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读了两本香港作者的书,一本是梁文道的《常识》,一本是林奕华的《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前者和香港关系还不大,文章针对的并不限于香港,很多是对内地管理制度和理念的反思,顶多是作者写文章的思路背景得来于生活在香港时的所学所悟,客观来说,这些所学所悟更多地还是和作者本身的研习有关;而后者则真正是身为香港人的作者评论、分析香港社会的点滴。我读这两本书,确是冲着两位作者去的,但也是冲着香港去的——前阵子对香港文化比较着迷,一度很有学习粤语的热情,其实也是冲着更近地去了解香港来的。
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应该是很乐于把香港当作建设和管理的对标城市的吧,因为这两个城市地理条件比较接近,都是中国的沿海城市,并且是突出的金融活动和信息交流中心,城市公民对于国外的各方面信息也比较开放。因此,相应地,上海就会朝着香港的发达程度努力,在社会制度上、在文化氛围上、甚至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上。我已经能感到这座城市因为快速发展而愈加明显地表现出了浮躁、急功近利、情绪化、金钱至上,等等等等,那么比我们更为发达的香港,又有着怎样的现状呢?真幸运,林奕华正是从一名勤于思考、勇于捍卫自尊的知识分子角度,为我们剖析了他眼中的香港。可以说,《等待香港》既是提醒大陆人换个角度思索城市发展的警钟,令我们得以踩在香港的肩膀上更好地发展建设,又是一次很个人的内省,因为林奕华指出了他那座城市出现改变的转机仍然要依赖于生活在其中的公民,也就是书本的副标题——永远的香港人。
所以,读《等待香港》的大部分时候,其实我还是在思考自己的问题——自己随着一座城市的发达,不知不觉变得不独立、变得不会思考了,变得害怕改变、变得被动、变得失去信念。最要命的是,我习惯于拿生活当借口,就像林奕华书中的年轻人,他们说“一个人能改变什么”,又说“为了生活”、“为了吃饭”所以只能如何如何。于是,我过着安逸的生活不思进取,分辨不清“幻想”和“梦想”之间的差别,也忘记了从小到大关于女性独立的各种态度理念,更不记得身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该为自己的生命和所处的时代负担起怎样的责任。
我知道我的骨子里就像林奕华一样“死板”和“正统”。物质方面的追求很快就会让我感到失落,因为我一直认为现在人们常说的那种“成功”甚至自我实现,在我眼中成不了永恒,更回答不了我对生命的疑问——这类疑问归类来说,只有两方面,要么关于人类来自哪里、如何发展、如何消失(这些有关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地理等学科),要么关于个体自己的行为发展、情绪体验及生存价值(这些有关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学科),也正因如此,我需要思辨和逻辑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林奕华问“感动和思考,为什么香港人更喜欢前者?”谁说上海人不是呢,谁说现在的我自己不是呢?但我本是一个更喜欢思考的人啊。
身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林奕华的文字面前很容易无地自容。因为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出“大学生”应该要挑起的社会担当。他说大学生活的最高目标在于:要令自己成为跟之前不同的一个人,若是做不到比以前更好,至少要知道不够好的地方在哪里,并且有勇气去挑战自己。我知道自己的不够好的地方在哪儿,毕业后没有勇气去改变才是最大的失败。但林又在书的末篇给予我们大量鼓励,甚至用他直白的爱来当做鼓励——年轻人缺乏自信并不是错的,而是正常的,问题是我们会如何去处理这个阶段——让自己停留在疑虑的驿站,然后终身等一列不会来的火车?抑或,放弃等待,或靠双腿行路,或换一种交通工具?翻过奔三的年头,我还能称自己作年轻人么,我还能给自己多少借口来逃避困难、沦为平庸呢?
在开心网上,我写到:我也不喜欢周星驰的电影,不喜欢满街看到无数人将一堆英文字母堆砌于身,不喜欢这个日渐以搵钱为取向的社会,不喜欢短视的教育氛围,不喜欢借享受生活的名义过着只有感性却没有思考的人生,也不喜欢自己面对改变、面对选择时的自我无力感...《等待香港》在给我无数同感的基础上让我体会了林奕华的坚持和勇气。
踩在香港的肩膀上,等待自己和自己的城市日渐成熟。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7:27:4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5970.html