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本是十月文艺版的,素白的封面嵌一个飞舞的凤凰,是农村的被面上最常见的图案。
张奶奶上了年纪,尺度越来越宽。去年看了《同学少年都不贱》,那时就觉得有点小惊异,看到写女子的内裤坟起一个小丘,一边还解释说是因为***太密的关系。《小团圆》里写到***也不避讳,将胡兰成的生殖器比作警棍,乃至***的姿势场合。我记得这些,一来当然是我比较下流,二来也是因为老年张奶奶的麻辣尺度有点让人瞠目。
逃家,港战,婚书,探胡……情节故事大体都见过,连感受的描述也都一般无二,有时壮着胆子暗暗抱怨,怎么还是这些?张爱玲繁华之后的极度静谧,让人实在好奇她的美国生活,或是羁留香港,抑或困顿在红色中国的几年。而今昔人已逝,留下的片语只有引人贪待,总想着看到点更加新的什么。
大抵人对于自己的青春,总是会一再的回味,像是明星谢了幕后,半晌仍旧在喧腾的气氛里,恨不能再来一次。何况这是张爱玲。
有说张爱玲是恋父的,我是没怎么看出来。但恨母是显然的。
张爱玲的母亲并不全然是传说中的独立新女性。她是个美人,也并没有浪费。抛下丈夫儿女去欧洲留洋,开了眼界,也开了洋荤,风流快活,几乎乐不思蜀。及至回国离婚,总算摆脱家庭,净身出户,根本也没做拖儿带女的打算,她只图个解脱自在。
张爱玲的父亲以往都觉得是个暴君形象,其实也是多少可怜无奈,王宝钏似的苦守寒窑,等来的却是奚落嘲笑和离婚声明。
张爱玲逃家投奔母亲,母亲未必是欢迎的,一来增加开销,二来与男人交际应酬,女儿在身边总是妨碍。然而人伦所迫,实在没道理把女儿再赶回去,只好讲明条件,想要上学只好受穷,不肯为她怎么花钱。
母嫌子丑,张爱玲不够漂亮,也不足够乖巧,得不到母亲的喜欢。母亲不愿在人前被叫“妈”,把这场景当尴尬的笑话。其实张爱玲从小只唤二婶,原打算她是要过继给大房的。张爱玲根本就是被抛弃的孩子。
张爱玲准备了两条小黄鱼,偿还母亲的养育花费。母亲痛哭一场,张爱玲就这样看着母亲在面前哭,心里没有半点怜悯。多年以后母亲在欧洲病危,希望见女儿一面,张爱玲也没有去。
终其一生,张爱玲得到的母爱自然有限,她自己后来对待母亲的态度也够决绝,简直像是对母亲的利用。
张爱玲同她母亲,其实是一样的人,包括她姑姑在内,她们谁都不爱,只爱自己。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8:05:0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