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追风筝的人《充满美国精神的假冒产品》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8:00:33
  • 194

那天北京暴雨,突然没书读了,只好满书架逡巡,好歹找到这本漏网之鱼。

和别的畅销书不一样的是,翻开来没有周国平之流的伪名人作序(当然,这也是因为周老师等人是否作序,已经变成了我挑选书的硬标准了),而是两大页编者认为极有分量的评论。比如纽约时报的,比如华盛顿邮报的。

习惯性地直接翻到了正文。

看得很快,比看《偷书贼》快多了,后者是我许多年来看得最慢的小说,仅仅比《小团圆》快了一点点。

一口气读下去,当然也是好小说的标准之一,但这种好,往往只是意味着情节上的曲折传奇,或者一般意义上的行文流畅。就好像看好的情节剧一样,看第一次,都很能坐得住。

看完后,忍不住回过去看前面的评论,觉得很愕然。后来想,又觉得自己大惊小怪。

你如何能指望在一部流亡美国的阿富汗人写的小说里,不看到所谓美国精神的影子呢?

总结一下,这本书无非说了这样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故事:一个怯懦的人如何在成长里慢慢变得勇敢,如何背叛,又如何自我救赎。在想,为什么小说家要安排哈桑是主人公的同父异母兄弟,如果哈桑只是那个谦卑、忠诚、顺从的仆人,那么这位少爷会不会被逼到去当英雄?

如果人们坚持认为在这部小说里看到了阿富汗的文化,那么,我只觉得可悲,或者一切异族的文化在美国人眼里,都是不可理解的野蛮和可笑,虽然克制地表示尊重,但这些异族人的自由乃至生命,都非由他们的信仰而获得,乃是得自于美国的宽容和庇护。这些隐藏在故事里的态度,是如此迎合美国人一贯的思路,若非如此,这本出版于敏感时期的小说,又怎么能在美国风靡一时?

一切的一切,都无非是各种好莱坞大片狗血情节的翻版。

再看译者后记,只对其中一句话感兴趣:

“原书中有个别不合国情的地方,译者酌情在措辞上加以改动,意思仍一概如旧。”

既然改动了,意思又怎能如旧呢?

还有,到底是那些地方不合国情啊?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百爪挠心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