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想一想,死不得《读书随笔:想一想,死不得》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8:07:12
  • 84

乍一看,名字很吓人,以至于我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整理完詠春拳段位制书稿后,准备离开时,从包里拿出此书,准备在回家路上看时,曹老师竟然问我是不是在挣扎中,呵呵!

当我去之前任职的公司办事时,一同事看到我手中的书时,先是一笑,尔后看作者是曹启泰。便言他最近与一新加坡朋友聊天时,提及此君,包括其在新加坡的一些不如意之事。其实谁都会有些许不如意,谁都会有不适之处,但仅以此来评价该人整个人生,未免有失客观。所以,与其一谈对我阅读此书的态度丝毫没有影响。

曹启泰是我很欣赏的一个主持人,风趣之余总能透露出些许洞悉一切的睿智。据说他曾经主持过很多很多档节目,很可惜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只有之前东方卫视的《波士堂》。在节目中,他的温文尔雅,他的谦和轻松,他的幽默睿智以及他那出人意料的惊奇,均让我记忆犹新(注:大约07年10月份,曹不在主持该节目,不知何因),至今仍十分怀念。

写到此,又回忆起一个场景:

按照《波士堂》惯例,每期节目临近尾声之际,总会要求嘉宾说出自己最欣赏的一个人。在录制宏基中国事业群的总经理赖泰岳时,几位观察团猜测无果后,赖总公布答案。其最欣赏的人竟是曹启泰。当时的曹竟有些不知所措,连身说赖不是托儿后,竟双手抱头转身,显得异常害羞。曹说赖总这是开玩笑,而赖总的答复却是:“你可能会觉得我有点儿开玩笑,我之所以回来这个节目,有相当的原因是跟曹老师有关系的。我第一次认识曹老师是从电视上,那时候我觉得这个人在专业上面有相当的才华,但是后来他的人生经过很多的起伏变化……可能看过曹老师写的书的话,大概对他的经历过程会有比较多的感触,我觉得一个生命如果只是平平顺顺得过,不尽然有该有的那个韵味。我觉得曹老师在生命的历程里面,虽然面对这么多这样的变化,但是我感觉他一直是一种比较正向的、阳光的,而且最主要的是我还问了一点事情,我说他跟夏玲玲的婚姻还在吗?(此时,曹说二人的婚姻刚过完20周年纪念)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对这一件事情,我就觉得非常非常值得学习。”

而且重要的是在节目最后,《波士堂》送出肖像画之后,赖总还回赠一幅书法作品送给曹,上书“平安”二字。这种情形在我看过几十期的《波士堂》中,算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回,所以印象比较深刻。而且也让我对他更加另眼相看。

7月中旬,我在图书馆查书之际,无意间发现了这本《想一想,死不得》。一番之下,爱不释手,其行文风格、纸张以及插图,均令我相当满意。于是一回到家中便从网上订购了此书。7月20日拿到此书,今天方才看完。这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所以此书的阅读场合也多是在地铁、公交上。

阅读的过程是快乐的,也是间歇的。因为书的撰写也是以不同的地点来说,所以间歇阅读也算正常。间歇之余,可以回想一下刚刚所看过的内容,然后再对照一下自己的经历。虽然他说这本书是告诉读者一种方法,“一个自我解救的方法,一个度过危机的方法,一种心态,一场旅行带给我的观念洗礼”。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每个人的自我解救方法不一样,度过危机的方法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难以独特性和难以复制性。所以我不期望获得这些。

我只是以一个看客,在书里我看到了一个状态不佳人在随性状态下慢慢进行转变,然后重回战场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沉重,很舒服”,而且还有些调侃的意味。人一点学会了调侃,也就慢慢学会了释然。可能是受此书的叙述形式以及语言风格的影响(注:有些诗化),看客之余有时还参与一把,发回白日梦,幻想我是他,在美国享受这个旅行的过程。所以,在看完最后一页后,还忍不住再次翻阅(此刻的我,就在一边写上面的文字,一边翻阅,再次享受)。

对了,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他也提到:“在我写的很多本书里,这本书是我最喜欢回头翻一翻的”。反观我自己写的那本书,虽然已经出版,而且据说早已在书店上架;虽然也摆在了我的书架上,但我却很少回头翻一翻。因为不想回忆那个痛苦的过程,而且写作的形式也不是自己所期望的形式,尽管是自己多年来修习的一个总结和回顾,可多了些刻意和呆板,少了些随性和细致。与其相比,我宁愿去翻那似懂非懂的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和TAO OF JEET KUNE DO。

话题跑偏了,拉回来,继续聊《想一想,死不得》。

看书过程中,“我好像进入了脑海里的私密角落,抖开了一件尘封已久的行李,从登机开始,我重新经历那段日子的每一次快闪记忆。”(注:虽然曹说不要捡他这句话、那句话,但是碍于文字功底,只能通过他的这些话去回味和重拾我昔日赴港的那些感觉,抱歉了,曹先生,希望你不要介意。)

“旅行就是去一个你不熟悉、没人认识的地方,然后认识它,了解它,找到乐趣,我的大旅行也是。”曹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同意,十分同意。所以那次由港回来后,我曾在一篇博客里面提到今后每年都会出去走走,让自己“停一下”,有暇接受一下外面的世界。因为“观山观海可以启迪心灵,游山玩水可以陶冶行情、放宽视野的同时一定也影响胸襟!”“用世界的眼光观想,并且,用脚证实。”(Think globally & fly there)

现在思绪三个月前,有一些之前没有提及的地方,借机再次梳理一下(注:《想一想,死不得》是作者旅行回来三年之后写的):

这是我头一次去香港,我29日凌晨打车抵达机场。一路上见识了凌晨北京的风景,宁静的表面下蕴藏着生机。这样的情形很长时间没有见过了,近几年总是熬夜。

这是我第二次来机场,第一次是今年1月份在这里接我的截拳道老师Tommy Carruthers。到早了,于是拉着行李箱在机场四处闲逛,偶尔在外国人旁边站站,听听英语,偶尔又坐下来看看书,也算惬意。至于当时严重的流感,我没有丝毫概念。所以我到机场后,才想起侄女帮忙准备的口罩忘记带了,可又怎么样呢?我最后还是好好的回来了,呵呵,这样说,有些欠扁的意思!

说到行李,曹在他的书里曾专门回忆他由小到大整理行李的过程,十分有趣。对于他的这次美国之行,他有此感:“只要活着,就甩不掉自己。所以你是你一生的行李。”怎么样,有趣吧?

七点多上的飞机,11点时,美丽的空姐用英语、粤语、普通话通知我们准备着陆。这是我打开了旁边的拉窗,透过玻璃看到了我这次香港之行最美丽的一幕:飞机在湛蓝的海面上低空飞行,当时我竟然想起了海鸥,可惜美景总是短暂,转眼间我们已经着陆。我收拾好背包,走下飞机,在出口处和美丽的空姐致谢。然后,去取自己的行李,只有一个箱子。

对于飞机上与人的接触,我很赞同曹的这段话:“你和每一个人的每一次接触都是生命中关系着成败的重要累积,有些累积着你自己的见识、有些你累积着他人的观点、有些你累积着——缘分。”

走在机场大厅,“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讯息。眼前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新的学习。我大概是应该来这里的,因为我必须分心,分心去学习,分心去注意。”(抱歉,曹先生,我调整了头两句的位置,至于最后一句“分心于我不堪回首的记忆”,我没有这样的感受,所以拿出来了。)

落实了住处之后,我便开始安排在港的行程。

“到陌生的地方你第一件事做什么?我会沉默、张开眼睛、静心观察、竖起耳朵听!当我觉得环境是温暖无敌意的,周遭是安全无危机的,我相信我才能开始施展自己了!”

我第一件事是去看一下第二天的活动地点,算一下过去的时间,以决定明天什么时候出门。一个人从油麻地一直走到山林道,然后在走回来,一路上,看各色人群人来人往,听各种声音进进出出,完全异样风情,现在回忆起来仍恍如昨日初见。我是一个奢求享受的人,所以在距离住所大约500米时,跑动附近的711买了一罐冰凉的可口可乐,一边喝一边走,那个开罐的声音仿佛是在庆祝初次到港以及此行的顺利。抬头仰灌可乐时,无意间看见天空,那种广阔而包容的感觉令人倍感舒服。小花费大享受,呵呵!对了,曹先生的书中还有这么一句:“人啊,原本就是无欲而刚,无限则广,无担走八方。”现在回想起来,却也应时应景。

关于接下来的香港旅程在此就不在回忆了,多数已经之前已经写过了。回过头来在来谈谈这本书吧,在书的序言中有一段十分有趣的话,当时看时,算是有些惊喜。我觉得一定要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段话的大标题是《2008现在序——从容,我生命的节奏》,小标题是《现在的我辛苦吗?》:

去年10月,我从荧屏消失。

在网络上,在博客上,在马路上,过去一年来,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你去了哪里?为什么不做了?发生了什么事?会不会遗憾,有没有痛苦?

一年多来,我都没有办法回答,现在我的答案在这里。我很好,而且很满意。

是的,你能不能替我想到让一个主持人离开一个节目更漂亮的“转身”呢?

主持人要离开他收视率高的节目,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学李小龙就走了,第二个是不得不走。

我想学李小龙,但是首先我没有他的高度,而且我早已学会了:“想一想,死不得”。

所以现在是最好的,我很高兴能用这样一个方式谢幕,转身,开始另外一种风景。

怎么样?感觉如何?这便是曹启泰,一个从容乐观、幽默而睿智的曹启泰。既是如此,谨祝曹先生顺利、平安!或许在另一条路上又能再现另一番风景!

感谢分享你美国之行的点点滴滴,让我享受了那么多美好的时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