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恶意《杀猫者正是杀人者》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36:43
  • 82

一天读完,本来买来消遣,读完后已是深夜两点,有点背脊发凉,后怕了好一会儿才入睡,庆幸没发什么恶梦。

故事大致分三段:

1.查出野野口修是凶手,杀人动机未明;

2.查出野野口修是凶手,杀人动机是因为被日高邦彦逼迫担任影子作家;

3.查出野野口修是凶手,真实的杀人动机是要抹黑日高邦彦。

很凑巧,我读这故事的时候也是一天里读了三次,间开的时间刚好也差不多是故事里三段的间隙——但其实也不能说是凑巧,应该说,作者正是希望读者如此进行阅读的,进一步说,作者实在是在有意识地控制读者的阅读思路。

小说的结构很容易让人想到新闻写作里边的倒金字塔结构,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结构,不过我聒噪地说明一下无妨:就是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到新闻稿的前头,然后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由大到小从上到下排下来的结构方式,其特点是为了使新闻稿的重要信息处于显眼位置第一时间吸引读者进行阅读,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则是为了编辑改稿受到版面篇幅限制的时候能够大刀阔斧地把不重要的信息削尾去足从而满足版面要求。

当然,有倒金字结构,自然也就有(正)金字塔结构,不过这结构在现在的新闻里基本上见不到了,原因就是怕把一心追求重要信息的读者观众赶走。相反,很自然的,在小说创作里这结构就比较普遍,不过追求精巧的小说结构尤其是写推理小说的作家又似乎嫌弃金字塔结构的简单而少有使用的。

而有趣的是,《恶意》这个故事却采用了这个平常稀松的结构,不平常之处则是作者把这金字塔结构用得很典型,如前所说,就是故事推进的三段层次之分明甚至可以主导读者的阅读意识,从而产生出有趣的观感:《恶意》虽然是一个故事,但同时又可以是三个故事,只要你读完一段后不继续读下去则可自成一篇,当然也是越到后来故事越巧妙精彩。

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面所说的倒金字塔结构的后一个作用——削尾去足,不同的是,新闻削尾去足是为了斩掉不重要的糟糠,而小说若也如此则是斩去让故事越来越精彩的推进部分。如此一说,我们也就会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实质上是不断地进行着对前边已有文本的挖潜来进行推进的,这种写法用得又极圆润,前后的细节都用到了,并没给人有一种作者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的感觉,可见作者自是有意为之,成竹在胸,这很见功力。

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贯穿整个故事的关键,即野野口修亲手所写的事件手记,在我们现实的读者看来自以为看到一个故事,而在故事里它同样也是野野口修写给加贺所看的故事文本,其可以是事实,但更主要是虚假的误导,是野野口修对加贺进行误导的关键,而更重要的而且我们所不容易知自的是,这同样也是作者东野圭吾对我们读者进行误导的关键。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一种双重性,作为文本的这个事件手记便赋予了故事推进下去的各种可能,作者也从而再次把我们读者玩弄于股掌中。这里得鼓一下掌。

不说东野圭吾在小说里摆布的杀局,单是他对小说结构的构建,就充满机械般的精确感和冷酷感,所以尽管推理小说好看,但我更深的印象其实是觉得写推理小说作家很可怕,尤其是写谋杀犯罪故事的,要是他们的书卖不出去,估计自己进行精密的犯罪似乎也能够驾轻就熟的,看谁不顺眼想要置之死地也并无不可,所以惹谁也别惹推理小说家。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有同样的感觉呢?

另外,这个故事比纯推理小说有意思,则是还进行了一定深度的哲学层次上的探讨,即书题所语——“恶意”而已。书中刻画“恶意”之处颇多,但龙睛一点还是那个杀猫的故事,不知怎的,即便是我们中国人“人也吃得”的文化之中,杀猫也是大恶的象征(不像狗,动不动就黑狗血辟邪的),不是还有因为踩猫被人肉的女郎和对广东人吃猫的集体抗议的事件吗?所以当时开头读到杀猫的故事时正如书中人物加贺所说因此而“一直没有把自己对日高的印象矫正过来”,我们对于这个故事的“恶意”的感触也如影随形,到最后东方大白,杀猫者正是杀人者,无他的,“我就是看他不爽”而已,仅此一句,恶意的恐怖也就到达了高潮。

自然的,人与人相处之间,大抵都是肯定有一个彼此的印象吧,非善则恶。而性善性恶之说古已有之,我们中国的孟子、荀子,同出于孔门儒学,一道性善,一道性恶,后世就是跟着这两派发展下去的,孔老人家倒不说尽,仅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耳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话就比较圆润,也阔大。到得后来我们现世也多推于性恶一说,但其实并不就走得真的很极端,反而是这小说里则把“性恶”这端走到尽了,我读后那种背脊发凉的感觉也正是由此而生,睡了一觉,想起这其实也是日本小说把哲学命题走极端的一大习惯,也就把心态矫正过来了。喜欢读日本小说的朋友可能要留个神,别陷进去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