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窗灯《敬启者:青山七惠》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52:29
  • 114

敬启者:青山七惠

看见《窗灯》时,我还以为那是继《一个人的好天气》之后的新作,读完才知这是你的处女作,由于翻译引进的缘故,先写的反而后为读者所知,也算有趣的事。这和了解一个人差不多吧。当你遇见一个人,你最先了解的是他的当下,随后才慢慢知晓他有怎样的过去,才会逐步修正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

就像《窗灯》里的主人公绿藻,与同在酒馆打工的阿姐相处近半年,才逐渐明白了阿姐的脾气和性格,知道来看她的大叔里谁最受青睐谁最讨厌,明白“老师”特殊的地位……如此种种。

但即使如此,永远有那样一部分的阿姐是绿藻所不能了解的。这就好像,书中的绿藻观看对面公寓的窗户里那些别人的人生时,那些看不到的部分一样。绿藻说:“纱帘背面看不到的部分,我都用自己的想象来填补。”可后来,想象不再能令她满足。“我越是偷窥越是想要看到里面某种更加隐秘的东西。”——我想承认,这与读者渴望了解其所钟爱的作者或许并无二致。只是这种“偷窥”并非藉由窗户,而是通过文本罢了。

回到《窗灯》上。关于《窗灯》,我最欣赏的地方便是小说里暗藏的对应关系——绿藻窥看对面窗户里的那对男女,与绿藻渴望了解阿姐那不为人知的部分,巧妙地由看与被看、视野内与视野外的共鸣获得了某种复调式的呼应。而一个人渴望了解另一个人,感兴趣的也不是那些“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而是表层之下的那些“矛盾、欲望、因悲伤而扭曲变形的丑陋面孔”吧。

读《窗灯》的另一大乐趣,在于你那些心思细密的心理描摹。你这样写阿姐与老师给人的疏离感:“他们是在你眼前,但他们又在某个远方。扔过去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情感,枉然地漂浮在空中,没有被任何人抓住就消失不见了。”——读第一人称的小说时,读者不免会将自己代入角色,在想象中玩一次RPG。而你如此细腻的心理描写,不啻是把主角的内心世界泄露给玩着RPG的读者们,所谓感同身受,大约即是如此而来。

写“他人”的这一段更精彩:“对于纱帘背后的那个他,我的目光中充满了好奇。完全陌生的他人在那里存在着,在没有我的地方照常过他的生活,原来这就是人的生活啊。”我猜想,你看过希区柯克的《后窗》或者乔治·佩雷克的《人生拼图版》吧。对于现代人“这么近,那么远”的人际关系,你和那些素不相识的艺术家们看法类似:一个人要了解他人,真是件很难的事,而纵然他人无法令你理解,但别人一样在过着自己的人生啊。

或许阅读小说的乐趣,与观看对面公寓的窗户无异——我们感兴趣的,其实是他人的人生。有时你会从中找到自己;有时,你则会从小说里看见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btr

2009.7

http://btr.blogbus.com/logs/43408399.html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