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建筑语汇《建筑语汇与哲学语汇》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8:15:19
  • 97

建筑是什么?很多建筑师喜欢向别人或者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曾经说过这么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建筑起源于把两块砖仔细地拼合在一起。”这句话是从建筑的结构方面说的。从哲学意义上将,密斯将建筑给解构了,他并没有从建筑整体空间上去谈论一座建筑,而是从建筑的另一个方面去发现它不常显示出的一面:一栋建筑是许多建筑语汇的结合体。

我回想一座建筑时(也许你也是一样),其结果是发现,人对建筑的印象并非是建筑的名称或者是其使用的功能,而建筑使用的语汇。和其他人描述建筑时,我不会说:它是什么名字?而会描述:它的墙面是通透的玻璃,还是厚重的素混凝土?这里的玻璃和混凝土,并非是建筑本身,但却是描述建筑的语汇。建筑是通过它们而实现了自我的表达。

如果说到希腊的神庙,最原始的印象决然不会是阿波罗圣地上公民们欢闹的场面,而是那些严谨但美妙的柱式;说到徽派建筑,第一印象一定是徽派建筑上的特有的马头墙。这些都是独特的语汇。可见建筑最特殊之处就在于其建筑语汇。

故而可以有一个合理的推论:当你看见希腊的柱式时,第一联想就是希腊的神庙建筑;当你看见中国的斗栱时,首先想起的是中国的大官木建筑。那再进一步说,如果希腊的神庙建筑缺少了作为特征的柱式,它还是不是希腊的神庙?如果中国的官木建筑没有了斗栱,那还是不是中国的官木建筑?是,显然是!语汇能够代表建筑,但绝对无法替代建筑!就像你90年代去曼哈顿,你见到了世贸中心作为曼哈顿繁华的标志直指天穹,但过15年你再去时这栋建筑已经消失了,你是不是就否认它是曼哈顿了呢?

这里,建筑思维上产生了质疑。发生偏差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之前的想法是形而上学的。语汇可以描述建筑,但永远无法替代它。这里,语汇是表象,建筑空间是本质。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当语汇(例如柱式和斗栱)消失了,人会认为建筑也不存在了。但实际上,建筑的本质是什么?

现在又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建筑是什么?还是两块砖吗?不是,当然不是!砖只是建筑的语汇,当然建筑可以不是砖的,也可以是混凝土的,后者是木结构的,但无论是什么,建筑仍然是建筑,而不是其他的东西。

中国古代老子就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十一章)。建筑并不是有,而是无,是什么意思呢?老子看见了建筑的本质。所有的语汇并不是重要的,建筑的本质是空间。

老子的哲学思维和现代建筑思维很相近。由于技术的发展,建筑的形式也产生了新的变化。虽然也有用钢材仍然模仿中世纪石材所建的哥特教堂的例子,但这些都是形而上学的谬误,是古典主义亡灵最后的挣扎。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成为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 “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他摒弃了建筑的语汇,用最简单的方式开辟了现代主义的道路。密斯则用相似的方式将钢和玻璃的建筑普及了欧洲,之后又普及了美国,最后普及了全世界。这就是所谓的国际风格。钢和玻璃的建筑在全世界拔地而起,至今如此。

在这里,我想再回到之前的曼哈顿标志物的例子。如果突然把人放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大城市,纽约,波士顿,或者洛杉矶,拉斯维加斯,甚至中国的上海,或者北京,再或者日本东京,澳大利亚的悉尼,人还能准确的识别出他所处的位置吗?不能!为什么?因为所有建筑都是一样的,不再有任何的地域色彩。建筑本质——空间是成立的,因为这是现代建筑师研究的主要问题。可是建筑的语汇,还有没有因为地域而产生的特殊性?

柯布西耶曾经描述过他想象中明日之城,但那只是现代建筑的堆叠而已。城市是什么?欧•亨利(O.Henry)说:“城市得意洋洋,……,正在相互挑战”,这无疑是柯布西耶未来之城的构想,但是这样是否还有城市独特的意义呢?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应当是各个时代文化积淀的博物馆,而不是新建筑的堆叠。

可见建筑不能只有本质,仍然需要建筑语汇的表达,才能体现建筑的独特感。我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建筑存在是因为有其空间本质,但是当失去了表象的东西而千篇一律,虽然物质上存在的建筑会产生精神上的失落感。

现代主义产生后虽然产生了批判现代主义的后现代思潮,但是后现代主义也仅仅是语汇的堆叠而已,并没有触及其本质的变化。比如美国的某些摩天大厦,虽然整体是钢结构和玻璃的,但却在顶端有一个希腊语汇中的山花。这样的建筑只是在语汇上使用了,甚至上可以说是强行赋予了某种不恰当的含义。这样的建筑也遭到了批判,之后建筑思维又重新和哲学思维结合起来。

我认为这时解构主义的出现恰到好处。哲学思维上解构是对立面的消失,建筑也同样模糊了空间和形式的本质和表象的关系,并提出了新的问题,是否建筑必须是现在看到的这种形式呢?解构主义再次利用了密斯的话,将建筑拆分成了一块一块砖,一块一块玻璃。材料必须反映本质吗?必须是材料的真我吗?结构必须被表达吗?

现代主义的逻辑中,或者在工业设计的逻辑中,这些是必须的。但是脱离了这些束缚呢?就比如说,牛顿定律在经典力学上是金科玉律,但到了爱因斯坦的假设中呢?欧氏几何在平面上是没有办法辩驳的,但到了三维空间中呢?数学在假设的系统中是成立的,但如果脱离了基础的公理呢?

在哲学上这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就是一切现象和规律之后都有一个支配的公理存在。但是解构主义正是对此的一种叛逆。为什么要有一个公理?这个公理存在吗?这个公理对一切事物都有效吗?

我们可以看到解构主义建筑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并且成长。鸟巢就是一个解构主义建筑,外在的覆盖是传统意义的顶吗?不是,而是支撑的梁柱。但所有的钢材都是梁柱吗?又不是,还有很多并不是真正承重的梁柱。这就是解构主义的表现。

制作国家大剧院方案的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的话很有令人发省的意义:“这座建筑紧邻世界上最具象征意义的古老的天安门城楼。我认为,它的风格应该愈现代愈好!新老风格的强烈对比,能够鲜明体现时代的进步。如果认为古老紫禁城旁边的新建筑,必定只能保持传统古典的风格,那么,你们熟悉的华裔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为古老的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为什么会大受欢迎呢?”在现代建筑的疯狂发展下?还有什么规则是必须坚持的呢?所谓的真理是不是正确的呢?我想,他们的观点,甚至现代建筑师的观点,都或多或少是符合解构主义的。

但是,我想在这里陈述下我的观点。同样是哲学思维,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没有固定的规则,不代表没有规则。

关肇邺先生设计清华图书馆时就考虑了大礼堂使用红砖的事实,但安德鲁却对北京古城楼视而不见。他们之间是不分对错的,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定他们的对错。只能说他们在设计上各有取舍。建筑是外力的产物,从传统思维上来说,在传统建筑旁必须使用传统的语汇来设计建筑,在潮湿的地方设计建筑得尽可能通风,为贫困的人设计房子应该尽可能降低维护费用等等。这些都是事物对建筑的联系,从文脉,气候,到宗教,户主,场地环境,功能需求等等,都是其他因素对建筑的影响。所以建筑不可能是没有规则的。

比如说鸟巢,对然它摒弃了传统的结构,但它毕竟必须满足使用的功能和作为一个大国奥运主会场的视觉冲击力。国家大剧院,虽然它的确无法与周围协调,但它也确实营造了一种奇特的内部空间感受,也达到了很好的音质。建筑必然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的!脱离建筑环境讨论一个建筑是没有意义的。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Farnsworth-House)一直是建筑设计上常常学习的经典的成功案例,但如果放在北京金融街,所有环境都改变了,它就是一个失败的建筑。

那如果将建筑受影响的条件发挥到极致又会如何?拿首都博物馆来举例,它符合受条件影响到极致这种思路吗?显然不!考虑到周围的人流的多少,人的习惯,阳光的照射,通风的条件,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那么首都博物馆又何以能做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建筑呢?我们得出一个答案,如果建筑考虑影响到极致,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点都不尽相同,故而建筑无法产生一个方形的形状。建筑应该是扭曲的,而不是方正的。就像人,人的一块皮肤组织,每一个神经元都是不同的,所以人不是一个规则的形状。世界上每个地方的建筑受到外力的作用都不可能是一样的,所以也不可能有同样的建筑能建在不同的两个地方,同样,世界上也不可能出现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所以现在的单元楼是不合理的,现在的建筑是不合理的,甚至现在的城市规划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从这点上考虑,建筑不应当是现在的形态。建筑应当和人一样,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因素就可以简单形成的。形成建筑原因越复杂,建筑就越扭曲,就越类似于受到更多限制的人,就越生物性。这也就是当下建筑的思潮之一:“非线性”。但是建筑仍然是以方居多,为什么?因为技术原因。梁柱都是以方形来成网的,所以建筑也必然是方形的。但是技术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会不会有一天技术的突破使这样的形式成为普遍,我们试目以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