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读《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52:33
  • 64

不能说读过以后没有收获。但个人感觉和看了无数个高端访问一样……而且问题非常“传媒”。对刚刚入门的我来说,现在可能还感受不到的收获,或许未来的某一天自己真正在某家杂志社工作的时候能够顿悟吧。下面摘抄部分我有较多感触的对白。

"我们要突破'新闻是突然发生的'习惯性想法"

《新闻周刊》助理副总编辑说中国杂志:

王栋:我对美国媒体做了不少研究,并拿中国的情况作比较:现在的中国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流,他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接下来希望更多地了解周围的世界。二战后,美国杂志界发生了巨变,细分化成为一种趋势。我认为,这些发生在美国媒体的变化也会在中国出现,所以我一直在比较中美两国在媒体管理方面的异同和推动变化的因素。

罗恩·嘉维斯:这种比较很有意义,但现在许多人对中国媒体市场的看法过于简单。很多人把中国当做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来看待,而我把中国看成一个两亿人口,和美国差不多大的国家——我指的是中国的媒体市场规模。我们不能指望把杂志卖给农民,事实上只能卖给中产阶级,在杂志上投放的广告都是针对中产阶级的。在我眼中,中国和美国非常相似,但中国的媒体市场比大多数人想象的小。

王栋:我基本同意您的观点,中国的媒体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很多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它们的媒体市场还不是很成熟。

罗恩·嘉维斯:刚来中国的时候,我发现这里的杂志看起来相当落后,远远比不上报纸——我也做过报纸的编辑。当时中国杂志的质量非常差:从印刷到用纸,而且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其他媒体剽窃来的,甚至没有注明来源。但中国杂志转变得很快,至少从表面看起来,质量提升了不少。很多中国读者告诉我,如今杂志都非常漂亮,但内容很一般,内容方面需要迎头赶上。如果你是杂志行业的门外汉,或者你不懂中文,你会觉得中国的杂志做得很美,比如有些专门给富人看的名流圈子杂志。但如果你真想读些好东西,就会发现这些杂志徒有其表,无有其实,形式远大于内容,杂志的编辑记者还是不知道如何写出真正有意义的文章。

《时代》杂志和《新闻周刊》的"工业化新闻生产"(GroupJournalism):

多萝西·威肯登:他们的确是这样操作的,他们称之为"打包"(Package)。比如他们做关于新教皇的封面故事——事实上《时代》杂志和《新闻周刊》都做了这个题材,一点都不出人意料。如果你编辑那个封面故事,你会知道你得确保某些素材是必不可少的:你得有关于雷特辛格(Ratsinger)的主文章——他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你要有其他不同的组成部分,如插在正文之间的信息框——通常是一个相关的图表;你得跟你的摄影部门谈,提出你要的是哪种历史照片和哪种当代照片??所有这些模式化的要素都要有。你有一支庞大的采编队伍,每个人都像工蚁一样提供素材,最终的稿子经过极为仔细的校订和组织,非常标准化。每一周你都得面对这么一项浩大的工程,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流程是你能采用的唯一方式。一篇文章被分割成几个部分,每个人都有一点事情可做,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分到的事情做好。这就好像在一周将了之时,把一个字谜的各个部分拼在一起。通常的情况是,你得在周五晚上或者周六早上把一切搞定,你会忙得不可开交。你终于把所有的零部件拿到手,可以将其组合起来了。《新闻周刊》的作者会确切地知道某篇文章该写多少字,而他们也知道怎样精确地控制字数。

当我刚从《新共和》来到《新闻周刊》时我感到十分惊讶,当时我做的第一个封面故事是关于美国中西部的一种食物,我所做的就是按照吩咐把各种材料都收集起来。到了周五晚上,这儿的一个优秀作者进行统筹撰写,他写的那篇文章的长度和需要填充的版面空间完全相符,而且几乎不用怎么编辑修改,文章完美地以一种《新闻周刊》特有的格式写出来,每个段落都安排得井然有序,没有地方需要重写。和《纽约客》相比,《新闻周刊》的编辑在整个出版流程的最后环节需要做的事情少很多。在《纽约客》,编辑会深入地参与稿件写作编辑的每个环节,因为每篇稿子都是一个有生命的独立体,每篇稿件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为每篇稿件都有很大的差异——作者是谁?写作的目标有多宏伟?我们需要多快把它印出来?等等。所以和《新闻周刊》相比,我们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运作方式。

王栋:您能否把《纽约客》的编辑方式和《新闻周刊》的"集体新闻制作"模式进行比较?这种团队运作方式有何优势?又有哪些缺点?

多萝西·威肯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认为"集体新闻生产"模式的优点在于,在理想的情况下,你能和很多有才干的人一起合作,能汇集不同的才华。一个大型调查项目,比如《新闻周刊》做的关于总统选举的系列报道——该报道赢得了美国"国家杂志奖"并最后出版成书,那是由我《新闻周刊》的一群前同事执笔的。《新闻周刊》的管理层把这些优秀记者从日常工作中拉出来,花了大约一年时间才完成该项目。我不知道具体人数是多少,但大约有12个人共同致力于这个深度报道。

《箴言》时任总编辑很自信:

"杂志的每一页上都应该有很多'进入点'"

Maxim的成功模式可以概括为"性、幽默和服务"的有机结合。杂志专家希尔博(Silber)解释:"有一个理论认为,男性和女性阅读杂志的动机不一样:女性是以自省的视角去读杂志,寻求对自己有用的帮助和建议;男性则相反,他们通过阅读杂志了解外部世界的东西——如体育、旅游、科学和财经。

事实上所有的杂志你都可以随时搁下它。(王栋:不一定吧,比如《名利场》,里面的文章都很长,很难放下)我个人倒是认为那样更容易使读者随时放下它。人们有一种错觉:一本杂志如果是属于严肃正经的新闻性质类的,那么人们就会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但我认为人们会从Maxim中得到更多的信息。我们更实用,更令人难忘。而且会给人一种感觉:比起同样是买《名利场》来读,Maxim更加物有所值,因为一期《名利场》很可能只有8篇文章,但你一个月下来也许发现里面没有一篇文章是你真正想读的,如果你没有被真正打动,你肯定不会费劲去读一篇你不在乎的长达15000字的文章,比如,一篇关于"某个外国银行家族"的故事,可能记者做了大量的采访研究,写得也非常棒,可是你对这类故事没有兴趣。

《纽约客》,执行总编辑说《纽约客》的特色:

"《纽约客》是'扎实的采访报道'和'讲故事能力'的完美结合"

《纽约客》在杂志行业创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东西,杂志研究者里雷和塞斯诺说:"《纽约客》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就是发展了传记体的'人物特写'(Profiles);它提升了美国式幽默的层次,并让漫画流行起来;它那些没有情节的短文成为其标志性内容——被称为'《纽约客》式的文章';它还推动了解释性报道的发展。"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保留了《纽约客》长久以来的一些传统:我们发表的各类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我们刊登小说——《纽约客》一直都在刊登小说——每期都有一篇小说;我们还刊登诗歌——许多其他杂志都已不再刊登诗歌了——这些都是一流诗歌。就如我刚才所说,我们是兴趣广泛的综合性人文杂志,所以我们也刊登关于医药、科学、舞蹈、书籍、电影、历史等话题的报道。不过,《纽约客》最出名和最突出的特色非"叙述性"莫属,它实际上是一种"特写",是我们文学化报道的传统——是"扎实的采访报道"和"讲故事能力"的完美结合。它是"文学创作的雄心壮志"和"长达六个月乃至两年的全方位采访"再加上"把采访所得以某种引人入胜的故事形式展现出来"这三大要素的结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