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写作这回事《作者序言》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8:03:54
  • 75

第一版序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也许是在1992年,但日子过得顺的话,人总是很难记清楚时间)我参加了一个主要由作家组成的摇滚乐队。“摇滚余孽”是凯茜·卡门·歌德马克创立的,她是一位旧金山出版家,也是位音乐家。乐队的首席吉他手是大卫·贝里,贝斯手是雷德利·皮尔森,键盘手是芭芭拉·金索尔沃,罗伯特·福尔古姆演奏曼陀林,我负责节奏吉他。我们还有三位女歌手,人称甜筒三人组,通常是由凯茜、塔德·芭尔提姆丝,还有谭恩美共同组成。

当时乐队只打算做个一锤子买卖——我们想在全美书商大会上演出两场,逗大伙乐乐,用那三四个钟头的时间重温一番我们虚度的青春岁月,然后就各走各路。

结果不然,我们的乐队一直也没有彻底解散。我们发现我们都很享受一起演奏,不想退出,再说我们还有特邀萨克斯手和鼓手(还有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有一位音乐领袖,艾尔·库伯,他是我们乐队的中心人物),做出来的音乐听起来还不错。会有人愿意花钱来听我们演奏。当然不会很贵,像U2或者E大街乐队那种票价,但是也许照老话说,出个天桥价儿还是有人肯的。我们乐队出去巡演,还写了本书(我太太给配的照片,情绪上来还给我们伴舞,她还经常情绪高涨),直到现在还时不时演一场,有时候叫“余孽”,有时候叫“雷蒙·波的腿儿”。乐手来来去去——专栏作家米奇·阿尔本取代了键盘手芭芭拉,艾尔后来没有再跟乐队一起演奏,因为他跟凯茜处不来——可我们的核心人物一直在:凯茜,恩美,雷德利,大卫,米奇·阿尔本,还有我……再加上鼓手乔什·凯利和萨克斯手艾拉斯莫·鲍罗。

我们在一起是为了音乐,也是为了互相做伴。我们彼此都很喜欢,喜欢有机会偶尔能谈谈我们真正的工作,就是人人都告诉我们不要放弃的我们的全职工作。我们是作家,我们从来不问彼此写作的灵感从何而来,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

一天晚上,我们在迈阿密海滨的演出之前,一起吃中国菜,我问恩美在每次作家讲话之后接下来的问答环节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从来没人问起过——当你站在一群狂热粉丝读者面前装腔作势,仿佛自己并非凡俗人物的时候,一直没有机会回答的问题。恩美顿了一下,认真考虑了半晌才回答说:“从来没人问过语言的问题。”

对于她的话,我怀有深刻的感激之情。一年以来,也许更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想要写一本小书,谈谈写作,却一直压制住了这个想法,因为我不信任自己的动机——为什么我会想谈写作?我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资格谈写作?

简单回答就是,一个像我这样卖出了许多小说的人对于写作一定有话说,值得说,但简单的回答并非总是正确。山德士上校卖出了那么多炸鸡,可我猜大概没几个人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如果我斗胆想告诉大家如何写作,我觉得必须有更站得住脚的理由,而不仅仅是我的书广受欢迎这么简单。换句话说,我不想写出一本书,哪怕是像这样很薄的一本小书,却落得个结果,感觉自己要么是个文学臭屁王,或者是个先验主义的混账。市场上这种书已经够多了——这种作家也够多了,谢谢,免了。

但恩美说得对:从来没人问起我们的语言。他们会问德里罗,问厄普代克,问斯塔隆,可他们决不会向流行作家提出这样的问题。可我们这些普罗大众也在意语言,虽说方式卑微,但我们仍然热切关注写故事的艺术和技巧。接下来,我就想把这一切简单明了地写下来,写写我怎么会做了这一行,现在对写作了解多少,我是怎么写的。关于我的全职工作,关于语言。

这本书献给谭恩美,是她用简单直率的方式告诉我,可以写这么一本书。

第二版序

这本书很薄,因为论写作的书里大多废话连篇。小说作家,包括如今的这一帮,都不太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不理解好在哪里,坏在何处。我想,书越薄,废话就越少。

这个废话理论有个值得一提的例外,那就是小威廉·斯特伦克和E·B·怀特合著的《风格的要素》。这本书里几乎找不到,或者根本没有废话。(当然书很薄,只有85页,比我这本薄多了。)我现在就告诉你,每个有心从事写作的人都该读读《风格的要素》。其中一章题为《写作原则》,里面的第17条是“略掉不必要的词句”。在这本书里,我将尽力做到这一条。

第三版序

有条路规在这本书里别处都不曾明确提到过:“编辑永远是对的。”由此推论没有一个作家会遵从编辑的所有建议,因为人皆犯错,最后的成书永远不够完美。换句话说就是:写事人为,编在圣手。查克·维里尔是这本书的编辑,同样是我许多小说作品的编辑。跟往常一样,查克,你是圣手。

——斯蒂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