中“做学问”至少也要具备大学学历,让孩子做学问、搞研究似乎是天方夜谭,要么就是闹着玩、“搞花头”。对比美国教育,我们可以发现:美国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因此,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近些年来,我们也尝试在小学生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实践不仅知道小学生是能做学问的,而且还发现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有种种好处:可以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味地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以及关注自己的生活和自己周围社会的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并逐步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的能力;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社会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研究性学习能在最大限度上弥补现行教学方式的不足,更是目前教育教学活动有力的补充。

我在辅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经常发现很多学生不会提问。“不会提问”意味着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好奇心,而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对常规的挑战,更谈不上创造。在探究活动中,提问尤其是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往往能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向,这是整个活动的关键所在,所以培养学生经常提问的习惯非常必要。

我们的学生真的不会提问吗?首先来看一下课堂教学,虽然我们已经摈弃了填鸭式的满堂灌,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但我们往往不是在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而是预设了一个个不完全,甚至不正确的答案,然后一步步把学生往上引,答对的得到奖励,答错的则得不到。学生往往是在猜老师的答案,而后很自然地掉进预设的“陷阱”中。黄全愈指出“虽然老师没有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但是这种‘启发式’的‘引导’,危害性更大!因为经过老师‘伪装’后的求同思维和聚合思维,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试想,在大家一起寻求标准答案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有可能去质疑和提问吗?

好奇心是创造性的萌芽尖尖,有了好奇心,就有了探索精神;有探索精神,就能打破常规;打破了常规,就有了创造的可能。其实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黄指出“即使是你‘打破沙锅’,也要鼓励孩子‘问到底’。”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很多大人被孩子问得哑口无言而恼羞成怒,因而制止孩子的发问,或羞辱孩子。孰不知,好奇心和创造性已经粗暴地被扼杀在了摇篮里。以后孩子便知道,提问等于是自讨没趣。

要培养孩子提问的习惯,不仅要呵护他们的好奇心,更“需要去营造一个环境和氛围,去启发,鼓励孩子的好奇心。”这也正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要努力去做的。

黄全愈所写的有关教育的著作还有很多,我所知道的还有《素质教育在家庭》、《玩的教育在美国》、《家庭教育在美国》等,其中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和分析,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也较强。当然,我还是觉得这本《素质教育在美国》是他所有素质教育系列书中最出色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