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官经《汪辉祖的司法经》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8:17:57
  • 181

汪辉祖的司法经

汪辉祖,浙江萧山人,清朝最有名的师爷,他的《学治臆说》、《佐治药言》是当时师爷们奉为圭臬的“圣经”。这两本书中没有古人著书立说爱讲空洞的大道理的毛病,也没有今人讲话时虚假拔高自己政治品格的通病,里面说的都是切身体验和真实想法,不妨当作初涉司法场的“菜鸟”们的入门之规、立身之本。

一、司法官为什么要有独立的操守?

文:官声贤否去官方定,而实基于到官之初。盖新官初到,内而家人长随,外而吏役讼师莫不随机尝试,一有罅漏群起而乘之。近利以利来,近色以色至,事事投其性之所近,险窃其柄。后虽悔悟,已受牵持,官声大玷,不能箝民之口矣。故莅任时,必须振刷精神,勤力检饬,不可予人口实之端。(《学治臆说.珍爱名声》)

按: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有利益集团的存在,单纯地看,利益集团谋的都是私利,都需要通过司法官的权柄来排斥竞争者的分享,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司法官被单一利益集团绑架和拉拢,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和马前卒。从表面上看他也兢兢业业,也风风光光,也像是受人爱戴,但实际上早已沦为利益集团的傀儡不能自拔。所以,没有操守的司法官,看着是只虎,实际却是伥。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古典阐释

文:亲民之吏,分当与民一体,况吾辈佐吏为治,身亦民乎?尝见幕友,位置过高,居然以官体自处,齿鲜衣轻,渐不知民间疾苦。一事到手,不免任意高下,甚或持论未必全是,而强词夺理,主人亦且曲意从之,恐其中作孽不少。余在幕中,襄里案牍,无论事之大小,必静坐片刻,为犯事者设身置想,并为其父母骨肉通盘筹画,始而怒,继而乎,久乃觉其可矜。然后与居停商量,细心推鞫,从不轻子夹秽,而真情自出。故成招之案,鲜有翻异。以此居停,多为上台常识,余亦籍以藏拙,无赋闻之日。故佐治所忌,莫大乎心躁气浮及拘泥成见。(《佐治药言.静心处事》)

按:司法官不是泥塑木雕的佛像,执法中也有情感因素在起作用。这种情感首先不是“怒”,怒是对犯罪的愤恨,属于小民百姓的大众情感,汇在一起就是民愤;其次不是“怜”,怜是对犯罪的姑息,容易把自己等同于一般老百姓;第三,也不是“慨”,慨是转移话题,将情绪引向别的目标,比如权力的腐败啊,从而将自己无限拨高,由司法官变成了政客。当前有高层主张司法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感受,这是司法心虚的表现。司法官应该是一个脱离了低级情感而具有高尚品性的灵动者,他执法的时候不是没有感情,而是超越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在充分体察了人性的弱点和人情世故后的从容淡定、将心比心,套用佛学和儒学的概念,分别是“舍”和“恕”。

三、生存的法则:摆正位置

文:属吏受上官之知,可展素蕴矣。然先受知者忌之;将受知者嫉之;求知而不得者伺隙而挤之。百密一疏,谣诼生焉。上官不一,不能无爱憎之别。即皆爱我矣,保继求者之取舍一辙乎。骆统有言:“疾之者深,谮之者巧。”受宠如惊,唯阅事者知之。(《学治臆说.受赏勿骄》

文:亦有怜才上官,不慑之以威,而结之以恩。迁以好官,调以美缺,受恩渐重,图报渐殷,不得不承其志趣,为之驱策。余向言佐治勿过受主人情,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唯吏亦然,攻受恩之名,最不易处。(《学治臆说.受恩戒多》)

按:“赏”和“恩”意味着你自身本不拥有,是他者的施予。要知道,只有“才”与“能”是你自身拥有的。上司的恩赏表明你比同侪多了自矜的资本,但也多了一份对上司的义务。施予者以惠而不费的成本收购了你不菲的资产,对他而言,这是蝇利,对你而论,分明是血酬。

四、如何竞岗双选?

文:俗所指美缺,大率陋规较多之地,岁倒所入人人预筹分润。善入而善出,惟才者能之。或不善于入而不能不出,则转自绌矣。虚其绌而入之不谨,过不旋踵。惧有祸而入之,稍慎又不足以应人之求。故美缺尤不易为。自好者,万不宜误听怂恿垂涎营调。白香山诗云:“妻妾欢娱僮仆饱,始知官职为他人。”今之为美缺者,饱僮仆而已,妻妾欺娱其名也,实且贻子孙之累为。余向客临安,夜中闻雁,有“稻粱群鹜其,霜露一身寒”之句,非有所感也。主人至晴川讽咏数过,潸然泣下。明年以终养去官。居美缺者可不常自敬乎?(《学治臆说.美差陋多》)

按:在“义”者的眼光看来,本没有美差与苦差之分,而在“利”者的眼光看来,才念念不忘揽个肥缺美差。汪辉祖还是通过以利说利的方式“含泪”劝告那些逐利者:追了半天,仍是其他人得利,何苦呢?道理讲得形而下了一些。依形而上的观点来看,孜孜以求美缺的人,好比钱钟书在《围城》中比喻的,大意是猴子争着要爬到高处,于是把丑陋的屁股给暴露了。

五、司法大染缸

文:嗟乎!幕道难言矣。往余年二十二、三初习幕学,其时司刑名钱谷者俨然以宾师自处。自晓至幕,常据几案治交书,无博奕之娱,无应酬之费。遇公事援引律义,反覆辨论,间遇上官驳饬,亦能自申其说。为之主者,敬事惟命礼貌,衰论议,忤辄辞去。遇有一二不自重人,群焉指目而讪笑之,未有唯阿从事者。至余年三十七、八时犹然。已而,稍稍委蛇。又数年,以守正为迂阔矣。江河日下,砥柱为难,甚至苟苴关说,狼狈党援,端方之操什无二三。初入仕途,往往坐受其误而不自知。于此,欲得贤友,宜向老成同官虚心延访,遮几遇之。(《学治臆说.身不由己》)

按:古今同慨!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初始的坚守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节节败退,是纯洁的友情在恶劣的竞争中荡然无存。有棱角的是不成熟的表现,有个性的是处不好人际关系,有才华的是捣乱份子……劣币驱逐良币,最后侥幸留存的不是老狐狸就是老好人。这是什么样的世道人心?

六、新官秘笈

文:裁陋规,美举也。然官中公事廉俸所入,容有不敷支给之处。是以因俗制宜,取嬴应用忽予汰革,目前自获廉名,迨用无所出,势复取给乎民,且有变本而加厉者,长贪风,开讼寡,害将滋甚极之。陋规不能再复,而公事棘手。不自爱者,因之百方扣克,奸宄从而藉端善良,转难乐业,是谁之过欤?陋规之目,各处不同,惟吏役所供,万无受理。他若平余津贴之类,可就地方情形斟酌调剂,去其太甚而已,不宜轻言革除。至置篆之员,详革陋规,是谓慷他人之慨。心不可问,君子耻之。(《学治臆说.裁陋宜缓》)

按:在人心没有改造好之前,任何性善的假设都是危险的。人们不会为了空洞的目标就被振臂一呼所响应的。切记,上任慎放火。存在都是合理的,陋规有其产生的理由,尤其是在我们的社会里。陋规虽然是“恶”,但没有从人性和制度的根子上解决问题之前,掩埋一个“恶”是需要制造无数的“恶”才能达到的,大家应该还记得打开所罗门瓶子和潘多拉盒子后的后果。

七、司法官不敢贪墨的经济学分析

文:吏不可墨,固已。余则以为匪。惟不可亦且不必。数十年前,吏皆洁,谨折狱以理。间以贿胜,深自讳匿。自一二亏帑之吏,藉口弥补,稍稍纳贿。讼者以贿为能,官惟贿径不开,莫得而污之。偶一失检,墨声四播。盖家人吏役皆甚乐官之不洁,可缘以为奸。虽官非事事求贿,而若辈必曰:非贿不可!假官之声势,实役之橐橐。官已受其挟持,不能治其撞骗。且官以墨著,讼者以多财为雄,未偿行贿亦昌贿名。其行贿者,又好虚张其数自诩。富豪假如费藏镪三百两,必号于人曰五百两。而此三百两者说合过付,吏役家人在在分肥。官之所入不能及半,而物议论传多以虚数布闻。上官之贤者,必摭他事弹劾,即意甚怜才,亦必予以愧厉之方其不贤者,则取其半以办公,而所出之数已浮于所入之数,不得不更求他贿,自初其匮,而上官之风闻覆至。故贪必愈墨,且愈贪,阳谴在身,阴祸及后,则何如洁己自守者。临民不怍,事上无尤乎。(《学治臆说.拿人手软》)

按:主张法治的都有一个“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说的是人都是理性的动物,“它”根本上都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本人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本人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这三个标准来决定自己的每一个行为的。当贪墨的代价(成本)大于其收益且贪墨被揭露的概率超过安全系数时,“经济人”就会选择遵纪守法,相反,“它”就选择贪赃枉法。当然,传统的道德、经济利益体的榜样、刑罚的宽严等也是波动因素,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汪辉祖的那个世界里,司法官不敢贪墨的假设条件是:(1)司法透明度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以致行贿数目都清清楚楚);(2)惩罚机制介入之迅捷令人赞叹;(3)上级不是贪墨利益群体且赏罚分明;(4)社会舆论足够强大;(5)有个灵验的终极审判者:阴祸。

八、隐蔽的政治

文:恃信之官,喜以私人为耳目访察公事。彼所倚任之人或摇于利,或蔽于识,未必俱可深信。官之听信原不可恃,全在幕友持正不挠,不为所夺。若官以私人为先入幕,复以浮言为确据,鲜不偾事。盖官之治事,妙在置身事外,故能虚心听断。一以访闻为主,则身在局中动多挂碍矣。故访案慎勿轻办。(《佐治药言.慎用亲信》)

按:古时代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那个地方有个花拉子模国,国王隔三差五要派出一个信使去打探一下与邻国战争的结果,如果信使回来报告的是坏消息,信使就会人头落地。结果可想而知,每次回来的信使报告的情况都如CCTV一样,“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现在社会文明了,不斩信使了,但派出去的信使素质并没有提高,水平倒有所提高,他们报告的情况都验证了“国王”的判断,从而不断证明了“国王”的伟大与英明,渐渐地,信使就捆绑了“国王”。

九、生存法则

文:职官之义,唯上所使。上官以公事见委,艰苦皆不可辞,使我以私,必当自远。不特私事也,名为公事而行私意于其间,一有迎合便失本心。为愈熟,委之愈坚,其势必至丧检枉法。此当于受知之初,矢以朴诚,不知有私,惟知有公。上官以为不达权宜,便是立身而高处。(《学治臆说.谨受私托》)

按: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按说很容易分别,难在上司交办的事。花花肠子多的人以为机遇,不达权宜者视为畏途,各人自有各人修为。单位生存法则之一,凡是上司的事在下属俱为公事;之二,上述公事俱须按私事的程序和重视度办;之三,由此产生的风险自担;之四,以上法则是否适用参考“经济人”假设理论。

十、如何表达不同意见

文:官以利民省事为心,非有异于幕也。然幕据理法心可径行,官兼情势,心难直遂。民之情,可以诉官,而官往往不易转达于上官。纳于口者,不能尽呈所言;怵于威者,又恐逢彼之怒。略涉瞻徇,便多迁就。此处能于心无负,方见平日立身功效。(《学治臆说.谨守规则》)

文:嗟乎!尽言二字,益难言之。公事公言,其可以理争者,言犹易尽。彼方欲济其私,而吾持之以公,鲜有不龃龉者。故委蛇从事之人劝曰:“匠作主人模,或且从而利导之。”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嗟乎!是何言哉!颠而不持,焉用彼相?!利虽足以感人,非甚愚暗,岂尽迷于局中。果能据理斟情。反复于事之当然及所以之故,抉利害而强诤之,未有不悚然悟者。且宾之与主,非有势分之临也。合则留,吾固无负于人,不合则去,吾自无疚于己。如争之以去就,而彼终不悟,是诚不可与炎善者也。吾又何所爱焉。故欲尽言,非易退不可。(《佐治药言.不合则去》)

按:《韩非子》里有《说难》篇,讲的就是向上进言者的为难之处。几乎每个单位都有年轻人员座谈会之类的程序,但大家还是明白的:这是考验谁沉得住气,谁沉不住气呢。识相点的知道无非是走个过场。新进人员居然有不同意见?找K吧。什么,炒单位的鱿鱼?拜托,这里是司法机关,不是公司职场,没见当下有将近500个大学生在争一个中央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吗?那些委蛇之人说得好:工匠只按主人提供的模型做东西,管它像不像样。唯一正确的结论是:这是一个伪问题,我们根本没有什么不同意见!

十一、什么是被赏识

文:古人有言“得一知己可以不憾”。夫知己讵易得哉!知己云者,用己所长并恕己所短。若己之才品未赏不知,而己之短长尚未周知,谓己有用,用违其分,是谓知人,而不得谓之知己。卒之不能尽我所长,转致绌我以短,斯殆所谓命矣。((《学治臆说.知己难求》)

按:譬如男女相恋,彼此将最闪光的一面充分展示给对方,由此两情相悦,难舍难分,这就是“知人”,达到了恋爱的最高境界,但不难。然后是结了婚,缺点虽然逐渐暴露了,觉得缺点也很可爱,优点更是值得肯定,这就是“知己”,达到婚姻的最高境界了。一个个性不敢展露、夹着尾巴做人的人,永远只是被人利用而非赏识。

十二、未来的领导者

文: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当未遇时,闻谈长吏害民之政,未尝不扼腕太息。一乎得志,则昧殷鉴之谓,当局者迷,古今同慨。故幸而居官能回念扼腕之故,常求不干清议,自无失政。(《学治臆说.得志不忘》)

按:年青人就是未来,这句话听着鼓舞人心,其实却是美丽的废话。未来只是个时间用语,没有任何褒义。年轻未显时,慷慨激昂,他日飞黄腾达后,一丘之貉。从愤青到民贼之路本只一条,那就是健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