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历十五年》,心头总是很悲哀。
黄仁宇在书的最后写到,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它发展的尽头。”
很多年以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风雨飘摇的王朝甚至都没有悲壮的抵抗一下便走向灭亡。大顺军攻打皇城之时,思宗朱由检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望穿秋水却等不到一个人影,只能无奈的自缢于景山歪脖树。
结局已然写好,再回头看万历朝,一众君君臣臣,仍然为了社稷费心费力的折腾,这真是悲剧中的悲剧。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讲到朝代更迭的原因,总是给人佞臣当道,昏君误国的印象。但历史显然不是这么简单,书中中写到的这么多人物,没有一个是一张简单的脸谱,你甚至会觉得他们无一不怀着多年的儒学熏陶所赋予的崇高理想,并为之苦心孤诣。然而无论是君是臣,个人的力量都显得太过渺小,没有办法改变这个庞大的王朝的命运,深深的无力感。
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一个个身影闪现出来,但纵使他们怀着再良好的愿望,再宏大的抱负,终究在历史的车轮中被辗为尘埃。
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思行的标杆,足以让君子闪耀人性的光辉。但用来治国,却被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是失败的。儒家思想中的理想国,希望上至君,中至臣,下至文人雅士,都具有无瑕的情操,共同带动社稷的兴盛。但它始终缺乏对经济学,管理学的系统研究,制度的缺位使庞大的帝国只能靠个别人的聪明才智来维持运转。生产力的相对不足又使得儒学在某些人面前异化成求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大多数文官们在崇高理想和现实生活的诱惑中彷徨,思行无法合一,于是他们有的麻木,有的迷茫,有的转向实用主义,有的彻底丢弃理想,仍然坚持的那部分反而成了异类,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儒家思想始终不肯正视这种人的复杂性,而将希望构建在对明君忠臣的期待上,把治国的根本落脚在芸芸众生用道德感和荣辱观对自己的约束。于是如大多数思想中的理想国一样,成为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国家的兴盛成为偶然,而衰亡成为必然。
可悲的是,2000多年的历史从来都在重复,不断的向这个制度修修补补,却始终没有扔掉这个以人治国的框架,从秦汉,到宋唐,到……,我们好像在某些方面从来没有进步过。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古国并不是源远流长的荣耀,而是裹足不前的耻辱。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7:40:0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