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这个词早已流行很久了,扯到娱乐圈、官场那些见不得光的规矩时,都会说这是“潜规则”。不过“潜规则”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规律,很少有人给个系统的解释,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儿,大家心知肚明就完了,没必要放到台面上说道。
如果对历史、官场中的潜规则感兴趣,想系统地梳理一下,吴思的《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肯定是躲不过的。
刚刚把这本将近500页的厚书看完,很赞,回味无穷。
这本书是吴思《潜规则》和《血酬定律》的合集。据说,潜规则这个词就是吴思创造的,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创造新词汇——血酬、第二等公平、白员、合法伤害权……甚至于在书的最后,他还对这些词进行了汇编,跟词典似的排序,做出名词解释。
其实想想,不杜撰新词的话,也很难把这么些个“潜规则”用简练的方式解释清楚。
比如我们老老实实上班干活挣的钱叫报酬,那那些个强盗、绑匪用暴力的方法取得的回报叫什么呢?报酬这个词似乎有些褒义色彩,吴思就创造了“血酬”这个概念,还给了解释:血酬是对暴力的酬报……暴力不直接参与价值创造,血酬的价值,决定于拼争目标的价值。
虽然说的都是规则、秩序这些个有些枯燥学术的东西,但这本书还算是挺好读的。在每一套理论的开头,吴思都讲了一个历史故事,由这个故事引出下面的叙述,之后还会旁征博引,用其它相关的事件一起来解释这种现象。
还是拿《明朝那些事儿》说事儿吧,《隐蔽的秩序》的语言风格肯定不像《明》那么轻松,但肯定还是可以看的下去的。
我看书的时间基本都是在晚上临睡前,那时候昏昏沉沉的,基本只能看个大概,但书里边的一些话常常让我一下子变得清醒,翻来覆去读上好几遍。
用《新周刊》评论说,就是这书有“力透纸背的思想”。
在家上学的时候,我就发现,包括我妈在内的一些亲人特别容易被忽悠,我小学的时候,一帮子人一起练香功,初中的时候又练所谓的“中功”,说是能治百病。现在想来很搞笑,上课的时候一帮子人围着一个有点儿大师意思的老婆子,老婆子拿出扇子,说空气不好,给你们从黄山调点儿花香过来。然后让我们一帮子人用手指头摩擦下鼻子外面,老婆子拿着扇子“哗”“哗”了几下,问:闻到了吗?有人说,恩闻到了,真香!我调整了半天状态愣是闻不到香气。
后来没学多久,法*和谐*功就被取缔抓起来了,老婆子也赶紧撤了,说现在查的严。
上大学后,我妈又被忽悠去做安利。好么,好几年不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的人,蹭蹭地掏钱买安利产品,谁劝都没用。
我也想过劳苦人民容易被忽悠的原因,但没有很好地总结。
在吴思这本书《理解“迷信”》篇章里边,“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宗教是人民的***”,让我觉得总结地“真赞”!
不过这话是援引了马克思的,不是吴思原创。
有点儿偏题,不过换句话说,要不是看这书我也读不到马克思老人家的这句话。
那就说点儿吴思自己写的吧,在《后记: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中,说到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都是因为统治集团与被统治集团的关系失衡,“王朝更替是帝国制度对过度失衡的自我校正机制”。
这本书分了不同的篇章,对那些我们从未正视过的规律进行了论述,最后还来个统论,对我们这个农业为主的民族、对封建帝国制度、对长期以来维持帝国运转的儒家思想进行了论述。对于昔日帝国落后的原因,在这里能得到一个大概的系统认识。
为什么在中国,我们没有沿着民国的路走下去,为什么最终马克思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满清帝国很快就倒台了,民国的旗号很容易就挂上了,然而帝国专制制度的小农基础喝官僚代理体制、帝国的种种新旧问题,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在民国的旗号之下。”而“中国社会矛盾重重,战乱不断,阶级斗争的学说一定比和平宽容的自由主义更富于解释力。更重要的是,在马列主义描绘的世界历史图景中,蕴涵了重大的利益分配方案,而这种利益分配方式,特别能满足中国社会的各种期待。”
虽然出版后的书不知还保留着多少作者自己的观念,但至少是官方说辞之外的一种新说法。在“理想”这个美而空的词语背后,其实胜利的原因还是利益。
看了这么多的潜规则,这么多的灰色故事,在书的尾部,吴思设置了《观念:营造心目中的利害》,将老百姓的“迷信”、“天道”“武侠梦”等一一戳破,让人感觉这些个类似“信念”的东西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而我从中看到了希望。我觉得应该重塑自己内心的信念,不因为别人都潜规则就去跟风,不因为大家都在无利不往我也认为“金钱至上”。既然不是某一种宗教的信徒,不如就相信美好,遵守职业操守,坚定理想信念,这样,相信自己也会活的快乐一些。
有那么点儿洗尽铅华的意思。
第一遍读只是看了个大概其,以后肯定会时不时地翻翻,细细品味。
好书!强烈推荐!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7:40:2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