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再见老房子-祝勇文化笔记《再见,老房子》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1:13:38
  • 90

很偶然的机会读到这本书,可能它在手机上已经存了很长时间,我已经忘了具体是在什么时候下载的。每次读书的时候,总要把自己扔进故事里或者某些场景里,以求能尽量的找到某些缺失的感觉。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产物。当某些事物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在尘世里失去了踪迹,我们开始怀念。怀念关于它的一切。而当它还存在,我们却一直忽略了它的存在。当一幢幢的新式楼房拔地而起,那些老房子渐渐无处藏身。地表的固定面积决定了建筑新陈代谢的走向。老房子在推土机的轰隆作响里倒下了自己曾经伟岸挺拔的身躯。它们像是一个完成历史使命的巨人一样让我们开始怀念。作者在城市间游走,只为寻找一些旧日的痕迹。大城市里日新月异的速度让人的脚步开始变得缓慢。我们只能站在一堆废墟上想象逝去的盛况。

不过,不是只有大城市才真正的代表了曾经的建筑风格。只着眼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似乎有点太过狭窄。也可能作者的意图是为了突出怀念和曾经。在大城市里新旧的对比比较明显。如果真要寻找一些古迹,何不去一些中小城市走动?可能说这句话为时已晚,中小城市已经从蠢蠢欲动走到了明目张胆。

读书的过程中,我开始想自己曾经见过的老房子。越来越清晰的记忆里分明出现的是儿时的记忆。

那是一座低矮的土坯房。房屋的地基部分有少量的青砖,大概能有半米的高度,长满青苔。青砖网上是土坯的墙。经历了风霜雨水的冲刷有斑驳的痕迹。房顶是码放整齐而紧密的麦秸。它没有了刚坯上去时候的金黄,黑漆漆的一片。木制的格子窗户,没有玻璃。年底新换的白色窗户纸有些发黄,落了灰尘。

屋子的背后是一片小小的园子。长满了杂草还有一颗古老的榆树。每年春天的时候带着对杂草出现莫名生物的恐惧战战兢兢的爬到树上去摘榆钱吃。稍微带点甜味的榆钱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相当于可口的零食。

院子里记忆最深的是一口老井。人工挖据的。井口没砌。被雨水冲刷的井口日渐宽大。从井口望下去黑洞洞的一片。只有在有月亮的夜里才能看见明晃晃的月影浮在水面上。那里是爹娘给我规定的禁地。还有一盘硕大的磨盘。一个巨大的石碾子。自从村子里开始有了磨房之后它就已经被废弃。低矮的磨盘下,我能想起的是自己弄水活泥捏出一个个不成样子的东西。它们曾经被赋予了很神圣的含义。

最值得怀念大概就是门口的那颗枣树。每年从枣树开花开始的盼望直到秋天望着光秃秃的树干上的疙瘩突兀才结束。枣子开始长成就坐在大门口望着,生怕有谁家的孩子提前享用了自己的美味。

老房子的废弃是因为6岁年的夏天,最左边的一间房子因为下雨塌了半边。最后一次去老房子看见院子里丛生的杂草,井口长出一颗梧桐树的新枝。

06年底在济南,在公交车上看见一片古老的砖墙,上面盖有刻着花纹的墙头砖和枯萎的爬藤植物。没有相机,我只能用自己的脑袋来记住这些可能逝去的风景。

07年秋天去青岛,走过八大关。幽静的老别墅。带着铁锈破了玻璃的窗户。斑斓破旧的墙壁。落完叶子的桃树。绿的黑黝黝的松树。这里一片静寂。

一月份在北京的时候,从王府井书店开始走步行,到三联书店,沿着美术馆东街一直到张自忠路,再到北新桥附近的等待戈多,然后到雍和宫。一路七绕八绕的,曾经看见过不少胡同的名字,却不曾经想到过这里原来曾经是一片古色古香。

我不知道我记忆里还存在的老房子能坚持多久,我不知道他们如果消失之后我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怀念它,我不知道它们曾经代表着什么,我不知道它们的未来是泯灭还是永垂不朽。可是我知道,它们在我的眼前出现,并且刻下了永恒的划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