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说故事的力量《有故事的人》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53:47
  • 88

从前有个叫张伟的人。给我们的主人公起这个名字,因为据统计这是中国人最常用的名字,全国共有290607人,很有普遍性。 张伟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做不会说!

读大学的时候,张伟在他们班担任班长,管着四五十号人,虽然看上去是个小官,但是实际事情不少,张伟干的累死累活的,不过奇怪的是,他干的越拼命,全班同学越不说他好。每次开班会的时候更是死气沉沉,张伟站在讲台上拿个稿子念着宣传材料,台下的同学睡的东倒西歪,还有人居然敢打呼噜。就这样,张伟大学四年的班长生涯就是在煎熬中度过的。

一晃眼等到大四毕业找工作了,张伟拿着自己的学历和奖状挤进了找工作的大军中。尽管张伟天资平平,但靠着一摞证书和多年培养的考试技能,张伟很轻松混过了初始和笔试,进入了最后的面试阶段。这一次,张伟没有那么多的好运了,虽然他口干舌燥的叙述着自己的多年来的光辉业绩,但是从对面三位考官的眼神中张伟感到了绝望。

三年之后,某公司销售张伟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升迁。虽然他业绩平平,但是由于爱岗敬业、刻苦努力,还是进入了全公司重点考察的金牌销售行列,最终得到了提升。老板虽然表面表扬了张伟,内心里对张伟却并不怎么认可,觉得他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并不符合公司高效率的要求。只是出于鼓励公司全体员工工作热情的角度,将其扶上位。

销售主管张伟同样采用一贯的方法来管理自己所在的销售团队。每次开会的时候张伟就会一本正经的把公司的条例照本宣科一遍,平时自己以身作则埋头苦干,期望团队的其他成员都和他一样。一年下来团队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对比起其他团队来,张伟带的团队死气沉沉,没有什么活力也没有什么凝聚力,和张伟自己期望的效果差的很远。

此时的张伟觉得有点累了,因为他尴尬的发现自己平时最瞧不上的那个公司同事也已经成了自己同级别的主管 。在张伟看来这个哥们平时除了吃吃喝喝、耍耍嘴皮子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特长。更让张伟想不通的是,这个哥们带的团队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更始终保持着一股轻松愉快的氛围。

三十岁,张伟下决心创业了,他要离开那个让他郁闷的公司和环境。很快张伟的公司开张了,依然是选择了自己的本行,依然雇了一批员工为他卖命,依然是那么的埋头苦干,依然是收益寥寥,依然是企业气氛死气沉沉。

哪里出问题了?张伟很苦恼。以前可以将责任归咎于公司的制度,现在轮到自己当老板,怎么还是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成绩。他想起公司里的那个同事,张伟突然对他的成功感到了好奇,决定亲自登门拜访问个究竟。那个同事蹭了他一顿饭后,抹抹嘴,说,我觉得有时候做得好不如说得好!做什么固然很重要,但是说什么有时候更重要!张伟忽然明白了。

张伟关了自己的公司,重新反省了自己多年来的经历,发现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会做不会说!怎么才能提高自己说的能力呢?又要说些什么呢?张伟在家苦思冥想。有一天他在家里上网,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了国外正在流行讲故事的艺术。无数以讲故事为手段的全职培训师一次次强调着“创造以及说故事的能力,是21世纪企业必须拥有的重要技能!说故事就是一种力量!”这一切正好与张伟的苦恼有关,他感兴趣地看完,开始在Google上搜索“说故事的力量”,居然有 10200000 条查询结果,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

从1973年举办第一届全国故事节以来,美国已经涌现出了数百位专职的讲故事者。发展到今天,在成千上万兼职和业余说故事人及听众的支持下,欧美正在开创一个“故事的复兴”时代,对比起冷酷的事实、枯燥的数据和指令,故事可以更直接、更迅速、更轻松的说服、激励和影响人们。

张伟看了很多相关文章,感到一线曙光,但又似乎全无头绪,他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本系统权威的教材来教会自己具体怎么做怎么办。翌日,张伟在新华书店闲逛的时候,目光被一本书的封面所吸引,很别致的孔雀开屏。拿到手之后,突然眼前一亮,恰恰就是一本《说故事的力量》!

书中详细讲解了关于说故事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每个职场高手都要会说的六类故事,讲解了故事是什么,肯定了故事比事实更有力,故事会产生怎样的心理影响,如何讲述好故事,如何影响那些无心听众,传授了故事思维的技能,更教会了我们怎么样听故事。

张伟捧着这本书,就像捧着自己的职场圣经一样,离开了书店。

一月后,张伟回去又思考了一阵,重新开了家公司。结果如何,下一个故事我在告诉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