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Bound Feet and Western Dress《青烟笼翠黛,月茫茫》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8:14:30
  • 79

首先我要朴实无华的说一句,Bound feet and western dress(“BD”,汗,我不是故意用这个缩写的,只是正好取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用BF也太瓜三了)真是好看,就像康师傅的蛋酥卷真是好吃~

BD是张幼仪的侄孙女,张邦梅(Pang-Mei Natasha Chang)的作品,在张幼仪的晚年,听她讲述那些过往的陈旧年岁,讲述张幼仪在对徐志摩无声的爱恋和对徐家的持续付出中蜕变成一个成熟干练的现代女性,中间穿插着作者自己作为第二代移民,经受中西两种文化的冲击,或者说对自己身份认知的混淆,倒也相映成趣。

我不知道是作者的文采使然还是张幼仪本真的恬静淡定,即便作者采取的叙事方式是先写自己的一些生活片段和困扰,而后空开两行,仍然以第一人称叙述张幼仪的故事,依旧能区分出两种性情,张邦梅是仰天呐喊式的追问,“为什么我觉得和周围的孩子们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却要追着骂chinky,父母们认为我依然是中国人,可是我甚至都没有去过那个遥远的国度。午夜甚至从梦中惊醒,梦见自己和一个白人约会,最终却推开他说,我要嫁给一个中国人,即便只是为了取悦我父亲。”可是,她依然会为别人说她其实已经不算是中国人了而觉得恼怒,就是这么割裂着自我身份的认同感。而张幼仪就是那么静默淡定,仿若剪纸的人像,真实生动,可是,那些悲恸和创伤都悄悄的消解在那个柔弱的身影之后,即便是质问徐志摩抛妻弃子的残忍,依然是一副红泪鲛绡透,却一言不发的画面。

那个浪漫多情的诗人轰轰烈烈的追求林美人,浓墨重彩的描绘他的名媛陆小曼,而对于原配,在他们的婚姻存续期间,有的只是相敬如冰的冷漠。而素来接受传统价值观灌输的幼仪,即便心里有很多话想和丈夫说,也依然觉得,她终是要俯首低眉回应他的问题,而不习惯主动攀谈。她内心的渴望和想法只是细密的缝合在心底,即便她没有缠足,她依然悲哀的发现自己和丈夫的不契合,不是不缠足就能缩减他们之间的距离,于他,她终是古旧愚昧的女子,终是那个封建时代强加于他的枷锁,让他不能畅快呼吸,痛快去爱。只是,在英国抛妻弃子的徐志摩,实在是让人觉得发指。为了传续香火,徐志摩在张幼仪生了第一个儿子之后才获准飘洋求学,之后,张幼仪在服侍了公婆将近5年后,也终于获准赴英伦与丈夫相聚。按时间来看,期间,徐志摩已然爱上了林徽因,那么我很想请问徐志摩的鬼魂(如有),既然从来都不曾爱过那个枕边的张幼仪,为何还要同房呢?在英国,没人逼你吧。而当张幼仪再次怀孕,作为一个丈夫,居然是让她去堕胎?之后,就是丢下只接受过2年多民办师范教育(童年断断续续旁听兄长私塾教育不算),根本不懂英文的张幼仪独自临产。不爱就可以不承担责任了么?凭什么只学西洋的自由恋爱,不学人家的契约和责任?所以说,诗人都是行云流水派,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所以林徽因选了梁思成。真要近距离接触,还是要像陆小曼那样,姑娘我自己开心最重要,于是,志摩同学还要坦然接受小曼姑娘和翁瑞午的情谊而不动怒,死心塌地的只能是被诗人作践。张幼仪痛苦彷徨之际求助于兄长,在法国经兄长照顾一段时间后,独自一人在德国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身体仍然虚弱的她回到英国后,第一件面临的事情,却是那个失去音信很久的丈夫逼她离婚。这个传统的女人从来都不曾以为徐志摩真的会和她离婚,因为她笃信,只有“七出”女人才会遭遗弃,而她是个孝顺贤良的典范媳妇。只是,现代,没有爱便足够分离,何况他的心里住着别人。

张幼仪最终同意放徐志摩自由,成就了现代中国第一桩离婚案。诗人要追求爱人没有什么,只是人终究不能太自私,有些事情还是要担待,要做的漂亮。这场婚姻当中,张幼仪难道不也是受害者么?甚至是更大的受害者,因为彼时在旧中国的定义中,有这样一个名词“弃妇”,张幼仪甚而自比为“秋扇”,所有不明真相的人都会以为她有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好,所以才遭遇“休妻”,而离婚,也关乎家族的名誉,是对张家的一种羞辱。若干年后回到国内,她甚至还在火车上听到别人谈论多年前她的的离婚。

可是,在经历所有的伤害和痛苦之后,张幼仪还是长年的分担着徐家的忧愁与烦恼,虽然他的公公也曾好多年供应她和儿子的生活费,真的就像徐志摩天真的要求一样“仍然做徐家的媳妇,但不做徐志摩的妻子”,徐家的长辈依然视她为家庭成员。

诗人似乎总是难以长寿,徐志摩为了回京听林徽因的讲座而飞机失事,陆小曼沉浸在***的云雾中,拒绝认领尸体,认为那不是事实。张幼仪再一次被推上前,打点一切,虽然,这场景是那么的奇怪异样。而那个时候,那个当年只接受过有限教育的张幼仪已然在东吴大学任教之后,又接任过女子商业银行的副总裁,还有自己的服装店。可见,女强人多半是被迫走出来的不归路。

繁华落尽,轻狂岁月不再,年华堆积成了皱褶,那个坚强隐忍的女子最终淡淡的说,“也许,在他此生经历的所有女人中,我是至爱他的那一个”(Maybe out of all the women in his life I loved him the most.)她恨林徽因,当年是为了成全他们,她才选择放手的吧,可是,她的牺牲没有帮徐志摩抱得美人归,原来那样痛苦的忍让退出,除了在历史上博个第一的名号,是那么的无用,她惊恐的接触到事实,即便,没有林徽因,也许他也会和她离婚。她怎能不借林徽因来恨呢。。。。。。她是真的在用一生去爱那个男人,那个只是在婚礼上才第一次看个明白的良人。只是,他没有爱过她。

书是真的很吸引人,很多东西读来古旧而亲切,那些泛黄的伴着儿时晨读声音的记忆就这样鲜活而真实无比的在一个女人身上彰显传统的价值。

ps: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话语权是多么重要,学识是多么重要,张幼仪终究是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和独立的生活,并借晚辈的笔,让海内外的人都能读到她的解读和屈辱。而鲁迅的原配,朱安,平凡朴实的女子,鲁迅和许广平伉俪一对,情深意切写两地书,朱氏则在鲁迅老家照顾其老母大半辈子,无人知晓其悲或喜。当然,也因为鲁迅没有徐志摩那么“刚烈”,张幼仪其实也是不排斥徐志摩纳妾的,可惜,他爱的人不会和另一个人分享一个男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