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从历史看组织《标题党》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8:18:06
  • 137

出于对公共组织的兴趣,这本书的题目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作者是学历史出身,之前看过周振鹤先生的《地方行政制度志》,颇受启发,故而也希望这本书能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组织的兴衰变迁。

书并不厚,两天的时间抽空翻阅完毕,感觉有点失望,最起码书的题目就很不贴切。正如作者自己总结的那样,本书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权责要清楚,第二是权力和能力最好要分隔开,执行者的工作由有所有权的人来替他做考核,第三是平时不断的稽查很重要”。本书来源于讲演和讨论的纪录,我想对象大概应是一些老总董事之类的人物,所以书的主题始终没有离开现代企业的管理,只是例子用的是老黄历。

当然,不是没有关于组织变迁和比较的内容,但基本上是停留在中央的层面上,关注的是宫府之间权力分配的问题,这其中就涉及组织机构的设计,讨论如何能既有效率又有效用的来治理国家。历史上提供了很多的组合选择,能在其中发现规律来指导现在的行动,会是很有益处的。

虽然内容离我的想象很远,但不乏引人入胜的地方。比如作者谈到周人的天命观,天命是降临在周人集团身上的,而不仅仅是在王的身上。这一点极其重要,后来的儒家就继承了这样的观念,王固然是至高无上的,是世间权力的核心,但是更为重要的是,王和他的子民是休戚与共的,是一同承担天命,如果只考虑皇室一家的利益,那天命是可以择他人去降临的。孟子不是说人民最重要,社稷次之,王是最轻的吗?他不是还说有道可以去诛无道吗?到了后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上天是可以感应人心的,那么上天如果不高兴,皇帝老儿的位子就做不长了。用政治学的术语来讲,这是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儒家归根结底为政权奠定的合法基础就是要与民为善,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谈老子儿子的继承问题,如果这个基础没有了,统治的底限也就没有了。这与现代的民主政治看起来道理差不多,但实际上的制度安排却是大相径庭,民主是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还能怎么走,这是个大问题,关系到民族国家未来发展的大问题。

又如作者谈到我们的文官制度,历史很悠久,其中积淀下古人智慧的结晶。在春秋的时候,齐国管仲就改革要求有专门的人才来***里面工作,这种专业化的思想其实已经超越了他本身的时代,所以能将齐国推到五霸之首的位置。后来如王安石的变法,希望能由专门的学校来为***提供专才,区分通才和专才,有点像我们常说的政务官和事务官。虽然没有实现,但是这个想法却是很超前的,毕竟在当下都没有这么做过。

总的来说,这本书讲历史信手拈来,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底很深,我推荐给高中的学生看看,对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