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小团圆希望总是存在的——张爱玲的《小团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8:18:55
  • 122

希望总是存在的。

朋友送给我这本书,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并且嘱咐我不可戴有色眼镜读此书。也许,在旁人的心目中,我是一个有点偏激、悲观的理想主义者,感兴趣的作者多半是吴思、顾准、哈耶克之类。其实也不尽然,我同样喜欢纪伯伦、卡尔维诺与阿斯塔菲耶夫。

天天泡在twitter与google reader上,觉得自己多少也算是个“网瘾患者”了,简直很难静下心来读书,但我还是一点点把《小团圆》读完了,为了“不负所托”,也为了扉页上的希望。

确实艰涩,有时几乎难以把故事的来龙去脉看明白,但这不影响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读张爱玲的小说,我感觉并非在读她的传记——她在那个动荡流离的时代的命运浮沉以及爱恨情仇;我也不想把她的家世谱系整理得清清楚楚,就像一些红学家热衷于做的;我甚至都不认为张爱玲在讲她自己的故事。她只是用文字把她的感受一点一滴呈现出来,一字一句。

已不能用“细腻”来形容她的文字,我以为更准确的是:锋利。一句话突然浮现在脑海里:每一根神经末稍都是手术刀。是的,就是用像手术刀一样敏锐的感觉,像手术刀一样锋利的文字,几乎是“无情”地解剖四周的世间人情百态,同时更“无情”地解剖她自己——像手术刀一样坚硬而强烈的感情。

这是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大家都这么说。创作历时之长,对于她这个天赋才华的作家绝无仅有。从序言中看,她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与感情,直至生命耗尽。然而,翻开任何一个段落,你都难以找到对于作者内心感受的描写,对于故事中出现的任何人,都没有任何褒贬,甚至对于那个动荡的时代与颠沛的生活同样如此。但她又无时无刻不在倾诉自己的感受,对于每一个人,每一段记忆。一字一句,皆是如此。“闻诛一夫纣尔,未闻弑君也”,这就是孔老夫子让天下乱臣贼子惧的春秋笔法,这个旁征实在煞风景,但除此我也不知如何表述我的感受。

张爱玲一生坎坷,她用文字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自足的世界,存在于她的内心。

世事维艰,人情冷暖,都投射到这世界中,当然,还有爱情。也许是她最刻骨铭心、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她称之为:小团圆。

张爱玲不是一个“政治作家”,虽然在大陆莫名其妙地被封杀很多年。在小团圆的结尾,她说,现在他们也没戏可演了,大陆来的杂技团能在自行车上倒竖蜻蜓,用脚顶球,不像海狮只会用嘴顶球。到底我们中国人聪明,比海狮强。

从这一刻起,我喜欢张爱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