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早已结束,但还觉得意犹未尽,不吐不快啊。学习也不是只为了考试,尤其是作品选课,是一种旅行,是一种体验。我不可能有很多种生活方式,但我可以知道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经历着不同的事,这也是一种学习。由此转及自己,如果我是她,我会怎么做 呢?不知不觉中我的精神已经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对我这种胆小的人来说不用怕受伤就可以品尝世间百态,于是我爱上神游了。
我的好奇心一直很强,喜欢“唯一”这个字眼。它很神秘,“唯一”背后会隐藏很多东西,我喜欢像一个考古者一样一点点挖掘它的隐秘。《伤逝》是鲁迅先生的唯一,唯一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但是这个唯一就足以引起我的兴趣了,一个以纸笔为武器的钢铁般的硬骨头巨人会在心底有怎样那一抹不为人知的温柔?一个以尖酸深刻著称的人笔下的爱情又会是什么样的?这一个个疑问使我早以按捺不住了。
我一直是个比较八卦的人,喜欢关注名人的生活,也期望了解他们成功的过程,追寻他们成功的脚步,相信细节决定成败,成功没有偶然,我的八卦个性指引我看鲁迅先生的传记。他在写伤逝的时候刚刚和许广平同居,我想作品里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也有他自己和许广平的影子吧,作家写作品是有感而发,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原型应该是生活中的人和事。由此看来,可以从作品推知鲁迅先生的生活及内心对爱情的真正态度。
首先,我先站在女性的角度,来思考作品的内涵。鲁迅提出了女性独立的问题,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结合他的实际生活,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同居之后,就让许放弃了工作,在家做全职太太,照顾他的起居。这与作品中不同,作品中是子君自己没有工作,只好在家。但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就是把女人的生活圈子只限于家庭之内,接触的人只有丈夫和孩子,慢慢的女人的思维狭窄了,视野缩小了,跟不上男人的脚步了,于是悲惨命运的序幕拉开了。鲁迅先生以他深刻的眼光想必早已预料到了这点,所以他才提出了女性要真正经济独立的问题,这部作品是在完成很长时间后才发表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暗示,他想隐藏点什么,也许吧。但他也仍旧迷茫,因为他自己也在其中,要知道医生是治不好自己的病的,即使是鲁迅这样的神医。 女性独立至今还有时代价值,结合现在,女人应该有自己的工作或是事业,因为这是最可靠的,只要你努力就会有回报,并且让自身永远充满魅力,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像拥有一个宝藏,能时刻化腐朽为神奇。它能使女性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当美好都以逝去,也能给自己一个华丽的转身。
其次,爱情要时时更新。这是涓生的话,也是鲁迅先生的心声吧。和许生活在一起之后,也许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么美好,爱情的海市蜃楼一碰上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就会消散了吧。爱情转化成生活很容易,难的是继续保存在生活中,爱情变为亲情,是自然的事,爱情就像可乐,一入口就会有清爽的感觉,还会打嗝,那是对爱情滋味的回味;亲情则低调的多,它像绿茶,只有细细品,看似无味,时间长长了,才知道离不开这个味儿。亲情是必需品,而爱情是奢侈品,有爱了就应享受爱的芬芳;没有爱也过的踏实自然。爱情像一种特质香水,只要一点点足以使人们迷醉,他又及其不稳定,很容易挥发,即使是放在最密封的瓶子里。鲁迅先生也想保持爱情常新,但似乎这很难,许在回忆录中写过,鲁迅先生常常一个人做好长时间发呆,谁说什么也不理,而且话越来越少,不知他在想些什么。鲁迅先生是孤独的,他是很多人的敌人,他思想的深刻更使他看到问题的实质,但却不知怎么解决,他是无助的,也是“梦醒了无处可走”的一员,就连在家里他也是孤独的,没有人能达到他思维的深处,同他进行灵魂的对话,我可怜鲁迅先生。 爱情到底应该怎么更新哪?我不懂,连大师都没有弄明白,这是一个值得我继续思考的问题,也许时间和经历会告诉我答案。
总之,《伤逝》回味无穷,引导我思考,启发我完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7:38:2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6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