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花间一壶酒《花间这壶洒 醇酽惹人醉》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40:04
  • 92

不知李零先生说话是不是也像他的书面语言——嘎嘣溜脆,语速超快,笑料频仍,信息量大到爆?语速由思维的速度决定(当然也不一定,话不经大脑的人不在少数;“茶壶里煮汤团,有货倒不出”的也不在少数。我是以正常论),加之语言的灵动、犀利和出其不备,常让我将李零先生想像成青年才俊。虽然扉页有照片,背面有简介。60岁(写《花间一壶酒》时,56岁),饱满的年龄,饱满的学问。

《花间一壶酒》是李零先生的杂文集。果真“杂”。书分五组,第一组,“引子”,里面东西多了去了。那23条杂感,难道不是些大大小小的颠覆?嘻笑调侃之间,在我看来,藏着拽象拖犀之勇。其中不少“杂感”其实颇值精耕细作一番。23感之最末一感:“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而在《后记》中,有这样的列单:“2002年,妈妈走了。2003年,爸爸走了……还有我的老师……周围的叔叔阿姨……”“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是!杨绛先生说“人生实苦”。我读书好划线,《花间一壶酒》多了二、三十个笑脸,极简的那种,画在书页留白处,记忆那些阅读时的畅笑。

第二组,关于战争。是我最惊讶和最喜欢的一部分。喜欢到一边读,一边就向好几个朋友热烈推荐此书。原因有几:

1、返本还原。很多东西我们习惯自欺欺人、妄自尊大,有的呢,是以讹传讹,却总是挑自己舒服的来。久而久之,真相的轮廓模糊不清,内容可能因着宏大或琐屑的原因日益扑朔迷离。李零先生以他频密的语言,清醒的头脑,稀奇的角度来介引,阐释。让人看到真相,醍醐灌顶。

2、不要以为自省和自降温度的李零就是“唯美主义(唯美国马首是瞻的那个主义)”。相反,他对于西方强国的狂妄,视侵略性为优点,死不认错,强国即国际等“帝国主义通病”,以及战争是非暧昧不明的分析与批判。是问题的另一面的返本还原。

3、透视古今、杂糅东西方。我们以为“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专利灾难,李零先生却以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刺客,比刺杀更需要头脑的诸种劫持事件,淡《中男历史上的恐怖主义》。如果把个中史料详尽展开,各个、件件都惊心动魄。李零先生的目的不为展览,是想探因——恐怖主义的原因究竟在哪里?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恐怖就是战争的继续。”最应该对恐怖主义承担责任的是“那些‘制造魔鬼,成就英雄’的政治家”。恐怖主义的温床是不对称战争,根源在大国。而战争往往又是经由民主产生的。李零先生竟然还以杰克·鲍尔为例,让我十分惊喜——我以为美剧受众的年龄上限再上也上不过45岁。呵呵。

4、条分缕析。对吴三桂的多难(音nán)——“选择套着选择,每一步选择都受制于上一步选择。”十几年前在《汉奸发生学》里,李零先生分析“汉奸是怎样叫大家给逼出来的”之“时势造汉奸”。今之《一念之差》,则条分缕析吴三桂一生的“多难”(音同上),非常有意思。很多事都如此,呈现给世人或说世人所见的只是果,因呢?看不见或不去看。当然,所有果都能追溯到因,但相同的因未必会产生同样的果。用医药术语说叫“个体差异”。不过,众声喧哗或者千夫所指时,能有一些冷静和思考,别一不小心,自己也成了“因”之沧海的一鳞、一粟,而这“因”偏又导致了我们所抨击的那些“果”,就很好。

如李零先生所说,“生怕客谈榆塞事”,可战争天天都在发生。“在这个是非混乱的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反对战争,保护环境和挽救历史文化遗产,更能作为我们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呢?”

第三组是以学校为主的话题。每个人都与学校有长短不等的交集,对这个圈子有深浅不一的认知,教育于每个家庭都是头等大事。对这个李零先生“更有发言权”的领域,我们真希望它好,希望它是一方净土,希望“这一滴水珠”所沐之阳光没有杂质。可是,“目前的高校,有许多弊政亟等革除”,“问题山积”,书成了白菜,学校成了养鸡场……李零先生急气交加,问:“知耻近乎勇,总可以做到吧。”难!诲尔谆谆:“大家在今后的求学道路上,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守规矩。”但愿听者别藐藐。

第四组是“夫子不语,学者罕言,正人君子心惊肉跳”的酒色财气。是最能体现此书“杂”的一组。最无趣和最有趣的都在这(视个人兴趣而定,有兴趣就有趣,没兴趣就无趣),眼界则是肯定可以开的。和那个研究明清***的美国教授马克梦一样,李零先生对“怪学问”的兴趣真浓。《男人骂女人和夸女人》中,罗列的那些骂与夸,如果一个词一个词地读出来,很有些哭笑不得;《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里,知青时代李零的养狗经历,完全就是制造恐怖狗的范本,忒恐怖。老先生却一直“余香留齿,回味无穷”,我注了“恋恐”两字。玩笑;对禹步的探原(大禹治水),厕所、厕纸、脏话的研究,有趣,好笑好玩;谈孩子的教育时,“一刻不时闲”五个字让我既惊且喜。为什么呢?这句话在家里从小听到大,老人烦孩子多动,必然嗔责一声:“一刻不时闲”。我怎么就一直自以为是地认为是“一刻不使闲”呢?一刻不使自己闲着。哈哈哈……“不时”,对!

第五组和古人谈心。苛活的司马迁,自杀的王国维,给鬼子上课的洪业。沉重,感动。李零先生认为知识分子做官干政,不是“担当”,是“恶习”。做学问,需“避世”,“读书人搞政治,一害国家,二害自己。”

最后,再做如下摘录:

全球只有一个道理,即过去叫“资本主义”,现在取其广义,叫“发展”的大道理,或曰“硬道理”。P8

发展创造稀缺。稀缺的存在,是瓜分的困境。P18

中国的破,很容易看破。美国的阔,要慢慢琢磨。P21

公平是挤牙膏,挤一点出一点,不挤不出。P24

知足长乐的“乐”,是比着穷人来的。P29

中国的军事传统,特点是尚权而轻力,贵谋而贱技。P117

计谋无好坏,全看对方是否中计,中计就是好计。P124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反而把道儿全堵死了。P177

学校早就不是净土,哪有桃源可避秦。P189

一个只讲速度而没有车闸的汽车,是非常危险的。P194

对主流学术,要预流或入流,但又不能随波逐流。P221

隐匿比剽窃还不道德。P223

赌博是一种金钱搬运术。P231

纲常是典型的男性话语。P258

名妓是名士的名犬。P260

受虐变施虐,是一场“翻身的悲剧”。P284

在咱们中国,小人的土壤特别深厚。P285

雅言,古语是根;俗语,脏话是本。P323

好了,打住。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