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爱智慧,所以爱人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38:44
  • 68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不断想起了自己的小学时代。对于刚背起书包踏进校园的孩子来说,学校是未知的,课堂是未知的,而那数平方米的讲台,更是一种神圣的象征。我们正襟端坐,积极发言;我们会无条件的相信老师的抉择和评判,我们会为了一声称赞而努力发奋,我们会因为一个奖励而激动不已。老师这个字眼,在我们心目中近乎一种绝对的存在。

可渐渐的,一些东西开始改变。对知识的好奇在那些晦涩的语言和繁复的理论教学中消磨殆尽;对未知的憧憬被单一地定性为“学习-考试优劣论”;对老师的信任在一次次单方面专断的食言或斥责中磨成齑粉;渐渐的,老师开始抱怨学生们的反叛和不服管。班级中会出现以管理和秩序为目的的一系列奖惩措施。我们开始为了一点狐假虎威的特权而努力获得老师的青睐;我们开始迷茫徘徊在怕惹麻烦的乖学生和厌恶教条的真实自我间,我们开始厌烦学校厌烦知识,每天机械而麻木地完成任务;我们开始寻找另类的偶像,把“老师”这个字眼踢出自己的世界...

最后,我们获得了什么?

几篇背过就忘的课文?如何赢得老师的奖励和喜爱?亦或是对教育的排斥对书本的反叛?

什么是我们真正应该敬畏的?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这样的话对于孩子来说未免太过艰深,但对于教师却应该是一种基本的准则和始终贯彻的信念。是的,直接的结果的确比对曲折过程的评判来的迅捷;统一的制度也着实符合大众意义上的公正,可它们与教育无关。教书育人,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局限于学习一技之长,培养某种能力或增加一些见识,更不能凭借所谓的考分或是课堂表现衡量出优劣。过分执着于形式只会使虚荣心和特权感挤走对知识的追求;让教学变成无聊而空洞的义务。

如果你同此书的作者一样拥有一颗炽热的心,你会同意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潜质的发掘,人格的养成和理想的陶冶。孩子的心是细腻而敏感的,他们或许无需完美地写下宽容、信任、原则或是准确地背出字典里的解释。可作为老师,应该从言传身教中让他们懂得,与人相处时,信任和理解比怀疑与执念更快乐;面临选择时,何时应该报以大度的微笑,何时必须坚持自己的准则;阅读时,书籍的陶冶比别人的夸奖更有魅力;困境下,努力尝试过的牺牲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胜利...

十年树木,几年树人?我们从来没有百年的时间。百年之后的成人,只是对人生的一种或无奈或洒脱的看透。我们甚至都没有十年的时间,有时之前种下的习惯需要之后数倍的时间去弥补。教育所传达的,只是在开始记事的最初几年里,那应该是一种对智慧的信仰和对生命的敬畏,一些习惯的养成,以及一种精神的传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