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作家甚至思想者这些称号并不适合梁文道,他的职业只是一个恪守职责的传媒人,多一个-出版商(拥有一家出版社),说传媒话,做传媒事。但是他也有他的特殊,那就是梁文道游走在大陆,香港和英国三种不同文化之间,他保持了自己的理智和客观,他进行着香港人中少见的思考,所以他的文章是清醒而可信的
书读了一半,却忍不住写些题外话来。
梁文道提到香港浸会的“普利策新闻工作坊”我也参加了,那是正在彼处求学,作为传播学院的学生兴奋不已,短短一周内见识了颇多世界知名的记者,香港大陆的传媒人和学者还有***官员们。
但是想来遗憾的是,我们经常是作为见世面和追星去的,以致于经常人和名字对不上号,并不知道梁文道是否到了现场,只是和同伴讨论坐在我们前面的帅哥是当年TVB大剧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里的青涩小生。
不过方美凤的演讲我从头到尾认真地听了——因为她有华人的血统,还是个散发妩媚的成功女性。在新加坡从事报业7年到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后成为华尔街日报的骨干。这简直是任何一个新闻系孩子的梦想职业道路。
那个提问的学生我并不记得是谁,但是他问到方美凤那篇报道建设鸟巢民工悲惨遭遇的获奖报道是否有损中国形象,是否真实让我记忆犹新。方说她为了报道去北京工地调查过,至少和10名(还是10几名)工人认真攀谈过。提问者怀疑她的中文能力,因为方的中文确实惨不忍睹,回答说方有个中国的助理,如果他们沟通的不好,方会让助理帮忙直到把问题弄清楚。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想法一直都是这样——纵然自己国家一万个不是,也是说不得的;如果外国人说了,肯定是带有偏见也不准确的 就像北京鸟巢的工人们汗流浃背地修建这座北京市的新地标,却待遇底下,甚至风餐露宿,但是我们相信这都不是真的,或者说他们的牺牲是为了换回一个更好的国家形象,和鸟巢比起来,他们的遭遇算得了什么??
然后方认了真,实地调查,写出了那些工人的真实想法,成为中国侧影系列的报道之一,最令人不能容忍的,她还具有华人血统!
如果流淌有华人的血液,就不应当自家人打自家人;而我们没有认真调查过那些工人的境遇,但是想当然地先说方的调查不真实
华人血统这个问题不是我一介小辈所能窥之清楚的,但是我理解的是中国很早就没有国和国的区分,流淌着我们血液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血液的,也被认为是我们圈子的人;
而后者,我们理所应当地认为外国报道是偏见而失实的,这自然拜这么多年的宣传教育所至。国家形象——是个多么虚无而残忍的词!
我觉得很尴尬,方美凤在台上也是,估计她预料不倒在这个号称香港传播之最的学院里还能遭到这样强烈的敌意;而我为自己的同学坚持这样的想法觉得羞愧。
说到底,在哪接受教育也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再好的平台也未必能改变某些人的想法,这就是可悲之处。
想起另外一件事,台大政治系石之渝教授在浸会做台湾两党竞选之前的分析演讲,少不了对中华民族血统关系的源头探究。在提问阶段,有个小姑娘站起来声泪俱下地说,以前下雨的时候我没带伞,同学的妈妈看到就借了一把给我,让我感动了很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抱,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台湾是母亲的孩子,母亲再怎么不好也不能否认亲缘关系,连陌生人之间都能够感恩,为什么台湾就不认中国呢?
我顿时。。登时。。瞬时间无语
如果任何政治上的问题都能够用“天下人民一家亲”来说服平息,我开始怀疑人类5000年的战争史是为了什么
石教授也很无语,结巴了一下说了不痛不痒的话,意思是这个问题很复杂,看来他不想伤小姑娘的心,也不想以学术以外的身份来表明立场。
讲座结束的时候,提问的小女生还哭的不能自已,走上来问我:有没有面巾纸?我刹那觉得我的同情对于她而言都是不能理解的。所以我开始同情我自己……
说的太偏,回到梁文道的《常识》,我相信这是本希望了解真相也希望自己活着的世界真相相对于假相多的人所值得一看的书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7:34:4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