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由女主人公Isabel被自己的姑妈由美国带到英国开始,她入住Gardencourt庄园后就有表哥的爱慕,有邻居英国贵族的追求,还有不愿放弃从美国追到英国的求婚者。这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美国女子用环游世界的梦想拒绝了所有的求爱者。然而在佛罗伦萨,Isabel在遇到一位一个看似富有才情的美国画家后,却不顾众人反对出嫁了。这场不明智的婚姻却把她拖向悲剧的深渊。
Henry James (亨利•詹姆斯1843-1916)本人出生在美国,却游历欧洲各国,最后定居英国。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故事中总有一些美国女人在欧洲大陆的身影:中篇小说《Daisy Miller(戴西•米勒)》中的Daisy Miller,《The Wings of the Dove(鸽之翼)》的Milly 而这部小说更是直接以一个美国女子作为主角。
在东方语境中的‘西方’是包括欧洲和美洲的,而事实上所谓的‘西方’被大西洋分割的不仅仅是地理,还有文化。不同于被礼教束缚的世故(英语里也有一个词叫‘sophisticated’)的欧洲女人,美国女人显得更真诚,更活泼。这种印象在现在也没有改变,看英国人拍的诺丁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温布尔登,真爱之上,里面对于美国女人的塑造只是与时俱进得多了性感和开放。
回到小说,小说女主人公Isabel是一个集美貌,才情,财富于一身的女子,而HJ却又为什么让这么一个被自己恩赐的女主角轻易得落入了他人的圈套?我想这部小说所要探讨的主题,不是大洋两岸文化的冲突,而是这百年来英语文学一直在讨论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破灭,而如果主角是女性,这种破灭又都和婚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殊不知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的确,怀抱着见识世界的理想的Isabel对陌生环境中人或物都充满着最纯真和美好的想象,以至于忽略了身边存在的虚伪和欺骗。在她身边的人都对Osmond的品格作出怀疑的时候,她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用自己的想象在完美Osmond的品格。Isabel的悲剧很容易让人想起和HJ同时代的英国女作家George Eliot(1819-1880)的小说《Middlemarch(米德尔马契)》的女主人公Dorothea的遭遇。
结果,无论是Isabel心目中理想的‘艺术型’的Gilbert Osmond,还是Dorothea心目中理想的‘学者型’的Edward Casaubon,原来都只是存在的表象。如果Jane Austin写的小说是在叙说婚姻之于女人的童话,那么HJ的小说就是同一个主题的现实变奏。HJ让喜欢童话故事的女孩明白,现实生活就是那么沉重,不容易那么就‘Happy After’。
虽然年轻的Isabel看不清人性中的欺骗,可是为什么即便她看得到Lord Warburton的美好的品格,却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Lord W的求婚呢?在书中,Isabel对自己拒绝Lord W求婚做过几次解释,无论是她自己的心理描写,还是和表哥的对话中,有一点她一直在强调:Lord W is too Perfect! 于是,我也不禁想问:Perfect for what? For her or else? HJ没有给出解答。
所以我只能猜测:Lord W is too perfect for marrying so he is not for love. 并不是Lord W太完美Isabel配不上,而是在Isabel眼里Lord W已经成为了一个最理想的结婚对象—good looking good manner good fortune and an English peer。因为是最理想的结婚对象,所以就不是谈恋爱的对象。这个因果逻辑一看似乎很有问题,但是对于一个读小说长大的女孩来说却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并不说嫁给Lord W就能让Isabel幸福,或者说拒绝Lord W和Goodwood是她悲剧的开始。只是Isabel对于婚姻的选择说明了她的年轻的幼稚和经验不足,也就说明了她最后的被欺骗的必然性。
在小说中,造成Isabel婚姻的悲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轻信了Madame Merle。MM在Isabel继承由她表兄Ralph分给她的七万英镑的遗产后,就开始精心布置了一起骗婚案,其恶毒和狡猾程度让我想起法语小说《Dangerous Liaisons(危险关系)》的Madame Merteuil。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到尾声,HJ也渐渐揭开了其中的一个人物关系。如果Madame Merteuil是一种纯粹的报复,MM的行为更多可能是对生活的权衡。当然就结果而言,俩人都毁掉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幸福,所以也就无孰恶孰善的了。
MM是HJ在这部小说中的刻画得最饱满的一个人物,尽管是一个反面角色。她有一些像《Vanity Fair(名利场)》里的Becky Sharp,是一个为了自己生存不择手段的机会主义者。她也有些像HJ自己的另一部小说中的《The Wings of the Dove(鸽之翼)》里的Kate,因为她费尽心机让Osmond娶Isabel是想为自己的女儿找一个好的继母。不像HJ对Osmond的刻画让人憎恶,我想HJ对MM还是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总的来说,HJ的这部小说很能吸引读者。他的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对话诙谐堪比Oscar Wilde,更善于心理分析描写。他开创了英语文学中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 HJ是一个高产量的作家,‘The Portrait’是他的盛名之作,但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小说全文下来,前一半行文很慢,但是到了中间HJ在书中仅用一个段落分割就让时间跳跃了4年。前一章的结尾Isabel还在结婚之前为Osmond辩护他的品格,然后下一章就是4年后的Isabel成为了一个为大手大脚花钱的丈夫买单的有钱太太这样一个事实。然而,Isabel是怎样在婚姻过程中发现一个真正的Osmond,这个最重要(虽然必定是痛苦不堪)的成长过程HJ却用写作技巧跳过了。是不想写还是不会写?
事实上,‘The Portrait’这部小说最大的不足是HJ对Isabel这个人物的塑造不足。 小说一直在强调Isabel是一个富有奇思妙想的女孩。HJ的原话是Isabel was a girl had lots of ideas。而事实是从读者的角度我们只能看到HJ是这么说的,但没有看到Isabel是怎么表现的。我只在Isabel初到英国的姨妈家的大庄园的第一幕颇有惊艳之感,之后,于Lord W,还是从美国追赶而来的Goodwood,乃至Osmond我都见不到Isabel的光彩可让前二者为她神魂颠倒。
我们当然更喜欢《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但是如曹雪芹般一生成就一部小说,还是HJ多为精品的高产,我们更喜欢哪一种写作方式,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和曹雪芹之于中文文学一样,HJ的作品也影响着他之后一代又一代的英语作家,AS Byatt和Alan Hollinghurst这两位英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就受HJ影响颇深。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8:14:1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