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茨威格画的像》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31:24
  • 81

茨威格写人,好看得让人叹气。我这么说,并不是真的看了他多少本传记。其实我从前读过的他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大概只有两本和传记沾边:“异端的权利”让我知道了卡斯特利奥,“昨日的世界”是关于他自己和他所处的时代的回忆。这次读的“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则写的是一个我完全不熟悉,只听过名字的Josephe Fouché。

约瑟夫·富歇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历经了罗伯斯庇尔、督***及拿破仑统治各个不同时期,始终躲在幕后、不为人注意,却掌握实权,在关键时候做出足以影响世界局势的重大决定,甚至在和罗伯斯庇尔及拿破仑的权力斗争中获得胜利。在茨威格看来,这是一个没有被他的时代正确评价的人物,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典型的政治人物标本。这种人冷血冷静,热爱阴谋和权力,没有原则,没有信念,没有是非观,为了攫取权力,可以随时倒向任何一边,作出任何顺应潮流的事。他甚至完全不爱抛头露面,只需要躲在幕后操纵一切,感受把世界玩弄在指尖的巨大***。

这本书写在政治风云波澜诡谲的1929年,各种人物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勾心斗角玩弄权术。茨威格希望通过这个典型人物向世人指明:“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决定,并不是由理性和责任心所作出的,而是由性格极端多疑、智力严重欠缺的那些躲在幕后的人物所作出的”,他希望人们以史为鉴,警惕这些职业赌徒们,不要把他们的孩子和前途交给这些人去游戏。

作为弗洛伊德的弟子,如对待他小说中的人物一般,茨威格也对富歇作了大量的心理分析。茨威格敏锐的眼光常让我叹服,他知道如何从纷繁冗杂的史料中找出最能证明他论点的事件和细节。他说巴尔扎克的话用在他身上一样合适:“他的目光久经锻炼,能从毫不起眼的事情里攫取本质。”所以,他的传记脉络清晰,分析精当,把富歇一生中每个时期的崛起与失败的原因、他与那些掌权的大人物之间的你进我退的斗争、各个事件中的人物心理、每个重大决定背后的利害关系都交待得干净利落。举个例子,在拿破仑和富歇的关系上,茨威格举出了拿破仑写给富歇的私信,并且评论这封信“每句话里都交织着意志与反意志,赞许与憎恶,恐惧和暗自尊重。”他的写法的漂亮之处是,不但抽丝剥茧找到了关键,还能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和有说服力的推论向读者揭示这表象背后的内在逻辑。

读他书很难不时刻想到“激情”两个字。这是我读过的他所有作品的特点,一气呵成,有强烈的感情贯穿始终。他不是那种俭省笔力的作家,笔下总是轻易地流露出对自己所书写的人物的理解、同情、关切、concern。。。让人在阅读时特别感到叙述者那种迫切:他观察,他领悟,他要和读者分享。可是,你又并不因此觉得他因此就失去了冷静和公允。

因为你读得出他对世事的洞察力以及作家的良心。他写传记,常常不是为了立传而立传,有更高的目标在支撑他的作品。“异端的权利”旨在讨论一个更大的主题:宽容、与极权对抗的勇气。这一本肖像则希望向世人揭示如***般的权力欲会怎样影响政治,引起人们警醒。

可悲哀的是,政治总是少数人的游戏,总是肮脏的,在政治里找良心犹如缘木求鱼。茨威格看得很明白:

“因为权力拥有墨杜萨的目光!谁要是看到他的脸,就无法把目光移开,就会中它的魔法,被它迷住。谁要是尝到过统治人指挥人的令人心醉的美好滋味,就永远也不肯舍弃。请翻遍世界史,去寻找自愿放弃权力的例子。。。”

被统治的群众们也总是狂热、愚昧、容易被煽动,难以保持清醒。

即使在内心深处对这一切无比了然,茨威格仍然要书写,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该说的话说出来。在我看来,这堪比推石头上山的西诸福斯。尽管他自己最后失去了希望,以那么决绝的姿势向世界告别,但对于常常陷入虚无主义的我来说,他的作品还是个振奋人心的存在,每次读他,总觉得有些词还是有意义的:正义、信念、宽容、勇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