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伊斯坦布尔《一本书的记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8:01:40
  • 129

辗转着,许久才看完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

记住了这些,而且可能一直不会忘记:

——父亲对四五岁时小小帕慕克的秘密抱持的尊敬(对此我很惭愧)。

——以各种崇高的名义无法克制地大肆描写美少年的可敬的科丘先生,和他耗费一生,却几乎无人问津的浩瀚大作《伊斯坦布尔百科全书》(只要自己过得快乐)。

——福楼拜的梅毒,以及从妓院里有礼有节仓皇的逃窜(看,这就是下蛋的母鸡)。

——寂静哀伤的贫民区的黑白影像,以及随着夜色一起袭来的排山倒海的忧伤。伊斯坦布尔不可被取代的气息。

——戈蒂耶叹道,从来没有见过一条路如此忧伤,又这般严峻,三里多长的道路,一端连着废墟,另一端,连着墓地。

——从窗口看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船只、海难、大火的各色面孔。

——时光永不再回头。

人无法选择生在何处,但可以选择生存的态度,和观看描述世界的方式。我总是喜欢这样的人,在他的眼里,一切都可能是美的。他爱着生本身。

但反之,生活塑造人,亦毁灭人。

假设帕慕克不幸生于中国,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成长,那么他也有可能会写一本完全不同的回忆录,在书中津津乐道自己过往的贵族生活,沾沾自喜地细数和自己家族交往的各色达官贵人,那本书的名字也许就叫作《往事并不如烟》。

希望这个假设并不成立。

我应该对人更有信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