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只看了个开头,卡壳好几次。话说得很别扭,有些超长句子简直就有点不知所云了。其实词语意思翻得还准,问题主要在句子逻辑上。
有例有真相。
P2:“……但我认为,关于政治权利是否自身即是基础性的,而不是其他被认为是更基本权利的某些特殊推论,在这一点上,人们并没有统一意见。……”
——基本上是病句,至少有歧义。症结似乎就在那个“是否”上:它可引出一个带“是”字的对应句,而紧接着它的“即是”也有同样功能,那么后半句开头的“而不是”到底在接着谁说,就糊涂了。要读两遍才明白。
P3:“……值得主意的是,尽管历史记录表明,多数主义的暴政,可能从看起来是民主的制度或民主的社会运动中产生,其速度有时迅速得让人吃惊,但民主的观念依旧保持着它的力量。这个可能性在那些被民族、宗教或者种族差别所撕裂的社会中尤其明显。是否这个事实已经暗示了在民主观念中潜藏这某种致命缺陷?答案很大程度上在于,如果事先绝大多数人没有一致同意,为了更高的价值观念,多数主义者要间或受到阻挠,那么,一个人还是否相信,真正的民主仍然能够存在。……”
——“速度…迅速”,“这个可能性…”,“是否这个事实…”,“答案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译文都不够地道、流畅;而“答案很大程度上在于,”之后那段,似乎是断句的问题吧,初读之下,整句都不知所云了。也许在“为了更高的价值观念”前加个“那么”来表示逻辑关系,会明白一点,而句中后一个“那么”可用别的词替代,避免重复。
在豆瓣上粗查了一下译者的既往作品,多是科技类图书,兴许他本人也是科学工作者出身,做翻译也带着一板一眼的风格,却少句式变通,于是往往把English直接译作了Chinglish——当然,这样妄自揣测不好。另外,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此书不是纯文学作品,发挥空间小,有些用以论辩的句子,逻辑不是那么好切割的。
(二)
我记起自己做财经类编辑时,每每给经济学家们改专栏稿,总是抱怨良多,觉得有的经济学家简直是仗着思辨能力强和经济知识雄厚,就自认为可以不好好说话了。在他们眼里,语言是一种高度功能化、工具化、甚至符号化的东西,一切唯论辩是从,句子难看得有多厉害,他们浑然不觉。加上很多经济学家都有很深厚的海外背景,话说得“洋”一点,就更习以为常了。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经济学家写文章不喜欢用连词和代词,能省则省,不愧是搞“经济(节约)”的。有时候,连谓语动词也能省,一个主语突然冒出来,有相关常识、熟悉其语境的读者倒也能明白。
其实我能理解这些经济学家。在阐述一个复杂的经济学问题时,思维既要开阔、又得缜密。所以多数时候,如此高度理性的专业思考很难再同感性的修辞应用并行不悖(于是若他们自己无暇二次加工——那是一定的,这些锦上添花的事就都成了编辑分管的部分,社会分工已然如此之精细,都细化到一篇文章谁撑骨架、谁来润色了呢!);但假若我们并不奢求那些经国济世的文字能有多么华丽丽,只要句子结构的健康、饱满,那么这些可敬的经济学家就都该去报个中文语法班,回回炉了。可惜现在并没有什么人对此表示不满,因为大家看他们的文章,图的大多是从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行情涨跌信息吧,其它方面就都算“瑕不掩瑜”了;甚至由于这些大拿们的影响力,这种腔调的文字还渐变成了“业内人士”写文章时竞相模仿的范本。
但是,大家对文字如此不负责的低标准、低要求,终究是培养病句和歧义的温床,且不说会造成误解乃至信息错判,甚至有可能造成现实的损失;就是往大了想,高级的思想搭配低级的表达,难道真的理所应当吗?
——————————
我想说的就是,无论身处哪个领域,把文章写得像“人话”都是一种好的品德。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8:19:4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