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以为,这套二十世纪文学六十家选集的选目还是很精当的。四五折入手,性价比那也是相当的高。如果不是担心读不过来,大部分都可以搬回家。
到目前,本系选本读过的只有张爱玲、沈从文、史铁生、老舍。这么说吧,没有哪本看完了后悔浪费时间的,但看过了选集还想再去买更多的作品的甚至全集的只有张爱玲。
为什么呢?
《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月牙儿》、《茶馆》都是写的平民的悲惨命运。老舍自小生活在社会底层,对黑暗的现实体会甚深,对小人物抱有切实的悲悯同情。他对北京话的运用也无愧于艺术家的称号。
只是,有基督徒的身份和十来年英美生活的体验,他笔下的文字给我的印象是:小人物的悲剧,是因为生活在持续的战乱年代。所谓“宁做太平犬,莫为乱世人”而已。而从文本体会到的,是作者欲告诉读者的阶级和制度的问题。两种感觉之间,有微妙的格格不入的地方。
《正红旗下》没有完成,真是个悲剧。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此篇,感觉语言艺术最炉火纯青的也是此篇。
现在,书合着,像福海二哥、大姐夫、姑奶奶、定大爷等满族角色如在眼前,张口就能蹦出句“(旗人)有钱真讲究,没钱穷讲究”之类的句子。
只是,文中的美国传教士牛牧师的形象,让我觉得并不典型,有点故意丑化的意思。
老美里的流氓渣滓,想发财当兵或做海员、海盗更靠谱些。老舍先生自己赴英任教,也受益于教会、教士和外国教师。
先生写了一点点的义和拳,也显示时人很难远离狭隘的民族主义,不知道这与先生49年选择离美回国有没有关系。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8:00:3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