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花间一壶茶
初国卿同志的散文集《不素餐兮》,从书名到封面上的约腰葫芦,要读懂它们出现在封面上的用意,真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甚至读了扬之水《序:赋得“不素餐兮”》的序言,仍不知这些指之所指,也就是始终不知这葫芦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所以也只好循着目录进入他的葫芦里观览体验一番了。
在初国卿散文集中观览所得之一是:他能在纷繁挥霍的物态世界中静观默察并寄托以高情雅趣。
《诗经·魏风·伐檀》这首诗中的三句“不素餐兮”,不论谁作解人,其中特别实际功利的一个“餐”字,也离不开“吃”这个基本涵义,按此理解,我特别注意初国卿散文集中关于“吃”的题材与话题。这方面的文章在集子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中有吃茶、吃酒、吃菜根、吃苦瓜、吃红豆、吃莼鲈、吃韭菜花,等等的吃,这些都是他吃过的,其中不少我们也都吃过,但国卿却是“不素餐兮”,他能以吃为引端,上升为文化品位,进行文化溯源,加以文化表现,所以同样面对可吃之物,我们很多人却是白吃了。这种不同于是就生出了审美与实用的不同,前者属于美食家,后者属于饕餮客。
读着初国卿的这些散文中所写的各种美食,令我特别惊羡的倒不是书中那些类似“佛跳墙”、“西施舌”等菜肴的名目之奇妙,而是作者的闲情雅趣,一种文人化的萧散情致,说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食者之心不在吃,是再恰当不过了。
初国卿能平心静气地写出这么多饮食类题材的散文,我想,这与他多年来主编《大众生活》这本生活休闲性的杂志有直接的关系。但不论生活杂志也好,饮食类的散文写作也好,其文化品位决不是以提供一种生活方法和吃喝方法为档次所在,而是必须是从实用升华为一种精神自由感受。如集子里《秋思莼鲈》一篇,就是把吃作为一种文化体验来对待的。生活里,假如吃莼羹鲈脍这种东西只有味觉感受,而不知在这些对象身上所依存的那些文化意味,那只是一种纯粹的物欲了。如《世说新语》论述晋张翰以思念家乡吴中的莼菜羹、鲈鱼脍而由洛阳辞官于朝廷、《后汉书·方术传》和《三国演义》中有关左慈铜盘贮水钓鲈鱼的传奇、《松江府志》中关于鲈鱼四鳃的记载,以及历代写莼羹鲈脍的许多诗文,那即使真的吃过了也不过是满足了一时的口腹之欲,而不会得到什么审美感觉。而读了初国卿的这一篇《秋思莼鲈》,你再去吃,则不仅是物质的享受,也同样有了精神上的审美。
初国卿同志的散文集《不素餐兮》,从书名到封面上的约腰葫芦,要读懂它们出现在封面上的用意,真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甚至读了扬之水《序:赋得“不素餐兮”》的序言,仍不知这些指之所指,也就是始终不知这葫芦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所以也只好循着目录进入他的葫芦里观览体验一番了。
在初国卿散文集中观览所得之一是:他能在纷繁挥霍的物态世界中静观默察并寄托以高情雅趣。
《诗经·魏风·伐檀》这首诗中的三句“不素餐兮”,不论谁作解人,其中特别实际功利的一个“餐”字,也离不开“吃”这个基本涵义,按此理解,我特别注意国卿散文集中关于“吃”的题材与话题。这方面的文章在集子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中有吃茶、吃酒、吃菜根、吃苦瓜、吃红豆、吃莼鲈、吃韭菜花,等等的吃,这些都是他吃过的,其中不少我们也都吃过,但国卿却是“不素餐兮”,他能以吃为引端,上升为文化品位,进行文化溯源,加以文化表现,所以同样面对可吃之物,我们很多人却是白吃了。这种不同于是就生出了审美与实用的不同,前者属于美食家,后者属于饕餮客。
读着初国卿的这些散文中所写的各种美食,令我特别惊羡的倒不是书中那些类似“佛跳墙”、“西施舌”等菜肴的名目之奇妙,而是作者的闲情雅趣,一种文人化的萧散情致,说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食者之心不在吃,是再恰当不过了。
初国卿能平心静气地写出这么多饮食类题材的散文,我想,这与他多年来主编《大众生活》这本生活休闲性的杂志有直接的关系。但不论生活杂志也好,饮食类的散文写作也好,其文化品位决不是以提供一种生活方法和吃喝方法为档次所在,而是必须是从实用升华为一种精神自由感受。如集子里《秋思莼鲈》一篇,就是把吃作为一种文化体验来对待的。生活里,假如吃莼羹鲈脍这种东西只有味觉感受,而不知在这些对象身上所依存的那些文化意味,那只是一种纯粹的物欲了。如《世说新语》论述晋张翰以思念家乡吴中的莼菜羹、鲈鱼脍而由洛阳辞官于朝廷、《后汉书·方术传》和《三国演义》中有关左慈铜盘贮水钓鲈鱼的传奇、《松江府志》中关于鲈鱼四鳃的记载,以及历代写莼羹鲈脍的许多诗文,那即使真的吃过了也不过是满足了一时的口腹之欲,而不会得到什么审美感觉。而读了初国卿的这一篇《秋思莼鲈》,你再去吃,则不仅是物质的享受,也同样有了精神上的审美。
初国卿同志的散文集《不素餐兮》,从书名到封面上的约腰葫芦,要读懂它们出现在封面上的用意,真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甚至读了扬之水《序:赋得“不素餐兮”》的序言,仍不知这些指之所指,也就是始终不知这葫芦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所以也只好循着目录进入他的葫芦里观览体验一番了。
在初国卿散文集中观览所得之一是:他能在纷繁挥霍的物态世界中静观默察并寄托以高情雅趣。
《诗经·魏风·伐檀》这首诗中的三句“不素餐兮”,不论谁作解人,其中特别实际功利的一个“餐”字,也离不开“吃”这个基本涵义,按此理解,我特别注意初国卿散文集中关于“吃”的题材与话题。这方面的文章在集子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中有吃茶、吃酒、吃菜根、吃苦瓜、吃红豆、吃莼鲈、吃韭菜花,等等的吃,这些都是他吃过的,其中不少我们也都吃过,但初国卿却是“不素餐兮”,他能以吃为引端,上升为文化品位,进行文化溯源,加以文化表现,所以同样面对可吃之物,我们很多人却是白吃了。这种不同于是就生出了审美与实用的不同,前者属于美食家,后者属于饕餮客。
读着初国卿的这些散文中所写的各种美食,令我特别惊羡的倒不是书中那些类似“佛跳墙”、“西施舌”等菜肴的名目之奇妙,而是作者的闲情雅趣,一种文人化的萧散情致,说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食者之心不在吃,是再恰当不过了。
初国卿能平心静气地写出这么多饮食类题材的散文,我想,这与他多年来主编《大众生活》这本生活休闲性的杂志有直接的关系。但不论生活杂志也好,饮食类的散文写作也好,其文化品位决不是以提供一种生活方法和吃喝方法为档次所在,而是必须是从实用升华为一种精神自由感受。如集子里《秋思莼鲈》一篇,就是把吃作为一种文化体验来对待的。生活里,假如吃莼羹鲈脍这种东西只有味觉感受,而不知在这些对象身上所依存的那些文化意味,那只是一种纯粹的物欲了。如《世说新语》论述晋张翰以思念家乡吴中的莼菜羹、鲈鱼脍而由洛阳辞官于朝廷、《后汉书·方术传》和《三国演义》中有关左慈铜盘贮水钓鲈鱼的传奇、《松江府志》中关于鲈鱼四鳃的记载,以及历代写莼羹鲈脍的许多诗文,那即使真的吃过了也不过是满足了一时的口腹之欲,而不会得到什么审美感觉。而读了初国卿的这一篇《秋思莼鲈》,你再去吃,则不仅是物质的享受,也同样有了精神上的审美。
在初国卿写的这类题材的散文中,他可谓遍寻典籍,让人在增加饮食知识的同时,总是饱受一种文化熏陶,这可能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不素餐兮”。
散文集中观览所得之二是:他能在变化莫测的人生世相中感悟生活真义和寻得行为指归。
在散文集中最能引动我情思的是那篇《三生石》。本来关于李源和圆观和尚三生石上之交,早在读“古吴墨浪子搜辑”的《西湖佳话·三生石迹》中已有所知,虽然从未相信其事之所能真有,但却又为传说中那种生死不渝的朋友之信而万分感动。今天读国卿的《三生石》,我是感动于他的石前感悟,这感悟又让我对于久沉于心底的那块石头生发出现世的感悟。
初国卿对于“三生石”的感慨是真诚的,是得其真谛的。在人的生命生存中,除了维系在血缘关系中的那很少的一些人是人的必然关系,此外,经常的、大量的是由缘而成的关系,而作为传统人伦的五种关系,大多为由缘而生的关系,甚至包括夫妻关系在内。而以后天之缘出现的关系,真正能稳定地达成为一种关系,出自诚心的信约是其构成的本体所在,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诚信为本。然而我们从孔子、孟子以来的世俗道德经验中得知,世德中提倡和标榜什么,就说明世道中最缺少什么,当代也不例外。为此可以断定,初国卿对“三生石”的敏感,主要不是来自唐代的那两位结成“石交”的朋友,而是如吴梅村诗中所慨叹的今时:“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诚是知人如魏公子信陵君者少,以刎颈回报知己如侯嬴者更少。且看文中因石所感的文字:“我站在它面前,显得很木讷,不知想了些什么,是历史还是现实?是当年还是未来?真想约会点什么,但又很无奈,只好在心中留下几多默契。我很羡慕那种只知今生今日之乐而无地老天荒、生死相约之忧的人生。然而却做不到,心中注满了太多太多的今生来世。三生石前,我似乎相信了缘分,还相信了三生之后的灵性。然而,三生石前,我最终还是否定了我的想法:何来三生?谁又相信三生?在许多人看来,守住今生已属不易,哪还顾得三生之念?三生石前追求三生之愿,这本身就未免有些浪漫甚至荒唐。”所以有如此的思考,是因为他以石鉴世,洞彻今古,甚至也担心自己会如何:“读懂了这个古老的故事后我又很害怕,人生的经历如果让我也遇上圆观一样的朋友那可怎么办,因为我也有朋友,也有相濡以沫的知己,也曾听过地老天荒般的相约,但屈指算来终是去的多,剩的少;假的多,真的少。我看重的信约最终都留给了我自己,假使一旦遇上南浦一类的苦留后约,黄昏时死去的岂不是我自己。死不足惜,可十三年后到哪里去约会呢?时代再没有李源,我却连牧童也做不成了。”我想,对此凡具真诚之人都会有差不多一样的感受。
面对“三生石”这个理想化的友谊传说,我与初国卿有同样的触动。的确,生活中出于真诚之心而不受功利制约的友谊实在是太少了。在这一点上,古往今来好像并无根本的区别,只是在以利为重的社会中,在人与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中,会表现得更为直接明显。如果我们认识了这种世态的大体,从自身的行事原则来说,对人不以势利相交,因为出于势力观念的交友,一开始就是友情关系的异化,断无“三生石”上的结果。隋人王通说:“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面对于已视为朋友的,如果因情势变化而变化,也当通达视之,随缘不住,任其留去,因为历史和现实就是这样的,何况连物化理想友情的“三生石”,在中国也只是杭州天竺山的后山上才有一块。
在散文集中观览所得之三是:初国卿能在文坛师友的交往中寻求和构筑自己超然的精神天地。
收在《不素餐兮》中的散文,前边的十七篇多偏重于实感题材的意义引发,但后边却多是更具情趣意味的题材感悟,甚至可以称之情趣散文。《瀚海梦痕》是写与红学家冯其庸先生交往交谈的一篇散文,中心是围绕冯先生深入西部瀚海,行程六万公里,历西安、张掖、和田、交河、白水涧道,直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人迹罕至之处,拍摄西部风物照片近万张的传奇式的经历而展开。他记叙了冯先生对于以摄影手段显现西北风光的原本想法:伟大中华民族的强盛,不能在偏重东南、久虚西北中实现,回思汉唐盛世,无不锐意经营西北,我们应为西部大开发多做调查工作和学术工作。初国卿正是带着这种对于瀚海寄托来欣赏冯先生的《瀚海劫尘》的,所以,不论对于对谈中的人,对谈中所赏评的摄影艺术,读着照片下摄影者写下的既可为景相说明,又是优美的散文抒发的奇妙文字,初国卿也写出了自己所见所思,使彼时与此时的时间,彼在与此在的情形,主人与客人的心情,能得以多条件存在地有机交融,使一场最难写的访问、最难评说的书卷,被写得浑然一体,成为国卿散文中颇得结构之佳的一篇作品。
《不素餐兮》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家住辽西》,述写的对象是谢子安和他的散文创作。这虽然是以评论的形式出现的文章,但却是一篇真正的散文。在文章中对于谢子安的存在,不论是他的辽西的土生土长,他的长相与衣着,他的文中的辽西风物,他状写辽西生活的文辞语句,初国卿对之都投之以浓情厚意,所以这篇《家住辽西》里出现的本来就具有感人力量的谢子安及其散文,都成了初国卿的散文审美表现题材。此文是评价子安散文比较早的一篇,写出的当时,曾使辽宁文坛上的许多人士开始以难得之情关注升起于辽西的这位文学天地里的新星。可惜,当我们今天谈论谢子安及其散文的超拔奇越,赞赏他以纯真情感、写真实生活、作真正散文的时候,这颗正在闪烁文辉的新星,已殒落于辽西的土地之上了。所幸有国卿的《家住辽西》一文,今日可以作为谢子安的墓志铭,流传于世人心中。
初国卿的散文集《不素餐兮》中,内容很为丰富,表现手法也颇为多样。“石韫玉而山晖”,对于这本具有学者散文突出特点的书,我的跳跃式地评点只是想为读者留下更多的文本空间,以使读者展放期待视野,各自得其环中,观赏到更多的珠玉光彩。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8:17:0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