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的诞生》:在艺术与狗血间摇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8:13:51
  • 78

一本书如果涉及文艺复兴和佛罗伦萨,再用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来装帧,那我丧失抵抗力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买这本小说《维纳斯的诞生:佛罗伦萨的爱与死》时,我大致只知道是书的内容是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佛罗伦萨女子的成长和爱情故事。

先来看看书扉页上的简介: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群星闪耀,奇才辈出。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已经诞生……”

几行字看下来,我已经心神往之。

再往下读,急转直下,耸人听闻的剧情概要扑面而来:

“一个物欲横流与宗教极端主义对抗的时代,

一个身上纹着毒蛇与男像的修女,

梅第奇的私生女,恋童者的妻子,娈童的妹妹,

不凡的身世、纷乱的家庭,

与婚姻作交易换来的与天才画家的爱情……

她也许背叛了上帝,但却如此忠实于那个色彩斑斓的时代。”

这段有点令人眩晕的人物关系概括,虽然处处流露着诱惑眼球的***裸的躁动,但是看完全书我不得不承认:每一句话都很实事求是。

全书以一位修女的自白书的形式呈现:

14岁的女孩亚历山德拉出身富有的布商之家,容貌平凡,排行最小,却因聪慧多思,才学过人,而对兄长姐姐多了份骄傲狂放。

父亲为家庭教堂请来一位年轻画家,热爱绘画与艺术的女孩对他的好奇直至以后的相恋,简直是命中注定。

为了自由,亚历山德拉嫁给了一位48岁的显贵。痛苦难堪的新婚之夜,她终于知道:丈夫是一个同性恋者,而自己的哥哥正是他的情人。

丈夫给了她想要的自由,她与画家的爱情在交换来的空隙中开花结果。

在瞬息剧变的时代大潮中,丈夫诈死与情人避世而去,亚历山德拉也终于得知自己是“豪华者”洛伦佐•美第奇的私生女,她带着女儿去了修道院。

数年后,画家来到修道院与她短暂相会,在身上留下亵渎神明又香艳绮丽的纹身后,她送别了自己的爱人和他们的女儿。

在留下这份手稿后,亚历山德拉再无所眷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自白书的结尾,她借但丁的《神曲》为自己的自杀乃至一生的爱与罪注解:

“我清楚地记得但丁笔下地狱的结构,自杀者的森林紧挨着那片焚烧***者的平地。有时他们冲进来,扑灭那些将他们浑身烧伤的火焰,一如但丁说过的,他们偶尔也有余暇稍做休息,跟其他遭到惩罚的灵魂交换对文学和艺术的看法,也谈及那些让我们身陷囹圄的罪行。我会喜欢这样。”

读这本书的感觉颇为奇怪。一边借主人公之口,让读者徜徉于但丁的《神曲》、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这样斑斓的艺术话题;一边又借主人公之眼,让读者目睹初潮、初夜、***、分娩等等引发人类窥探欲的东西。全书就是这样在艺术与狗血间摇摆,在历史与虚构间跌宕。不过,不知是作者有心或是无意,这种美丽与欲望、罪恶与激情同时涌动的节奏,也许倒是吻合了文艺复兴那个大泛滥、大解放的年代氛围。

******

刚看到简介里“恋童者的妻子”这几个字时,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个“恋童者”的嘴脸:中年、肥胖、猥琐、俗不可耐…… 结果,全书读毕,我发现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这位“恋童者”!

这个人物与我的预想截然相反,几乎具备我极易喜欢的那类男人的特点:成熟的老男人、沧桑的英俊,博学的儒雅、深沉的专情,当然,还是个gay!

这个人物在我头脑中前后的巨大反差,让我突然意识到,世俗价值观的判断让我产生了多么严重的思维定势与偏见。当私生女、恋童者、娈童这样的词汇被用作狗血的噱头时,世人的道德判断已经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了。比如娈童最初的本意为美少年,然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它早已演变了含义,就好比“杰克逊娈童案”,谁看见这词会有好的联想?不仅美丽变成了邪恶,甚至名词都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动词。

书中的“我”评论了“恋童者”与“娈童”的关系,表达了对丈夫喜欢她徒具美貌而没有头脑的哥哥的某种不屑以及嫉恨,用自己的聪慧机智来嘲笑丈夫只不过是耽于欲望、贪恋她哥哥的美貌。对此我深表怀疑。

受叙述角度所限,书中对这二人没有直接描写,所以难以查找他们感情的蛛丝马迹。不过最终丈夫假死,带着已容颜尽毁、身体残疾的情人隐姓埋名,远避乡间,人们再也无从知晓他们的踪迹。我觉得这样的选择真的很难只用什么责任感来解释。我甚至觉得它吻合一个旧时代同性恋者所可能拥有的最飘渺又安稳的结局。而亚历山德拉最终对丈夫与哥哥的原谅和爱的流露,我想这也是作者对同性恋理解态度的真正表白。

好吧,我知道以上评论又是在不可救药地纠结于自己的男男情结,就此打住。

至于书中的男主角,自始至终也没有名字,永远用“画家”、“我的画家”来指代。其实画家的形象完全符合最有故事的那类经典艺术形象,出身下层,富于艺术才华,纤瘦、苍白、沉默、敏锐。可惜的是,这个人物本身也很苍白,几乎是一个个固定概念组合而成,承载着反应那个时代所必须的艺术元素,但从整体上看,反而是一种面目模糊。虽然他与女主人公的爱情才是全书最核心内容,但那更像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设定,既缺乏表面上吸引我的新意,也没有骨子里打动我的深情,甚至不如女主人公与丈夫由交易婚姻到某种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的转变来得动人。

******

这本书另一个让我感兴趣的部分是在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的穿插中,比较细节地描绘了统治那个时代佛罗伦萨的萨伏那罗拉。

萨伏那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1452—1498)是多明我会修道士,1482年来到佛罗伦萨讲道。历史书上有人赞他是推翻腐败统治、重开民主共和的宗教改革家;也有人视他为摧毁文化艺术、宣扬宗教蒙昧的妖僧。

据说此人容貌极丑,但善于雄辩,他以先知自诩,咄咄逼人的布道极具煽动性。他倡导的宗教改革反对骄奢淫逸,提倡虔诚修行。他在宣讲中大胆指责当权者美第奇家族,警告佛罗伦萨人如沉沦奢侈之风,邪恶之路,必将有灾难降临。当时的佛罗伦萨人以敬畏和惊恐的心情向他欢呼,他俨然是世俗市民的精神领袖。借法国入侵、局势混乱之际,他领导市民赶走了美第奇家族,重建了共和国体制。

萨伏那罗拉仇视艺术和美,奉行极端的苦修和禁欲。他严厉限制和监视人们的私生活,有很多的背德者和异端因此遭到了残酷的镇压和肉体的惩戒。1497年的狂欢节,他和他的追随者在领主广场焚烧了大量的珠宝、奢侈品以及无数绘画、雕刻、书籍、乐谱等艺术品,史称“虚荣的篝火”。

灰烬冷却后,萨伏那罗拉被当时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开除了教籍,佛罗伦萨人也开始渐渐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瘟疫、饥荒更加剧了他们的不满,佛罗伦萨人以比厌烦美第奇家族更快的速度厌烦了萨伏那罗拉。萨伏那罗拉的诸多对立者也挑起民众情绪,最终暴民攻入他所在的圣马可修道院,将他抓捕并严刑拷打。1498 年5 月23 日,萨伏纳罗拉在“虚荣的篝火”点燃的同一个广场被绞死并施以火刑。

历史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这个人物的命运身上有着清晰而荒诞的体现。全书中对于这个人物的涉及几乎都是基于史实的,再透过书中虚构人物的眼来看,让这种刻画比历史书更多了几分浓墨重彩的生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